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及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582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的静脉营养输液袋及其制备的工艺,该输液袋采用的材料为改性的乙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及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就我国目前来说,以聚乙烯(PE)材质和聚丙烯(PP)材质为主的输液袋在目前市场所占比重在逐渐升高,聚氯乙烯(PVC)材质的软袋虽能更好地解决以上材质制备出的产品存在的诸多问题,但邻

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这种本身带有芳环的有机物毕竟终归属于增塑剂之列,所以尽可能避免使用这类物质。
[0003]选用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材质的输液袋耐腐蚀性好、无毒无味、不含有任何增塑剂,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弹性、耐应力开裂性等的优点。通过其他材料再对EVA改性可有效避免表面硬度低、容易热分解等缺点。与EVA共混改性对EVA进行分子层面处理,在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中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0004]在我国市场上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生产的技术前景在很大层面上是科技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强硬和现实的客观要求,从这一点而言,这个问题远在技术瓶颈或技术问题之上,迫使我们不得不进行技术研发和改进。首先,此生产工艺虽然全封闭且自动化程度高,但还需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其次,目前限制着生产发展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主要是其中一些生产中遇到的具体工艺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看似零散琐碎的生产小问题,才是技术中应该受到重视去逐一攻克的任务,这也是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生产的技术前景问题。因此,寻找一种生产效率高的生产工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r/>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选择改性的EVA为主要材质制备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为PP/PVC/PE/EVA共混改性,制得的输液袋可很好的提高输液袋的柔韧性、加工性、印刷性、耐腐蚀性和稳定性等。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生产工序如下:
[0006]S1、制备预混物:按照重量份数,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10~25份,PP/PVC/PE等质量比混合物75~90份,加入到高速搅拌机中,200~400rpm转速下混合8~15分钟,得到预混物。
[0007]S2、制备改性物:将所得的预混物加入到双螺杆混炼挤出机中熔融混炼挤出成条,然后切割成3mm长料粒,并放入干燥箱中干燥得到改性材质/EVA共混改性物。
[0008]S3、制备输液袋:制袋成型前首先对口管进行125~135℃预加热,利用S2所得共混物的可塑性,通过130~150℃加热、入模、0.3~0.45MPa压制、冷却过程获得210*120mm的长方形袋体,然后使用消耗量为3000L/min、操作压力为6Pa的加装压缩空气缓冲罐,接着利用物理方法安装换热面积为5m2表冷器对所得半成品进行快速降温使温度保持在18~26℃,湿度在45%~65%,迅速冷却口管与S2材料迅速粘连并熔合,冷却下来的袋体利用传送带送往灌装工序,向其中进行药剂的充装,然后进行焊盖,两板距口管与组合盖3~4mm,下板
高于上板1~2mm,调节电压控制在2.5~3.5V,对袋体封口后出袋。
[000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最高生产速度为2500袋/小时。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生产时,为保证最低的故障发生率和设备耗损率在满足临床使用前提下生产速度通常控制在2000袋/小时。
[0011]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的制备过程中,印字、制袋、罐装、封口在100级洁净区。
[0012]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3]1.本专利技术采用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的制备工艺优点如下:该套生产工艺路线和传统的玻璃瓶、塑料瓶输液包装生产工艺路线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工艺路线实现了生产工序的全封闭,可以有效避免二次污染;该工艺生产使用的材质为改性的EVA,具有安全环保、强度高、光滑透明、密闭、不含各种添加剂。
[0014]2.在一次性营养输液袋生产行业中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0015]3.制备工艺关键环节的改进措施科学有效,可确保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制备过程平稳、产品质量优良。
[0016]4.所制输液袋所需的材料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乙烯均无毒,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乙烯具有协同作用,聚丙烯导致了拉伸强度、硬度的增加,聚氯乙烯的加入导致定伸率提高,聚乙烯的伸长率强于聚丙烯和聚氯乙烯,PP/PVC/PE/EVA共混改性后得到的输液袋,输液袋拉伸强度、柔韧性、最大伸长率能都有很大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生产工艺,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简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

4中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的生产工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EVA的含量对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对比例3中的PP/EVA共混物的断口形貌的SEM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对比例1中的PVC/EVA共混物的断口形貌的SEM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对比例2中的PE/EVA共混物的断口形貌的SEM图。
[0024]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例1中的PP/PVC/PE/EVA共混物的断口形貌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接下来以具体的几个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6]其中,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

4中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的制备工艺图,总的来说主要需要依次经过放卷、印刷、外形封口、裁剪、接口送料(定位)、接口封口、袋上部封口、最终封口、成袋、袋储存、进袋、真空(充氮)、灌装、加盖和出袋等工序。
[0027]实施例1:
[0028]S1、制备预混物:按照重量份数,将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10份,聚丙烯、聚氯乙烯和聚乙烯等质量比混合后,取混合物90份,加入到高速搅拌机中200rpm转速下混合8分钟,
得到预混物。
[0029]S2、制备改性物:将所得的预混物加入到双螺杆混炼挤出机中熔融混炼挤出成条,然后切割成3mm长料粒,并放入干燥箱中干燥得到PP/EVA共混改性物。
[0030]S3、制备输液袋:制袋成型前首先对口管进行125℃预加热,利用S2所得共混物的可塑性,通过130℃加热、入模、0.3MPa压制、冷却过程获得210*120mm的长方形袋体,然后使用消耗量为3000L/min、操作压力为6Pa的加装压缩空气缓冲罐,接着利用物理方法安装换热面积为5m2表冷器对所得半成品进行快速降温使温度保持在18℃,湿度在45%,迅速冷却口管与S2材料迅速粘连并熔合,冷却下来的袋体利用传送带送往灌装工序,向其中进行药剂的充装,然后进行焊盖,两板距口管与组合盖3mm,下板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静脉营养袋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S1、制备预混物:按照重量份取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10~25份,聚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等质量比混合物后,取75~90份,加入到高速搅拌机中,在200~400rpm转速下混合8~15分钟;S2、制备改性物:将步骤S1所得的预混物加入到双螺杆混炼挤出机中熔融混炼挤出成条,然后切割成3~5mm长料粒,并放入干燥箱中干燥;S3、制备输液袋:制袋成型前首先对口管进行125~135℃预加热,利用S2所得共混物的可塑性,通过130~150℃加热、入模、0.3~0.45MPa压制、冷却过程获得210*120mm的长方形袋体,然后使用消耗量为3000L/min、操作压力为6Pa的加装压缩空气缓冲罐,接着利用物理方法安装换热面积为5m2表冷器对所得半成品进行快速降温使温度保持在18~26℃,湿度在45%~65%,迅速冷却口管与S2材料迅速粘连并熔合,冷却下来的袋体利用传送带送往灌装工序,向其中进行药剂的充装,然后进行焊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烃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因倍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