贴膜机构及功能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946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贴膜机构及功能头,包括固定座、设于固定座下方的吸膜板和设于吸膜板侧旁的滚压贴膜组件,所述吸膜板通过第一转轴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倾角调节组件,所述倾角调节组件具有可同时活动的第一驱动端和第二驱动端,所述第一驱动端与吸膜板铰接,并控制吸膜板绕第一转轴旋转,所述第二驱动端与滚压贴膜组件连接,并控制滚压贴膜组件上下活动。通过采用同一驱动组件同时控制吸膜板和滚压贴膜组件工作,从而简化了设备的结构,有利于缩小设备体积,方便设备的组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简化了控制工序,有利于设备工作效率的提高。利于设备工作效率的提高。利于设备工作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贴膜机构及功能头


[0001]本技术涉及贴膜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贴膜机构及功能头。

技术介绍

[0002]黏贴保护膜几乎是每一种电子产品及相关配件生产过程中必须有的工艺,它在产品生产加工、运输、使用过程中,对产品的保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类保护膜的黏贴。操作动作复杂,劳动强度大,普遍出现贴歪、贴偏、多气泡的不良现象。
[0003]目前,自动贴膜设备通常包括吸膜板和滚压贴膜组件,在贴膜时需要控制吸膜板保持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倾斜,再控制滚压组件下压对保护膜进行滚压贴合,从而实现对保护膜的自动黏贴。现有的自动贴膜设备中,需要设置倾斜角度调节组件使吸膜板保持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倾斜,同时还需要设置滚压驱动组件控制滚压贴膜组件上下活动,即需要两套驱动组件分别控制吸膜板和滚压贴膜组件工作,导致设备整体结构复杂,体积大,组装效率低,制造成本高,且不便于自动化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贴膜机构及功能头,其能简化贴膜设备结构,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提高组装效率,有利于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贴膜机构,包括固定座、设于固定座下方的吸膜板和设于吸膜板侧旁的滚压贴膜组件,所述吸膜板通过第一转轴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倾角调节组件,所述倾角调节组件具有可同时活动的第一驱动端和第二驱动端,所述第一驱动端与吸膜板连接,并控制吸膜板绕第一转轴旋转,所述第二驱动端与滚压贴膜组件连接,并控制滚压贴膜组件上下活动。通过采用同一驱动组件同时控制吸膜板和滚压贴膜组件工作,从而简化了设备的结构,有利于缩小设备体积,方便设备的组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简化了控制工序,有利于设备工作效率的提高。
[0007]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倾角调节组件包括活塞、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所述固定座内设有与活塞对应的活塞腔,所述活塞活动设于活塞腔内,所述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分别与活塞相对的两侧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伸出活塞腔外形成所述第一驱动端,所述第二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伸出活塞腔外形成所述第二驱动端。
[0008]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塞、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一体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同轴设置。
[0009]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滚压贴膜组件包括滚压座和转动设于滚压座上的压辊,所述滚压座上固定设有向上伸出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座内设有使连接杆始终具有向上活动之趋势的第一复位机构,所述第二驱动端固定连接有向下伸出的抵推杆,所述滚压座上设有与抵推杆配合控制滚压座上下活动的抵推斜面。
[0010]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抵推杆的下端设有抵压滚轮,所述抵压滚轮与抵推斜面相抵接。
[0011]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滚压座上还设有与连接杆平行设置的第一导向杆,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第一导向杆对应的直线轴承,所述第一导向杆与直线轴承滑动连接。
[0012]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膜板的后端设有呈倒L形设置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端与吸膜板固定连接,上端向后弯折后伸出吸膜板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接件伸出吸膜板外侧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方形成让位空间,所述滚压贴膜组件设于让位空间处。
[0013]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膜板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连接件的前侧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下端通过第二转轴与吸膜板转动连接,上端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一驱动端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接件由前后往向上倾斜。
[0014]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连接板和控制固定座水平旋转的水平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水平旋转驱动机构安装于连接板上。
[00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功能头,所述功能头上设有前述的贴膜机构和驱动贴膜机构上下活动的升降驱动机构。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通过在倾角调节组件上设置可同时活动的第一驱动端和第二驱动端,使第一驱动端与吸膜板铰接,并控制吸膜板绕第一转轴旋转,使第二驱动端与滚压贴膜组件连接,并控制滚压贴膜组件上下活动,实现了采用同一驱动组件同时控制吸膜板和滚压贴膜组件工作,从而简化了设备的结构,有利于缩小设备体积,方便设备的组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简化了控制工序,有利于设备工作效率的提高。
[001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贴膜机构的组装结构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贴膜机构的侧视结构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贴膜机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贴膜机构的贴膜状态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功能头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识说明:
[0024]10、连接板11、旋转驱动电机12、驱动轴
[0025]13、轴承座20、固定座21、活塞
[0026]22、第一活塞杆23、第二活塞杆24、活塞腔
[0027]30、吸膜板31、第一连接件32、第一转轴
[0028]33、第二连接件34、第二转轴35、第三转轴
[0029]36、第一铰接件361、第一U形槽37、第二铰接件
[0030]371、第二U形槽372、第二导向杆40、滚压座
[0031]41、压辊42、连接杆43、第一导向杆
[0032]44、抵推杆45、抵推斜面46、抵压滚轮
[0033]47、第一复位机构100、功能头101、升降驱动机构
[0034]102、滑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7]如图1

4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贴膜机构,包括连接板10、固定座20、设于固定座20下方的吸膜板30、设于吸膜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设于固定座下方的吸膜板和设于吸膜板侧旁的滚压贴膜组件,所述吸膜板通过第一转轴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倾角调节组件,所述倾角调节组件具有可同时活动的第一驱动端和第二驱动端,所述第一驱动端与吸膜板连接,并控制吸膜板绕第一转轴旋转,所述第二驱动端与滚压贴膜组件连接,并控制滚压贴膜组件上下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角调节组件包括活塞、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所述固定座内设有与活塞对应的活塞腔,所述活塞活动设于活塞腔内,所述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分别与活塞相对的两侧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伸出活塞腔外形成所述第一驱动端,所述第二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伸出活塞腔外形成所述第二驱动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一体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同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压贴膜组件包括滚压座和转动设于滚压座上的压辊,所述滚压座上固定设有向上伸出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座内设有使连接杆始终具有向上活动之趋势的第一复位机构,所述第二驱动端固定连接有向下伸出的抵推杆,所述滚压座上设有与抵推杆配合控制滚压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仁福张世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安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