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9433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数控车床升降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弯板、横杆、圆套、平板、块体和插杆,所述弯板的背面通过螺栓与机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弯板的内侧固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外壁通过轴承转动相连有圆套,所述圆套的顶部固接有平板,所述圆套的正面和底部均固接有块体,所述块体的一侧凹槽活动相连有插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数控车床技术领域,通过弯板、弹簧和插杆之间的配合,在实现加工位置防护的同时,又增加了在工作时的可用空间,解决了现有装置对车床的正面保护效果较差,而且由于一般车床加工的工件数量比较多,还存在着操作空间局限的问题,在实际使用时不便于操作的问题。在实际使用时不便于操作的问题。在实际使用时不便于操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控车床升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数控车床
,具体为数控车床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数控车床是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主要用于轴类零件或盘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圆锥螺纹等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孔、扩孔、铰孔及镗孔等,但是一般的数控机床高度是固定的,为了调整到合适的操作高度,提供了数控车床升降装置。
[0003]数控机床是按照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自动地对被加工零件进行加工。我们把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刀具的运动轨迹、位移量、切削参数以及辅助功能,按照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单,再把这程序单中的内容记录在控制介质上,然后输入到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中,从而指挥机床加工零件,在调整高度时可在底部安装升降支架或者垫块,同时一般的数控机床正面为敞开式设计,在加工时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现有的采用安装防护门的方式进行防护。
[0004]但是现有装置对车床的正面保护效果较差,而且由于一般车床加工的工件数量比较多,还存在着操作空间局限的问题,在实际使用时不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数控车床升降装置,解决了现有装置对车床的正面保护效果较差,而且由于一般车床加工的工件数量比较多,还存在着操作空间局限的问题,在实际使用时不便于操作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数控车床升降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固接有底板,所述外壳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接有壳体,两个所述壳体的内壁均滑动卡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内侧均通过连杆固接有机体,两个所述连杆的外壁分别与外壳的两侧通孔活动相连,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弯板、横杆、圆套、平板、块体和插杆,所述弯板的背面通过螺栓与机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弯板的内侧固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外壁通过轴承转动相连有圆套,所述圆套的顶部固接有平板,所述圆套的正面和底部均固接有块体,所述块体的一侧凹槽活动相连有插杆。
[0007]优选的,所述插杆的一端固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部凹槽滑动卡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部与弯板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的一侧通过弹簧与横板的底部凹槽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另一侧固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壁一侧与弯板的一侧通孔活动相连。
[0008]优选的,所述插杆的外壁一侧与块体的一侧凹槽形状相契合。
[0009]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底部安装有直筒,所述直筒的底部凹槽螺纹相连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壁下方通过轴承与外壳的内壁底部转动相连,所述螺杆的外壁下方固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相连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固接有马达,所述马达
的底部与外壳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一侧所述壳体的正面安装有控制按钮和控制器。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了数控车床升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数控车床升降装置通过弯板、弹簧和插杆之间的配合,在实现加工位置防护的同时,又增加了在工作时的可用空间,解决了现有装置对车床的正面保护效果较差,而且由于一般车床加工的工件数量比较多,还存在着操作空间局限的问题,在实际使用时不便于操作的问题。
[0013]通过马达、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之间的配合,实现了对数控机床的快速升降,方便使用者调整机体整体的高度,节约了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中弯板、弹簧和插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1中马达、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外壳,2、底板,3、马达,4、第二齿轮,5、第一齿轮,6、螺杆,7、直筒,8、机体,9、平板,10、连杆,11、滑块,12、壳体,13、控制按钮,14、控制器,15、弯板,16、圆杆,17、横板,18、限位块,19、弹簧,20、插杆,21、块体,22、圆套,23、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现有装置对车床的正面保护效果较差,而且由于一般车床加工的工件数量比较多,还存在着操作空间局限的问题,在实际使用时不便于操作。
[0021]有鉴于此,提供了数控车床升降装置,通过弯板、弹簧和插杆之间的配合,在实现加工位置防护的同时,又增加了在工作时的可用空间,解决了现有装置对车床的正面保护效果较差,而且由于一般车床加工的工件数量比较多,还存在着操作空间局限的问题,在实际使用时不便于操作的问题。
[0022]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及编码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再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0023]实施例一:由图1

3可知,数控车床升降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底部固接有底板2,外壳1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接有壳体12,两个壳体12的内壁均滑动卡接有滑块11,滑块11可在壳体12的内部运动,两个滑块11的内侧均通过连杆10固接有机体8,机体8为数控机床,两个连杆10的外壁分别与外壳1的两侧通孔活动相连,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弯板15、横杆23、圆套22、平板9、块体21和插杆20,弯板15的背面通过螺栓与机体8
的正面固定连接,弯板15的内侧固接有横杆23,横杆23的外壁通过轴承转动相连有圆套22,圆套22的顶部固接有平板9,平板9处于竖直位置时遮挡机体8的加工位置,圆套22的正面和底部均固接有块体21,块体21的一侧凹槽活动相连有插杆20,插杆20可在块体21的一侧凹槽内运动;
[002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插杆20可在块体21的一侧凹槽内运动,通过弯板15、圆套22和插杆20之间的配合,在实现加工位置防护的同时,又增加了在工作时的可用空间,解决了现有装置对车床的正面保护效果较差,而且由于一般车床加工的工件数量比较多,还存在着操作空间局限的问题,在实际使用时不便于操作的问题;
[0025]进一步的,插杆20的一端固接有横板17,横板17的底部凹槽滑动卡接有限位块18,横板17可在限位块18的外壁运动,限位块18的底部与弯板15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限位块18的一侧通过弹簧19与横板17的底部凹槽一侧固定连接,依靠弹簧19自身的弹性形变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数控车床升降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固接有底板(2),所述外壳(1)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接有壳体(12),两个所述壳体(12)的内壁均滑动卡接有滑块(11),两个所述滑块(11)的内侧均通过连杆(10)固接有机体(8),两个所述连杆(10)的外壁分别与外壳(1)的两侧通孔活动相连,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弯板(15)、横杆(23)、圆套(22)、平板(9)、块体(21)和插杆(20);所述弯板(15)的背面通过螺栓与机体(8)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弯板(15)的内侧固接有横杆(23),所述横杆(23)的外壁通过轴承转动相连有圆套(22),所述圆套(22)的顶部固接有平板(9),所述圆套(22)的正面和底部均固接有块体(21),所述块体(21)的一侧凹槽活动相连有插杆(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车床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20)的一端固接有横板(17),所述横板(17)的底部凹槽滑动卡接有限位块(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类成强陈金龙李少宁张聪邓金胜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大象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