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卫东专利>正文

同轴电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2786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驱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集成度的同轴电驱系统,该电驱系统包括驱动电机、行星齿轮减速器和差速器,驱动电机包括驱动电机转子以及位于驱动电机转子内的驱动电机定子和线圈,行星齿轮减速器和差速器设置在驱动电机定子内,行星齿轮减速器用于将驱动电机转子的动力输入传动至差速器,差速器上设置的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行星齿轮减速器和差速器集成在驱动电机内,使得整个电驱系统的轴向尺寸大幅度减小。整个电驱系统的轴向尺寸大幅度减小。整个电驱系统的轴向尺寸大幅度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轴电驱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驱动
,具体为一种高集成度的同轴电驱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车辆的电驱动桥分为多种类型,如平行式电驱动桥总成、同轴式电驱动桥总成、轮边式电驱动桥总成等,其中的同轴式电驱动桥总成是指电机轴与传动半轴同轴,即该类总成也起到支撑作用,因此具有集成度高、结构紧凑的优点,适合小型车辆使用,其结构主要由电机、行星齿轮减速器和差速器组成,电机左侧自带左半轴,电机右侧的输出轴与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太阳轮连接,太阳轮带动行星齿轮(3个

4个)自转,行星齿轮再带动齿圈周向转动,以完成减速(速比约8:1左右),齿圈用螺杆和差速器连接,差速器由行星齿轮、十字轴、半轴齿套组成。
[0003]该类结构中的行星齿轮减速器和差速器位于电机一侧,使得整个驱动桥总成的轴向长度较长,同时电机、减速器与差速器依序顺接后的结构强度不足,这也是该类电驱动桥目前只使用在轻型或小型车辆上的主要原因。
[0004]因此,如何克服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缺陷成为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电驱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同轴电驱系统,包括驱动电机、行星齿轮减速器和差速器,所述驱动电机包括驱动电机转子以及位于驱动电机转子内的驱动电机定子和线圈,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和差速器设置在驱动电机定子内,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用于将驱动电机转子的动力输入传动至差速器,所述差速器上设置的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
[000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转子一端通过第一转动部件与驱动电机定子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转子另一端设置第一半轴导管,所述驱动电机定子内设置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环形支撑板,所述第一半轴导管的一端伸入空腔内、另一端延伸至驱动电机转子外,所述第一半轴导管通过第二转动部件与环形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定子靠近第一转动部件的一端设置第二半轴导管,所述线圈缠绕在驱动电机定子外周;
[0008]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太阳轮与第一半轴导管的端部相连,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行星轮支架与环形支撑板装配连接,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的齿圈在太阳轮的带动下减速转动;
[0009]所述差速器的壳体一端与行星齿轮减速器的齿圈相连,所述差速器的壳体另一端与驱动电机定子之间通过转动部件相连,所述差速器的第一半轴贯穿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太阳轮中心后由第一半轴导管伸出,所述差速器的第二半轴由第二半轴导管伸出。
[0010]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转子一端通过第一转动部件与驱动电机定子转动连接,
所述驱动电机转子另一端设置第一半轴导管,所述驱动电机定子内设置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环形支撑板,所述第一半轴导管的一端伸入空腔内、另一端延伸至驱动电机转子外,所述第一半轴导管通过转动部件与环形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定子靠近第一转动部件的一端设置第二半轴导管,所述线圈缠绕在驱动电机定子外周;
[0011]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太阳轮与第一半轴导管的端部相连,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的齿圈与环形支撑板装配连接,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行星轮支架在太阳轮的带动下减速转动;
[0012]所述差速器的壳体与一端与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行星轮支架相连,所述差速器的壳体另一端与驱动电机定子之间通过转动部件相连,所述差速器的第一半轴贯穿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太阳轮中心后由第一半轴导管伸出,所述差速器的第二半轴由第二半轴导管伸出。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半轴导管内设置多个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用于线束进出和/或冷却介质进出。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轴导管延伸至驱动电机转子外的一端外侧设置与车架相连的转动部件。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公开的同轴电驱系统,行星齿轮减速器和差速器位于电机内,使得整个电驱系统的轴向尺寸大幅度减小,提升电驱系统总成的集成度;同时整个电机进行尺寸变大后,在作为支撑作用的过程中,其结构强度更大。
[0017]2.本技术公开的同轴电驱系统,三个部件集成为一个整体,其结构的稳固性能可提升一个台阶。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实施例1中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实施例2中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1]11

驱动电机转子,12

驱动电机定子,13

线圈,14

第一转动部件,15

第一半轴导管,16

环形支撑板,17

第二转动部件,18

第二半轴导管,19

预留孔;
[0022]21

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太阳轮,22

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行星轮支架,23

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行星轮,24

行星齿轮减速器的齿圈;
[0023]31

第一半轴,32

第二半轴,33

差速器的壳体,34

第三转动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0025]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的同轴电驱系统,包括驱动电机、行星齿轮减速器和差速
器。
[0026]驱动电机包括驱动电机转子11以及位于驱动电机转子11内的驱动电机定子12和线圈13,驱动电机转子11一端(上端)通过第一转动部件14(轴承)与驱动电机定子12转动连接,驱动电机转子11另一端(下端)一体成型第一半轴导管15。驱动电机定子12内设置空腔,空腔内一体成型环形支撑板16,第一半轴导管15的一端伸入空腔内、另一端延伸至驱动电机转子11外,第一半轴导管15通过第二转动部件17(轴承)与环形支撑板16转动连接,同时,第一半轴导管15还通过转动部件(轴承)与驱动电机定子12转动连接,驱动电机定子12靠近第一转动部件14的一端一体成型第二半轴导管18,第一转动部件14位于驱动电机转子11和第二半轴导管18之间。线圈13缠绕在驱动电机定子12外周。第一半轴导管15延伸至驱动电机转子11外的一端外侧设置与汽车车架相连的转动部件(轴承)。第二半轴导管18内设置多个预留孔19,预留孔19用于线束进出和/或冷却介质进出。
[0027]行星齿轮减速器设置在驱动电机定子12的空腔内,用于将驱动电机转子11的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同轴电驱系统,包括驱动电机、行星齿轮减速器和差速器,所述驱动电机包括驱动电机转子以及位于驱动电机转子内的驱动电机定子和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和差速器设置在驱动电机定子内,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用于将驱动电机转子的动力输入传动至差速器,所述差速器上设置的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转子一端通过第一转动部件与驱动电机定子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转子另一端设置第一半轴导管,所述驱动电机定子内设置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环形支撑板,所述第一半轴导管的一端伸入空腔内、另一端延伸至驱动电机转子外,所述第一半轴导管通过第二转动部件与环形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定子靠近第一转动部件的一端设置第二半轴导管,所述线圈缠绕在驱动电机定子外周;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太阳轮与第一半轴导管的端部相连,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行星轮支架与环形支撑板装配连接,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的齿圈在太阳轮的带动下减速转动;所述差速器的壳体一端与行星齿轮减速器的齿圈相连,所述差速器的壳体另一端与驱动电机定子之间通过转动部件相连,所述差速器的第一半轴贯穿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太阳轮中心后由第一半轴导管伸出,所述差速器的第二半轴由第二半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健智李志勋李念恒郭卫东郭一兴王硕
申请(专利权)人:郭卫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