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6263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前端的内部设置有内槽,所述内槽的内部设置有下模,所述底座顶端的四个拐角处分别竖向固定有导向杆,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顶座。该注塑模具通过注塑模具在使用时,将上模向下并与下模之间合模后,再通过利用注塑口向模腔主体的内部进行注塑操作,熔融的塑料在模腔主体的内部冷却成型后,上模向上移开与下模之间分离,之后可以再通过控制两组底槽内部的两组气缸启动输出端向上伸出,并同时可以带动顶杆以及顶板在顶槽的内部进行上推,将模腔主体内部的工件辅助的向上进行顶出后,方便取下,便于模具的注塑使用,解决的是不便于对注塑件冷却后进行辅助顶出的问题。塑件冷却后进行辅助顶出的问题。塑件冷却后进行辅助顶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是一种通过已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进而加工制作出成型物品的工具,广泛使用于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
[0003]根据专利号CN202022338486.3公开的一种注塑模具,通过在下模上设置了一个顶出装置,该顶出装置在合模时,处于收起的状态,在开模后在内部的弹簧作用下,将产品顶出下模的模腔,具有高效且稳定的优点。
[0004]上述注塑模具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设置的弹簧组件虽然可以在注塑加工结束后辅助将注塑件向上进行顶出,但在上模和下模之间合模注塑时,上模下模之间因为弹簧的影响会一直处于受力状态,难以紧密的进行贴合,内部容易产生缝隙,从而会影响注塑件的注塑质量,不便于对注塑件冷却后进行辅助顶出。
[0005]现在,提出一种新型的注塑模具来解决上述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便于对注塑件冷却后进行辅助顶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前端的内部设置有内槽,所述内槽的内部设置有下模,所述底座顶端的四个拐角处分别竖向固定有导向杆,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顶座,所述顶座两侧两端的内部分别贯穿设置有内套,所述顶座的底端固定有上模,所述顶座底端两侧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内腔,所述顶座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注塑口,且注塑口的底端贯穿上模的内部,所述下模顶端的内部设置有模腔主体;
[0008]所述模腔主体内部底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顶槽,所述顶槽内部的顶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槽的内部设置有顶杆,所述下模底端的内部设置有底槽,所述底槽内部顶端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气缸。
[0009]优选的,所述顶槽贯穿下模的内部,所述顶杆的顶端贯穿顶槽的顶端并与顶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杆的底端贯穿顶槽的底端并与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气缸和顶板分别关于下模的垂直中心线呈对称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内槽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道,所述下模两侧的后端分别固定有滑块,所述底座后端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贯穿底座的后端并与下模的后端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滑块贯穿滑道的内部。
[0013]优选的,所述内腔内部的一侧铰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端固定有照明灯。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注塑模具不仅实现了便于对注塑
件冷却后进行辅助顶出,实现了便于对注塑加工后的工件进行下料,而且实现了便于对注塑模腔的内部进行辅助的照明,方便清理清洁;
[0015](1)通过设置有下模、模腔主体、顶槽、顶板、顶杆、底槽和气缸,注塑模具在使用时,通过将上模向下并与下模之间合模后,再通过利用注塑口向模腔主体的内部进行注塑操作,熔融的塑料在模腔主体的内部冷却成型后,上模向上移开与下模之间分离,之后可以再通过控制两组底槽内部的两组气缸启动输出端向上伸出,并同时可以带动顶杆以及顶板在顶槽的内部进行上推,将模腔主体内部的工件辅助的向上进行顶出后,方便取下,便于模具的注塑使用;
[0016](2)通过设置有内槽、底座、下模、滑道、滑块和电动推杆,冷却成型后的工件从模腔主体的内部向上顶出后,可以同时通过控制底座后端两侧的电动推杆启动,输出端向前进行伸出,并同时可以将下模在内槽的内部向前进行推出,将模腔主体顶部工件的取下区域推离上模的底端后,可便于直接在外部将工件进行取下,防止上模在取料时意外落下,造成一定的安全事故,提高模具使用的安全性,便于对注塑加工后的工件进行下料;
[0017](3)通过设置有顶座、内腔、支架和照明灯,模具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将照明灯进行通电点亮后,并利用支架与内腔内部之间的铰接,调整照明灯向下的照射位置,对模腔主体的内部进行辅助的照明,方便对模腔主体中的一些残渣等进行清理清洁,减少注塑工件的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电动推杆俯视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照明灯正视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内槽;2、底座;3、下模;4、导向杆;5、顶座;6、内套;7、注塑口;8、内腔;9、上模;10、模腔主体;11、滑道;12、滑块;13、顶槽;14、顶板;15、顶杆;16、底槽;17、气缸;18、电动推杆;19、支架;20、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1:请参阅图1

4,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底座2,底座2前端的内部设置有内槽1,内槽1的内部设置有下模3,底座2顶端的四个拐角处分别竖向固定有导向杆4,底座2的顶端设置有顶座5,顶座5两侧两端的内部分别贯穿设置有内套6,顶座5的底端固定有上模9,顶座5底端两侧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内腔8,顶座5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注塑口7,且注塑口7的底端贯穿上模9的内部,下模3顶端的内部设置有模腔主体10;
[0025]模腔主体10内部底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顶槽13,顶槽13内部的顶端设置有顶板14,顶槽13的内部设置有顶杆15,下模3底端的内部设置有底槽16,底槽16内部顶端的两侧
分别固定有气缸17,顶槽13贯穿下模3的内部,顶杆15的顶端贯穿顶槽13的顶端并与顶板14的底端固定连接,顶杆15的底端贯穿顶槽13的底端并与气缸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气缸17和顶板14分别关于下模3的垂直中心线呈对称设置;
[0026]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熔融的塑料在模腔主体10的内部冷却成型后,上模9向上移开与下模3之间分离,之后可以再通过控制两组底槽16内部的两组气缸17启动输出端向上伸出,并同时可以带动顶杆15以及顶板14在顶槽13的内部进行上推,将模腔主体10内部的工件辅助的向上进行顶出。
[0027]实施例2:内槽1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道11,下模3两侧的后端分别固定有滑块12,底座2后端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电动推杆18,电动推杆18的输出端贯穿底座2的后端并与下模3的后端固定连接,滑块12贯穿滑道11的内部;
[0028]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工件从模腔主体10的内部向上顶出后,可以同时通过控制底座2后端两侧的电动推杆18启动,输出端向前进行伸出,并同时可以将下模3在内槽1的内部向前进行推出,将模腔主体10顶部工件的取下区域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前端的内部设置有内槽(1),所述内槽(1)的内部设置有下模(3),所述底座(2)顶端的四个拐角处分别竖向固定有导向杆(4),所述底座(2)的顶端设置有顶座(5),所述顶座(5)两侧两端的内部分别贯穿设置有内套(6),所述顶座(5)的底端固定有上模(9),所述顶座(5)底端两侧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内腔(8),所述顶座(5)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注塑口(7),且注塑口(7)的底端贯穿上模(9)的内部,所述下模(3)顶端的内部设置有模腔主体(10);所述模腔主体(10)内部底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顶槽(13),所述顶槽(13)内部的顶端设置有顶板(14),所述顶槽(13)的内部设置有顶杆(15),所述下模(3)底端的内部设置有底槽(16),所述底槽(16)内部顶端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气缸(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槽(13)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聪陈金龙李少宁类成强邓金胜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大象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