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韦加伟专利>正文

汽车增压发动机气缸套采用激光珩磨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4347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增压发动机气缸套采用激光珩磨技术,它适用于高速汽车增压发动机的配置,达到高耐磨、长寿命、低排放的要求;激光处理的变形量是常规热处理变形量的1/20~1/30,变形量很小,基本保持缸套激光前的原始状态,与活塞及活塞环具有良好的密封和配副性能;激光辐射加热金属的加热速度为(3-5)×10↑[3]℃/S,比常规加热方式加热速度提高数十倍以上;激光淬火的最大硬度值为HRC66,高于常规淬火后硬度值HRC54,淬火层深度达3~3.5mm,使缸套内表面达到高耐磨的要求;激光淬火分为螺旋状和网纹状两种。硬化带的宽度大于软化带的宽度,一般硬化带的宽度为2~2.5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增压发动机气缸套采用激光珩磨技术,尤其适用于高速汽车增压发动机的配置,达到高耐磨、长寿命、低排放的要求。
技术介绍
当前世界上,发动机气缸套工作表面最终加工所采用的方法均是珩磨。通常在精镗之后进行二次銜磨(粗桁和精珩),或三次珩磨,即在二次珩磨的基础上,再进行平台珩磨。从摩擦学的观点来看,优先采用难以控制的平台网纹加工技术。 一般的发动机气缸套内表面平台銜磨网纹方法必然存在不均匀性,达不到润滑油在缸套表面均匀布置,因此就难以预先计算出与发动机有关的匹配情况。到目前为止,改善表面轮廓形状以及进一步收紧公差的可能性巳经充分挖潜了。长期以来人们在摩擦学方面一直向往能有一个既定的适应于相应发动机能在整个气缸套工作表面长度上,按发动机性能需要,制成不同珩磨网纹的宽度、深度及间距。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高速汽车增压发动机气缸套表面现状平台网纹的不足,不能适应现代高速发动机的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增压发动机气缸套采用激光珩磨技术,将激光与珩磨技术进行组合。激光处理的变形量是常规热处理变形量的1/20 1/30,变形量很小,基本保持缸套激光前的原始状态,与活塞及活塞环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增压发动机气缸套采用激光珩磨技术,其特征在于:应用激光辐射淬火技术对缸套内表面进行热处理,使缸套内壁表面获得了一定的硬度和深度的硬化层,提高了缸套内壁的耐磨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加伟
申请(专利权)人:韦加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