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8091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端,包括:外壳,形成有容置其他部件的腔体;第一移动件,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第二移动件,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件上;无线充电的工作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件上;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件和所述第二移动件的至少一个上;编码标签,设置在所述腔体内,且编码内容配置为能被所述传感器识别,并依此确定位置。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能够使功率发射线圈移动,以高效的和功率接收线圈对齐。通过传感器和编码标签,能够精准确定功率发射线圈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还能够实时调节功率发射线圈位置,高效的完成对齐动作。完成对齐动作。完成对齐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尤其涉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端。

技术介绍

[0002]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精确对齐确保了高效的功率传输,而当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存在着较大的偏移时,无线充电系统的传输功率和效率等都将有明显下降。
[0003]现有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中,功率发射线圈和功率接收线圈都是固定的,需要停放车辆时就将二者对齐,这对停放车辆的驾驶技术有较高要求。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引导定位的方法,例如中国专利CN115503517B中就公开了车辆无线充电空间引导定位方法。
[0004]但是无论这些方法有多高效,都依然对车辆的停放有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端,精确控制功率发射线圈移动,使功率发射线圈和功率接收线圈高效快速对齐。
[0006]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端,包括:外壳,形成有容置其他部件的腔体;第一移动件,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第二移动件,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件上;无线充电的工作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件上;所述工作模块具有功率发射线圈;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件和所述第二移动件的至少一个上;编码标签,设置在所述腔体内,且编码内容配置为能被所述传感器识别,并依此确定位置。
[0007]优选的,编码标签为:电磁标签、图形标签、颜色标签、码盘标签中的至少一种。
[0008]优选的,在所述腔体内设置编码标签;在所述第一移动件匀速移动过程中,所述传感器扫描所述编码标签。
[0009]优选的,在所述腔体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编码标签和第二编码标签;所述传感器具有两个,一个朝向所述第一编码标签,另一个朝向所述第二编码标签;在所述第一移动件移动过程中,所述传感器同时扫描所述第一编码标签和所述第二编码标签。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编码标签和所述第二编码标签中,其中一个的编码内容为基准信息,另一个为判断信息。
[0011]优选的,在所述腔体的顶面设置第一编码标签,在所述腔体的底面设置第二编码标签;在所述第一移动件移动过程中,经过不同的区域时,扫描所述第一编码标签或所述第二编码标签。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编码标签和所述第二编码标签在垂直投影上不重合。
[0013]优选的,在所述腔体内还设置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一移动件在所述第一轨道上移动; 测距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的起始端,用于测量与功率接收线圈的动态距离;所述第一移动件与所述测距装置之间的距离称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移动件处于所述第一轨道的结束端时,所述第一距离为最大值;当所述动态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距离的最大值时,所述第一移动件在所述第一轨道上移动,使第一距离随动态距离变化。
[0014]优选的,还包括通信装置,在所述通信装置接收到无线充电请求,且与待充电车辆验证匹配后,所述测距装置再测量与功率接收线圈的动态距离。
[0015]本申请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端第一移动件和第二移动件能够使功率发射线圈移动,以高效的和功率接收线圈对齐。通过传感器和编码标签,能够精准确定功率发射线圈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还能够实时调节功率发射线圈位置,高效的完成对齐动作。
附图说明
[0016]图1A为本专利技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端的示意图。
[0017]图1B为本专利技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端局部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端中第一移动件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端中第二移动件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端在车位中的布置。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端中位置判断的第一种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端中位置判断的第二种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端中位置判断的第三种示意图。
[0024]图8为本专利技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端有待充电车辆停放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6]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端(简称发射端),如图1A和图1B所示,具有外壳0、第一移动件1、第二移动件2、传感器4和编码标签5。其中,外壳0内形成有容置其他零部件的腔体,第一移动件1、第二移动件2、传感器4和编码标签5都设置在腔体内。图1B是隐藏外壳0顶部的情形,以示出内部的第一移动件1和第二移动件2,因为长度较长,因此图1B截取了一部分。
[0027]结合图2和图3,第一移动件1沿第一方向可以移动地设置,第二移动件2沿第二方向可以移动地设置。以无线充电发射端平置在地面上为例,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都与地面平行,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或者简单来说,第一方向是沿发射端长度方向移动,第二方向是沿发射端宽度方向移动。
[0028]无线充电的工作模块3设置在第二移动件2上,通过上述第一移动件1和第二移动件2在两个方向上的移动,该工作模块3能够实现在平面内的移动。工作模块3包括了功率发射线圈(图中未直接示出功率发射线圈,其被工作模块的壳体遮挡),因此工作模块3能够移动到的区域,均可以作为无线充电的工作区域。
[0029]对于无线充电接收端来说,其安装在待充电车辆上,车辆停放到对应车位后,功率发射线圈和功率接收线圈对齐,开始无线充电。本申请中通过第一移动件1和第二移动件2,能够更方便快捷的使发射端移动(功率发射线圈也随之移动),主动与接收端对齐(功率发射线圈和功率接收线圈对齐)。
[0030]本申请中,发射端外形呈长方形,如图4所示,设置在停车位的后侧,在给车辆无线
充电时,整个外壳0可以作为停车位上的挡轮杆(也称防撞栏、倒车栏等)。为了方便说明,将车位的长度方向也称为第二方向,将车位的宽度方向称为第一方向。
[0031]当待充电车辆停入车位时,在挡轮杆的作用下,车辆在第二方向上的停放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基于车辆的轮胎尺寸不同,接收端安装位置不同,可能存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在第二方向上有一些偏差,这可以通过第二移动件2的移动来消除偏差,在第二方向上对齐。
[0032]而在第一方向上,对车辆停放的限位少,因此存在的偏差较大,需要通过第一移动件1的移动来消除偏差,在第一方向上对齐。
[003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优选的方案是第一方向上的可移动的距离大于第二方向上的可移动距离,从而该发射端会呈长方形。当然,这里对两个方向移动距离的说明和发射端呈长方形的说明,是解决上述移动距离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
[0034]因为第一移动件1和第二移动件2是可以移动的,因此需要知晓工作模块3所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0),形成有容置其他部件的腔体;第一移动件(1),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腔体内;第二移动件(2),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件(1)上;无线充电的工作模块(3)设置在所述第二移动件(2)上;所述工作模块(3)具有功率发射线圈;传感器(4),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件(1)和所述第二移动件(2)的至少一个上;编码标签(5),设置在所述腔体内,且编码内容配置为能被所述传感器(4)识别,并依此确定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端,其特征在于,编码标签(5)为:电磁标签、图形标签、颜色标签、码盘标签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腔体内设置编码标签(5);在所述第一移动件匀速移动过程中,所述传感器(4)扫描所述编码标签(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腔体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编码标签(51)和第二编码标签(52);所述传感器(4)具有两个,一个朝向所述第一编码标签(51),另一个朝向所述第二编码标签(52);在所述第一移动件移动过程中,所述传感器(4)同时扫描所述第一编码标签(51)和所述第二编码标签(5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射端,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凡波葛俊杰马俊超刘佑湘陆钧王哲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有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