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轨道车辆的联接器和具有联接器的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5243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轨道车辆的联接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到一种带有联接器的轨道车辆。这种联接器包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轨道车辆的联接器和具有联接器的轨道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联接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带有联接器的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这种联接器包括:
[0003]‑
前部,具有前端和后端,以及设置在前部的前端的联接器头;
[0004]‑
后部,具有前端和后端,并沿纵向轴线从后端延伸至前端,和
[0005]‑
枢转锚,设置在后部的后端上,该枢转锚构造为附接到轨道车辆的车厢,
[0006]‑
接头,用于连接前部的后端和后部的前端,该接头构造成允许前部相对于后部围绕垂直于纵向轴线的枢转轴线从操作位置枢转至枢转位置,在操作位置中,前部和后部对齐使得前部从后部在向前方向延伸,在枢转位置中,前部围绕枢转轴线枢转使得前部从后部成角度地延伸。
[0007]如果联接器不使用,优点是前部不从轨道车辆的前面突出,以节省空间并避免与其他部件碰撞。为了缩回联接器并使其紧密靠近轨道车辆的底架,前部相对于后部是可枢转的。然而,当联接器处于缩回位置时,由于意外地与相配合的联接器发生碰撞,可能会导致该联接器的损坏。如果相配合的联接器中的至少一个在联接过程正在进行时相配合没有处于准备好联接的位置,则可能会对联接器造成严重的损坏。例如,一个联接器的前部冲撞另一个联接器的接头,将其损伤或毁坏。联接器在联接过程正在进行时没有处于准备好联接的位置的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联接器的故障,从而不允许前部相对于后部枢转。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操作者忘记了激活这种枢转。

技术实现思路

[0008]因此,待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可枢转前部的联接器,以在碰撞情形下更好地得到保护。这个问题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联接器和根据权利要求11的轨道车辆得到了解决。优选实施例在从属的权利要求和下文的描述中给出。
[0009]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思想是提供一种保护装置,它被布置成和设计成防止或减少由冲击力引起的对安装臂(前部)和/或联接臂(后部)和/或接头的损坏。这样的保护装置可以是通过防撞板接头附接到后部的前端的防撞板,防撞板接头构造成允许防撞板相对于后部围绕枢转轴线从防撞板布置在后部的前面的操作位置枢转到防撞板围绕枢转轴线枢转到侧面位置的枢转位置。防撞板可以保护联接器——特别是前部、后部和接头——不会因为在联接器没有处于准备好联接的位置时与相配合联接器的碰撞引起的事故而被损坏。
[0010]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防撞板有基本竖直的前表面。特别是,该表面优选是平坦的。有利的是,该表面基本垂直于后部的纵向轴线。术语“基本垂直”也包括与90
°
有最多为5
°
、10
°
或20
°
的偏差。可替代地,该表面可能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弯曲的形状。另外,防爬特征可以布置在防撞板的前表面。
[0011]当前部处于枢转位置时,防撞板布置在前部(也命名为向前部)、后部和接头的前面。特别是,当前部处于枢转位置时,防撞板是联接器中最突出于轨道车辆的部分。因此,防撞板可以作为保护屏障,避免对前部、后部和接头的损坏。
[0012]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后部是不可枢转地附接到枢转锚的。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后部的附接允许第一附接状态,即后部不可枢转地附接到枢转锚,以及第二附接状态,即后部可枢转地附接到枢转锚。这可以由接头和销提供,接头允许可枢转的布置,并且销在插入否则会枢转的部件的适当的孔中时允许不可枢转的附接。
[0013]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防撞板可以通过安装在后部的前端上的防撞板支架附接到后部。优选的是,防撞板支架和后部是两个不同的部分。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防撞板支架因与相配合的联接器发生碰撞而受损,该防撞板支架可以用新的防撞板支架更换。这同样适用于防撞板,在优选实施例中,防撞板可以和支架一起更换。当损坏仅限于这些部件时,就没有必要对整个联接器进行全部修理或更换。防撞板支架和后部可以可拆卸地(例如通过螺丝)或永久地(例如通过焊接)彼此连接。在一个可替代的实施例中,支架可以是后部的一部分,优选地与后部形成单个工件。
[0014]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接头和/或防撞板接头是防撞板支架的一部分。优选地,接头具有后接头部分,该部分不可枢转地布置在后部上。
[0015]接头可以具有保持在后接头部分中的销。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接头可旋转地保持在后接头部分中。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前部附接到销。在优选实施例中,前部固定地附接到销上,使得销和前部同步旋转。
[0016]防撞板接头可以有保持在后接头部分的销。在优选实施例中,接头可旋转地保持在后接头部分。在优选实施例中,防撞板附接到销上。在优选实施例中,防撞板固定地附接到销上,使得销和防撞板同步旋转。
[0017]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接头布置在包含后部的纵向轴线的平面的一侧,并且防撞板接头布置在该平面的另一侧。优选地,该平面是竖直平面。
[0018]防撞板支架可以永久性地固定在接头上。在一个可替代的实施例中,防撞板支架可释放地固定到接头和/或可释放地固定到后部。防撞板支架可以具有滑动轨道,其与后部上的滑动轨道相配合,允许防撞板支架滑动到后部上。
[0019]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防撞板具有防攀爬表面。防攀爬表面具有防止相配合的联接器相互攀爬并继续运动直至与另一车辆的部件相撞的功能。防攀爬表面可以是例如具有高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表面。因此,由于碰撞而正在接触的相配合的防撞板的相对滑动被减少或抑制;从而减少攀爬的风险。可替代地或附加地,也可以通过止动件来建立防攀爬性能。
[0020]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防撞板的至少一部分包括水平对齐装置,用于防止相配合的联接器在水平方向的移动。在枢转位置,前部围绕枢转轴线枢转,使前部从后部成角度延伸。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该角度小于90
°
。这样做的好处是,前部在包含防撞板的平面的后面,不会突出到相配合的联接器的一半中。这引导了对前部和相配合的联接器的更好的保护,因为被与前部的碰撞损坏的风险降低了。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该角度小于45
°

