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磁共振技术的定向无线充电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无线充电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磁共振技术的定向无线充电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两年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市面上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占比逐年升高,对应的,大量充电桩应运而生。通常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式为插电式,受电气接口及充电桩数量限制,同一时间内只能为一辆或几辆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在高速路上经常出现排队充电的情况。另一方面,充电桩整体裸露在外,裸露在外端充电接口需要具备防水、防尘等问题,充电桩系统不可避免发生系统故障,带来大量维护、检修工作,影响了插电式充电桩的普及。
[0003]为避免上述问题,越来越多的公司积极的研发无线充电技术,以解决电车充电遇到的问题。且现有无线充电技术:CN108819748A,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文件中公开了有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在发射线圈内通入振荡电流,发射线圈产生规律变化的磁场,接收线圈接收磁能并转换成电能,电能接收装置将电能传输给电池并存储。
[0004]现有技术中的无线充电主要有电磁感应和磁场共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磁共振技术的定向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共振线圈(103),所述共振线圈(103)通过磁感应的方式接收发射磁场的磁能,并输出与发射磁场频率相同的共振电流,所述共振电流输入接收线圈以产生与发射磁场同频率的接收磁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共振技术的定向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射线圈包括有第一发射极(301)和第二发射极(302),所述接收线圈包括有第一接收极(101)和第二接收极(102);所述第一发射极(301)与第二发射极(302)极性相反设置,所述第一接收极(101)和第二接收极(102)其线圈的旋向相反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共振技术的定向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射极(301)和第二发射极(302)之间磁感线沿充电车位(2)长度方向;所述共振线圈(103)设置于第一接收极(101)和第二接收极(102)之间,且共振线圈(103)轴线沿车辆(1)长度方向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共振技术的定向无线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线圈(103)与接收线圈之间电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内配备有共频策略,包括有:采集共振线圈输出的总电流数据,总电流数据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输出若干周期性变化的交流电数据;获取振幅最大的交流电数据的频率并生成主频率,控制模块输出与主频率相同的共振电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杰,包涵,魏合宇,张坤强,魏合民,马强,肖功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电光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