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942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射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升降板、气密性检测端头、转盘、转轴、储水罐和注射器固定机构,所述工作台底部的四个角落各设置有一个立柱,所述的升降板通过升降机构连接在工作台的正上方,所述的气密性检测端头安装在升降板的底部,所述的转盘水平设置,所述的转盘安装在转轴的上端并随着转轴一同旋转,所述的气密性检测端头位于转盘左端的正上方,所述的转轴竖直设置并与工作台转动连接,所述转盘左端的正下方还设置有储水罐,所述的储水罐与顶升机构相连。本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效的优点。效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射器气密性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注射器生产加工
,具体的涉及一种注射器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抽注(即抽取或注入)气体或液体的医疗用具,因此,对注射器的针筒的圆锥接头和针头的针座之间连接的气密性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注射器的生产组装过程中,必须对针筒的圆锥接头、针头的针座、装配后针筒和活塞芯杆的组合结构等进行气密性检测,以保证注射器符合使用要求,并使得注射器能够具有优良的性能。
[0003]目前,注射器的各部件(如针筒、针头、活塞芯杆等等)一般都在十万级以上的洁净生产车间内生产,而其中,十万级以上的洁净生产车间对防静电、气流、大气的洁净度及温湿度等均具有特殊的要求,因此,当前市面上没有适用于十万级以上的洁净生产车间内的针筒圆锥接头气密性检测仪器,使得现有对针筒的圆锥接头的气密性检测通常是在当前批次的针筒全部注塑成型后,再对该批次的针筒进行抽检,且为了保证检测设备不对生产车间造成污染,针筒的圆锥接头的气密性检测需要将针筒移送至生产车间外的其他专用检测实验室中进行,但这使得现有的针筒的圆锥接头的气密性检测存在以下缺点:
[0004]第一,现有针筒的抽检仅能在其当前批次的针筒全部注塑成型结束后再统一移送至专用检测实验室进行检测,而无法在生产过程中随时对针筒进行抽检,导致当抽检的针筒中不合格的针筒比例超过规定比例时,需要对整批已生产出的针筒进行报废处理,从而极大的增加了生产成本及生产风险,且还存在检测及时性差的问题;
[0005]第二,现有的检测设备价格均较为昂贵,且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性要求高,从而也增加了人工成本;
[0006]第三,在受检针筒自生产车间移送至专用检测实验室的过程中,针筒容易受到污染,使得针筒的检测结果可能会受到影响。
[0007]并且现有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往往都是人工手动对注射器进行固定,此方式不仅十分麻烦,效率低下,而且还大大增加了操作者的工作强度,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注射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射器气密性检测装置,通过转盘能够依次把需要进行检测的注射器输送至气密性检测端头的下方,从而依次完成对转盘上注射器的检测,每一个注射器检测完毕后都可以更换上新的注射器,不需要停机等待,也不会影响下一个注射器检测,起到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0009]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射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升降板、气密性检测端头、转盘、转轴、储水罐和注射器固定机构,所述工作台底部的四个角落各设置有一个立柱,所述的升降板通过升降机构连接在工作台的正上
方,所述的气密性检测端头安装在升降板的底部,所述的转盘水平设置,所述的转盘安装在转轴的上端并随着转轴一同旋转,所述的气密性检测端头位于转盘左端的正上方,所述的转轴竖直设置并与工作台转动连接,所述转盘左端的正下方还设置有储水罐,所述的储水罐与顶升机构相连,所述的转盘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穿过注射器的通孔,若干个通孔呈圆形排布,每个通孔的下方都设置有一个注射器固定机构,所述的气密性检测端头通过升降机构连接在穿过转盘的注射器的一端,所述注射器的另一端通过顶升机构没入填充在储水罐内的水中。
[0010]进一步: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动缸、传动杆和第一导杆,所述的传动杆竖直设置并且其的上端连接在升降板的底部,所述传动杆的下端与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升降电动缸相连,所述的第一导杆竖直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的第一导杆穿过升降板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的升降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导杆相匹配的第一导向孔。
[0011]又进一步:所述的顶升机构包括传动板、第二导杆、顶升电动缸和顶升杆,所述的工作台上开设有用于储水罐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传动板水平设置并且其与固定在工作台底部的顶升电动缸相连,所述的第二导杆竖直固定在工作台的底部,所述的第二导杆穿过传动板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的传动板上开设有与第二导杆相匹配的第二导向孔,所述的顶升杆竖直固定在传动板上,所述的上端连接在储水罐的底部。
[0012]又进一步:所述的注射器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柱、支撑板和承载座,所述的连接柱是由转柱和螺纹柱上下连成一体所组成,所述转柱的上端通过轴承竖直转动连接在转盘的底部,所述的螺纹柱穿过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水平放置并且其上下两侧的螺纹柱上各连接有一个调节螺母,所述的支撑板通过上下两侧的调节螺母夹紧固定在螺纹柱上,所述承载座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支撑注射器推送端的凹槽。