[0021]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后部和/或枢转锚包括消能元件,如果有一定力水平的力施加到该消能元件上,该消能元件将被破坏掉。该消能元件可能是变形管。优选地,变形管是
枢转锚的一部分。
[0022]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防撞板接头的枢转轴线与接头的枢转轴线平行。
[0023]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防撞板围绕防撞板接头的枢转轴线的枢转运动与前部围绕接头的枢转轴线的枢转运动是同步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防撞板接头具有带端面的销,该端面垂直于枢转轴线布置,并且接头有具有端面的销,该端面垂直于枢转轴线布置,并因此提供杆件并且
[0024]‑
杆件的一端附接到防撞板接头的销的端面,其中该附接在端面上偏离中心并是可旋转的,并且
[0025]‑
杆件的另一端附接到接头的销的端面,其中该附接在端面上偏离中心并是可旋转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联接器(1),优选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联接器包括

前部(2),其具有前端(3)和后端(4),和布置在所述前部(2)的所述前端(3)上的联接器头(5);

后部(6),其具有前端(7)和后端(8),并沿纵向轴线(A)从所述后端(8)延伸至所述前端(7),以及

枢转锚(9),其布置在所述后部(6)的后端(8)上,所述枢转锚(9)构造为附接到轨道车辆的车厢,

接头(10),其用于将所述前部(2)的后端(4)连接到所述后部(6)的所述前端(7),所述接头(10)构造成允许所述前部(2)相对于所述后部(6)围绕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A)的枢转轴线(B)从所述前部(2)和所述后部(6)对齐使得所述前部(2)从所述后部(6)在向前方向延伸的操作位置,枢转至所述前部(2)围绕所述枢转轴线(B)枢转使得所述前部(2)从所述后部(6)成角度延伸的枢转位置,其中,所述联接器(1)进一步包括通过防撞板接头(30)附接到所述后部(6)的所述前端(7)的防撞板(11),所述防撞板接头(30)构造成允许所述防撞板(11)相对于所述后部(6)围绕枢转轴线(C)从所述防撞板(11)布置在所述后部(6)的前面的操作位置枢转到所述防撞板(11)围绕所述枢转轴线(C)枢转到侧面位置的枢转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器,其中所述后部(6)不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枢转锚(9)。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联接器,其中所述防撞板接头(30)的所述枢转轴线(C)与所述接头(10)的所述枢转轴线(B)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联接器,其中所述防撞板(11)围绕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
申请(专利权)人:德尔纳库普勒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