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管路及具有其的服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8148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管路及具有其的服务器,散热管路包括: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内部流动有换热介质;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套设于所述第一管路外周,所述第二管路的内周壁与所述第一管路的外周壁之间形成有换热风道;导热件,所述导热件设置于所述换热风道并将所述第一管路外周壁与所述第二管路内周壁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散热管路设置与第一管路接触的导热件以将换热介质的热量导出,在换热介质流动的过程中对换热介质换热,提高换热效率。提高换热效率。提高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管路及具有其的服务器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管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管路及具有其的服务器。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服务器的水冷系统通过管路将冷却液输送至服务器外冷却,现有技术中,服务器的水冷系统通常应用板式散热器或湖泊冷却,板式散热器散出的热量较为集中,会使周围环境温度上升,降低自然换热效率,而湖泊冷却的方式会对湖泊生态造成影响,还存在管路泄漏后维修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散热管路。根据本技术设计的散热管路设置与第一管路接触的导热件以将换热介质的热量导出,在换热介质流动的过程中对换热介质换热,提高换热效率。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散热管路的服务器。
[0005]根据本技术的散热管路包括: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内部流动有换热介质;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套设于所述第一管路外周,所述第二管路的内周壁与所述第一管路的外周壁之间形成有换热风道;导热件,所述导热件设置于所述换热风道并将所述第一管路外周壁与所述第二管路内周壁连接。
[0006]根据本技术的散热管路设置与第一管路接触的导热件以将换热介质的热量导出,无需另设换热介质的换热区,对空间的占用率低,散热管路可在换热介质流动的过程中对换热介质进行换热,换热效率更高。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热件包括:导热筋,所述导热筋的至少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外周壁或所述第二管路的内周壁连接。<br/>[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热筋构造为多个,每个所述导热筋沿所述第一管路的轴向延伸且多个所述导热筋在所述第一管路的周向上间隔布置。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热筋在延伸方向上的横截面在远离所述第一管路的方向上宽度逐渐减小。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热件还包括:导热片,所述导热片构造为多个且每个所述导热片具有第一导热面和第二导热面,每个所述导热片的所述第一导热面与所述第一管路的外周壁贴合,每个所述导热片的第二导热面与对应的所述导热筋的端部贴合。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热片构造为柔性件。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散热管路还包括:热转换装置,所述热转换装置设置于所述导热筋且适于将所述导热筋所传导的热量转换为电能。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管路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
体和第二壳体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纳所述第一管路的容纳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分别形成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卡扣连接和/或通过紧固件连接。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构造相同。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热件与所述第一管路和/或所述第二管路构造为一体。
[0017]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实施例的服务器。
[0018]根据本技术的服务器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管路,由于根据本技术的服务器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散热管路,因此该服务器的散热效率高。
[0019]综上所述,根据本技术的散热管路设置有与第一管路接触的导热件,导热件沿第一管路的轴向延伸以在换热介质沿第一管路流动的过程中对换热介质进行换热,换热效率更高,并且导热件在换热风道内为梯形鳍片阵列,可以增大导热件与流通于换热风道中的气流的换热面积,进而增大换热间隙的面积,从而增大换热间隙中流通的气流流量,提升气流与导热筋的换热效率,散热管路还设置有可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热转换装置,热转换装置与导热件可以实现对换热介质的高效率散热及热能回收再利用,导热件设置于第二管路,第二管路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安装至第一管路使操作更为便捷。
[0020]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散热管路整体结构图。
[0023]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散热管路爆炸图。
[0024]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壳体结构图。
[0025]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壳体结构图。
[0026]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导热片阵列排布示意图。
[0027]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热转换装置阵列排布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
[0029]散热管路1;第一管路10;第二管路20;第一壳体21;第一固定部211;第二壳体22;第二固定部221;换热间隙23;紧固件24;散热孔25;导热筋31;导热片32;热转换装置40。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
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路(10),所述第一管路(10)内部流动有换热介质;第二管路(20),所述第二管路(20)套设于所述第一管路(10)外周,所述第二管路(20)的内周壁与所述第一管路(10)的外周壁之间形成有换热风道;导热件,所述导热件设置于所述换热风道并将所述第一管路(10)外周壁与所述第二管路(20)内周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包括:导热筋(31),所述导热筋(31)的至少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10)的外周壁或所述第二管路(20)的内周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筋(31)构造为多个,每个所述导热筋(31)沿所述第一管路(10)的轴向延伸且多个所述导热筋(31)在所述第一管路(10)的周向上间隔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筋(31)在延伸方向上的横截面在远离所述第一管路(10)的方向上宽度逐渐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还包括:导热片(32),所述导热片(32)构造为多个且每个所述导热片(32)具有第一导热面和第二导热面,每个所述导热片(32)的所述第一导热面与所述第一管路(10)的外周壁贴合,每个所述导热片(32)的第二导热面与对应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方晨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