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总砷的牡蛎低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8800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8
低总砷的牡蛎低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为了解决牡蛎低聚肽制备中有效脱除总砷的问题,技术要点是S100、制备牡蛎酶解液;S200、脱除所述牡蛎酶解液中的砷;S300、使用脱除砷的所述牡蛎酶解液制备牡蛎低聚肽粉。效果是能够将砷甜菜碱(AsB)中甲基转移并用于合成蛋白质等物质,从而将砷甜菜碱(AsB)中的砷从有机状态变成无机离子形式,再通过电渗析、活性炭吸附等的工艺将砷离子去除,砷去除率在90%以上。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总砷的牡蛎低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小分子肽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总砷的牡蛎低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海洋来源的生物活性肽已是行业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生物酶解制备的牡蛎肽比牡蛎本身的功能更明显、有效,例如增强男性功能、抗疲劳、抗肿瘤、抗氧化等。而且其结构更简单,消化吸收更快更好,稳定性较高,免疫原性较低甚至无免疫原性,应用前景广阔。但是牡蛎会吸收并富集海洋环境中的砷,食用含砷超标的牡蛎后会将部分砷集于人体内,对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甚至引发机体不可逆损伤。因此在制备牡蛎低聚肽的过程中,如果不进行砷脱除工艺,砷也会在牡蛎肽终产品中富集,导致产品不合格,甚至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0003]目前对于酶解液的重金属去除工艺已有相关研究,中国专利申请CN104970274A公开了一种从海洋动物蛋白酶解液中去除重金属的方法,中国专利申请CN110833135A公开了一种贝类酶解液中重金属的脱除方法,但都不是具体针对某一特定重金属的去除。还有中国专利申请CN105903447A公开了一种吸附蛋白酶解液中重金属镉的工艺,中国专利申请CN105964009A公开了一种吸附蛋白酶解液中重金属铬的工艺,都是针对单一重金属吸附去除的工艺,但是没有总砷去除的相关研究。
[0004]生物活性肽市场前景广阔,牡蛎肽又是其中的热点之一,但目前尚无关于牡蛎低聚肽的制备过程中总砷的脱除工艺的报道。因为GB 2762

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仅对无机砷提出限值要求,而对总砷未做要求。目前市场上牡蛎肽产品普遍无机砷含量低,符合国家要求,但总砷含量很高。另一方面,GB16740