[0013]又进一步:所述转轴的下端穿过工作台,穿过工作台的转轴的一端上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还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出轴端上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齿接。
[0014]又进一步:所述的气密性检测端头是由检测端头和连接端头连成一体所组成,所述的连接端头设置在检测端头的顶部并且其的外壁上设置有外接螺纹,所述的升降板的底部固定有安装连接端头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开设有与外接螺纹相匹配的螺纹孔。
[0015]又进一步:所述检测端头的底部开设有与注射器注射端相匹配的连接凹槽,所述的连接凹槽内设置有伸入注射器注射端内的针管,所述的针管与开设在检测端头内的送气通道相连通,所述送气通道的一端与设置在检测端头一侧外壁上的进气管连接端头相连通,所述送气通道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检测端头另一侧外壁上的压力阀相连通。
[0016]再进一步:所述的压力阀包括阀体、阀芯和弹簧,所述的阀体固定在检测端头的外壁上并且其呈一端敞开一端密封状,所述阀体敞开的一端与送气通道相连通,所述阀芯活塞式连接在阀体内,所述阀芯通过弹簧与阀体内密封的一端相连,所述阀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泄气孔,所述的泄气孔通过阀芯进行密封。
[0017]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通过转盘能够依次把需要进行检测的注射器输送至气密性检测端头的下方,从而依次完成对转盘上注射器的检测,每一个注射器检测完毕后都可以更换上新的注射器,不需要停机等待,也不会影响下一个注射器检测,起到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气密性检测端头的内部结构图。
[0021]图3为压力阀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所示的一种注射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1、升降板4、气密性检测端头6、转盘7、转轴8、储水罐13和注射器固定机构,所述工作台底部的四个角落各设置有一个立柱,所述的升降板通过升降机构连接在工作台的正上方,所述的气密性检测端头安装在升降板的底部,所述的转盘水平设置,所述的转盘安装在转轴的上端并随着转轴一同旋转,所述的气密性检测端头位于转盘左端的正上方,所述的转轴竖直设置并与工作台转动连接,所述转盘左端的正下方还设置有储水罐13,所述的储水罐与顶升机构相连,所述的转盘上开设有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升降板(4)、气密性检测端头(6)、转盘(7)、转轴(8)、储水罐(13)和注射器固定机构,所述工作台底部的四个角落各设置有一个立柱,所述的升降板通过升降机构连接在工作台的正上方,所述的气密性检测端头安装在升降板的底部,所述的转盘水平设置,所述的转盘安装在转轴的上端并随着转轴一同旋转,所述的气密性检测端头位于转盘左端的正上方,所述的转轴竖直设置并与工作台转动连接,所述转盘左端的正下方还设置有储水罐(13),所述的储水罐与顶升机构相连,所述的转盘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于穿过注射器(9)的通孔,若干个通孔呈圆形排布,每个通孔的下方都设置有一个注射器固定机构,所述的气密性检测端头通过升降机构连接在穿过转盘的注射器的一端,所述注射器的另一端通过顶升机构没入填充在储水罐内的水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动缸(2)、传动杆和第一导杆(3),所述的传动杆竖直设置并且其的上端连接在升降板的底部,所述传动杆的下端与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升降电动缸相连,所述的第一导杆竖直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的第一导杆穿过升降板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的升降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导杆相匹配的第一导向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升机构包括传动板(18)、第二导杆(20)、顶升电动缸(17)和顶升杆(19),所述的工作台上开设有用于储水罐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传动板水平设置并且其与固定在工作台底部的顶升电动缸相连,所述的第二导杆竖直固定在工作台的底部,所述的第二导杆穿过传动板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的传动板上开设有与第二导杆相匹配的第二导向孔,所述的顶升杆竖直固定在传动板上,所述的上端连接在储水罐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器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器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柱(10)、支撑板(11)和承载座(12),所述的连接柱是由转柱和螺纹柱上下连成一体所组成,所述转柱的上端通过轴承竖直转动连接在转盘的底部,所述的螺纹柱穿过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水平放置并且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烃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因倍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