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无人机的承载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承载结构领域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无人机的承载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愚钝,肮脏或危险”的任务,目前广泛应用于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等等领域,碳纤维无人机的底部需要使用到承载结构,承载结构对机身进行固定。
[0003]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9479998U),本技术属于无人机
,用于实现无人机在承载方面的应用。其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的承载结构,包括用于承载发动机的担架,担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滑杆和设置在两条滑杆之间的至少两根固定条,固定条与滑杆相互垂直,固定条可沿着滑杆滑动;固定条上设置有若干安装孔。该结构可使无人机在应用的过程中方便调节重物的重心,专利技术人在实现该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目前现有碳纤维无人机的承载结构,使用强度低,对无人机承载时会因外力损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无人机的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1)及承载板(1)上方交叉设置的承载架(2),所述承载板(1)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安装孔(3),所述承载板(1)正面顶部的两侧和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4),所述承载板(1)包括碳纤维基板(5)、抗静电层(6)和强度层(7),所述碳纤维基板(5)远离承载板(1)的一侧设置在抗静电层(6)的内表面,所述抗静电层(6)远离碳纤维基板(5)的一侧设置在强度层(7)的内表面;所述碳纤维基板(5)包括聚丙烯腈层(510)、合成纤维层(520)和弹性纤维层(530),所述聚丙烯腈层(510)远离碳纤维基板(5)的一侧设置在合成纤维层(520)的内表面,所述合成纤维层(520)远离聚丙烯腈层(510)的一侧设置在弹性纤维层(530)的内表面;所述抗静电层(6)包括粘胶纤维(610)和高强力纤维(620),所述粘胶纤维(610)远离抗静电层(6)的一侧设置在高强力纤维(620)的内表面;所述强度层(7)包括复合材料层(710)和环氧树脂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森,杨现伟,钱星宇,刘其康,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启康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