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规定一般保健食品总砷限量为1.0mg/kg,液态和婴幼儿保健食品总砷限量为0.3mg/kg,市场上一般牡蛎肽的总砷均超过该限量,因此限制了牡蛎肽的保健食品、功能食品领域的应用推广与发展。而且总砷含量高的牡蛎肽长期食用也存在一定的健康隐患。因此开发出一种低总砷的牡蛎低聚肽制备方法对于活性肽产业和社会都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和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牡蛎低聚肽制备中有效脱除总砷的问题,在第一方面上,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低总砷的牡蛎低聚肽制备方法,包括
[0006]S100、制备牡蛎酶解液;
[0007]S200、脱除所述牡蛎酶解液中的砷;
[0008]S300、使用脱除砷的所述牡蛎酶解液制备牡蛎低聚肽粉。
[000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低总砷的牡蛎低聚肽制备方法,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0010]S101、将牡蛎粉碎匀浆后得牡蛎原料,将所述牡蛎原料置于酶解罐中;
[0011]S102、向所述酶解罐中加入牡蛎原料10~20倍质量体积的水;
[0012]S103、向所述酶解罐中加入所述牡蛎原料质量2~5%的复合蛋白酶,在pH值7.0~9.0,反应温度35~55℃的条件下酶解2~5小时,得牡蛎酶解液。
[001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低总砷的牡蛎低聚肽制备方法,所述步骤S103中,所述复合蛋白酶的组成和质量配比为中碱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风味蛋白酶=(4~6):(2~4):(2~4)。
[001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低总砷的牡蛎低聚肽制备方法,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0015]S201、向所述牡蛎酶解液中加入牡蛎酶解液体积0.1~0.3%的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的菌液,在pH值6.8~7.3,反应温度为25~35℃的条件下反应1~2h,灭酶、灭菌,离心得清液。
[0016]S202、将所述清液导入电渗析设备,开启一级电渗析,待盛料桶料液剩50%左右时,开启二级电渗析,调节电压至55~75V,控制一级电导率在1000~1100μS/cm,待二级电导率<500μS/cm时停止,将料液通过管道进入储料罐;
[0017]S203、将储料罐的料液升温到60~70℃,加入料液体积0.5~2%的活性炭,搅拌处理45~80min进行吸附,随后将料液过滤进行脱炭处理。
[001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低总砷的牡蛎低聚肽制备方法,所述步骤S201中所述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的菌液的制备包括将已活化的所述谷氨酸棒杆菌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在pH 6.8~7.3,温度25~35℃条件下培养24~36h得所述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的菌液。
[001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低总砷的牡蛎低聚肽制备方法,所述步骤S201中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购自于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 No.1.816。
[002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低总砷的牡蛎低聚肽制备方法,所述步骤S201中所述灭酶、灭菌是在反应结束后将料液升温至95℃保持15min。
[002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低总砷的牡蛎低聚肽制备方法,对所述步骤S203脱炭后所述料液通过截留分子量1000Da的膜进行分离,将所述过膜液喷雾干燥得人参低聚肽粉。
[0022]在第二方面上,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牡蛎低聚肽,由任一项所述低总砷的牡蛎低聚肽制备方法制备而得。
[0023]在第二方面上,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在牡蛎低聚肽制备中脱除砷的应用。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牡蛎低聚肽中砷去除工艺,以微生物+电渗析+活性炭联用的方式,将牡蛎中无机砷的砷甜菜碱(AsB)中的砷转化为离子状态的砷,然后在电渗析的电场作用下通过离子迁移去除,以及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除。谷氨酸棒杆菌在培养过程中产生砷甲基转移酶,能够将砷甜菜碱(AsB)中甲基转移并用于合成蛋白质等物质,从而将砷甜菜碱(AsB)中的砷从有机状态变成无机离子形式,再通过电渗析、活性炭吸附等的工艺
将砷离子去除,砷去除率在90%以上。
[0026](2)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牡蛎肽总砷含量高,导致在保健食品中添加量低、产品效果差的行业痛点,以及长期食用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应用前景广、市场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牡蛎中砷化合物含量比较高,分为无机砷和有机砷。其中无机砷主要是砷酸根(As

)和亚砷酸根(AsⅢ),有机砷主要有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砷甜菜碱(AsB)、砷糖、砷脂等。其中砷甜菜碱(AsB)是牡蛎中主要的砷存在形式,经常达到总砷含量的90%。因此想要得到低总砷的牡蛎低聚肽粉,必须要去除砷甜菜碱(AsB),然而,砷甜菜碱(AsB)化学式为C5H11AsO2,又名2

(三甲基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总砷的牡蛎低聚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00、制备牡蛎酶解液;S200、脱除所述牡蛎酶解液中的砷;S300、使用脱除砷的所述牡蛎酶解液制备牡蛎低聚肽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总砷的牡蛎低聚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S101、将牡蛎粉碎匀浆后得牡蛎原料,将所述牡蛎原料置于酶解罐中;S102、向所述酶解罐中加入牡蛎原料10~20倍质量体积的水;S103、向所述酶解罐中加入所述牡蛎原料质量2~5%的复合蛋白酶,在pH值7.0~9.0,反应温度35~55℃的条件下酶解2~5小时,得牡蛎酶解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总砷的牡蛎低聚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3中,所述复合蛋白酶的组成和质量配比为中碱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风味蛋白酶=(4~6):(2~4):(2~4)。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低总砷的牡蛎低聚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S201、向所述牡蛎酶解液中加入牡蛎酶解液体积0.1~0.3%的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的菌液,在pH值6.8~7.3,反应温度为25~35℃的条件下反应1~2h,灭酶、灭菌,离心得清液。S202、将所述清液导入电渗析设备,开启一级电渗析,待盛料桶料液剩50%左右时,开启二级电渗析,调节电压至55~75V,控制一级电导率在1000~1100μS/cm,待二级电导率<500μS/cm时停止,将料液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胜高威苑艳纳刘婉包卫洋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深蓝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