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卫东专利>正文

一种减震防滑的自行车把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185589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3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防滑的自行车把套,包括外套,所述外套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内套,所述内套的内侧壁设有防滑楞,所述外套与内套之间设有减震腔,所述减震腔内腔设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底部上端与第二连接块顶部下端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外套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防滑纹和指部防滑块,所述外套底端左侧设有尾套,所述尾套外侧壁设有防滑凸块,所述尾套内腔底端设有卡块,所述尾套内部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顶端通过第二弹簧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端开有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震和防滑效果好,能够减轻手部肌肉的压力,大大提高了骑行者骑行的安全性。

A kind of shock absorbing and antiskid bicycle han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防滑的自行车把套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
,具体为一种减震防滑的自行车把套。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长途骑车旅游越来越是成为一种时尚,那么自行车改良也是人们越来越看重的问题。长途骑车中必不可免的会遇到崎岖颠簸的道路,颠簸的过程会让人产生很不舒服的感觉,不仅屁股有略微的疼痛,双手也会出现麻木的感觉。如果双手感觉到很不舒服,就会出现失控的情况,很可能造成脱把,给骑行者造成伤害,给人们带来烦恼。传统的自行车把套有海绵或者橡胶形的,但这些把套都存在一定的缺点,橡胶把套柔性差,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手心的疲劳,而海绵的把套比较软,支撑性差,而且容易破损。现有的大多自行车把套减震效果均不理想,震动导致双手麻木的感觉依然得不到缓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减震防滑的自行车把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防滑的自行车把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防滑的自行车把套,包括外套,所述外套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内套,所述内套的内侧壁设有防滑楞,所述外套与内套之间设有减震腔,所述减震腔内腔设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底部上端与第二连接块顶部下端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外套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防滑纹和指部防滑块,所述外套底端左侧设有尾套,所述尾套外侧壁设有防滑凸块,所述尾套内腔底端设有卡块,所述尾套内部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顶端通过第二弹簧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底端开有卡槽。优选的,所述外套包括第一橡胶层、海绵层和第二橡胶层,所述第一橡胶层、海绵层和第二橡胶层从外到内依次套接,所述海绵层为记忆海绵。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顶端与外套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底端与内套外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形状大小均相同,且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分别呈L型和倒L型,且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长度均大于减震腔厚度的一半。优选的,所述卡块与卡槽的形状大小位置均一一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减震防滑的自行车把套,通过设置第一橡胶层、第二橡胶层和海绵层,既提高了把套手握的舒适度,又提高了把套的柔韧性,从而达到了舒适抗裂的效果;通过设置减震腔,减震腔内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通过弹簧能够大大削弱骑行时车把产生的震动,从而达到了减小震动对手部肌肉影响的效果;通过设置防滑纹和指部防滑块,能够增大骑行者的手掌部和手指部与把套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达到提高把套防滑性能的效果;通过在尾套内设置缓冲腔,手握时,缓冲腔内的卡块将给予卡槽向上的压力,从而能够通过第二弹簧压缩时产生的弹力来缓解手部肌肉在握把时产生的压力,防止手部肌肉酸麻影响骑行的安全性。本技术减震和防滑效果好,能够减轻手部肌肉的压力,大大提高了骑行者骑行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截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套的截面图。图中:1外套、11第一橡胶层、12海绵层、13第二橡胶层、2内套、21防滑楞、3减震腔、31第一连接块、32第二连接块、33第一弹簧、4尾套、41卡块、42防滑凸块、5缓冲腔、51活动板、52第二弹簧、53卡槽、6指部防滑块、7防滑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减震防滑的自行车把套,包括外套1,所述外套1包括第一橡胶层11、海绵层12和第二橡胶层13,所述第一橡胶层11、海绵层12和第二橡胶层13从外到内依次套接,所述海绵层12为记忆海绵,第一橡胶层11和第二橡胶层13中部夹有海绵层,既能够提高了把套手握的舒适度,又提高了把套的柔韧性,达到防裂的效果。所述外套1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内套2,所述内套2的内侧壁设有防滑楞21,所述外套1与内套2之间设有减震腔3,所述减震腔3内腔设有第一连接块31和第二连接块32,所述第一连接块31底部上端与第二连接块32顶部下端通过第一弹簧3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31顶端与外套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32底端与内套2外壁固定连接,骑行产生的震动将带动第一连接块31下压和第二连接块32上顶,使得第一弹簧33拉伸,而第一弹簧33产生的弹力将迅速带动第一连接块31和第二连接块32恢复原位,从而减小了震动对手部肌肉的影响。所述第一连接块31和第二连接块32的形状大小均相同,且第一连接块31和第二连接块32分别呈L型和倒L型,且第一连接块31和第二连接块32的长度均大于减震腔3厚度的一半。所述外套1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防滑纹7和指部防滑块6,能够增大骑行者的手掌部和手指部与把套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达到防滑的效果。所述外套1底端左侧设有尾套4,所述尾套4外侧壁设有防滑凸块42,所述尾套4内腔底端设有卡块41,所述尾套4内部设有缓冲腔5,所述缓冲腔5顶端通过第二弹簧52固定连接有活动板51,所述活动板51底端开有卡槽53,所述卡块41与卡槽53的形状大小位置均一一对应,手握时,卡块41顶端将与卡槽53内腔顶端接触,并给予活动板51向上的压力,从而带动第二弹簧52压缩,在第二弹簧52弹力的作用下能够减轻手部肌肉的压力。工作原理:骑行时,车把产生震动时将增大把套与手部之间的压力,从而能够减震腔3内的第一连接块31下压和第二连接块32上顶,使得第一弹簧33拉伸,第一弹簧33产生的弹力将迅速带动第一连接块31和第二连接块32恢复原位,达到减震的效果;而当骑行者手部握到尾套4位置时,手部将给予缓冲腔5一个向内侧的压力,从而带动卡块41与卡槽53接触,使得活动板51在卡块41压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弹簧52压缩,而在手部肌肉放松时,活动板51将在第二弹簧52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原位,从而带动卡块41与卡槽53分离,能够缓冲手部对把套1的握力,防止手部肌肉疲劳。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减震防滑的自行车把套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防滑的自行车把套,包括外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1)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内套(2),所述内套(2)的内侧壁设有防滑楞(21),所述外套(1)与内套(2)之间设有减震腔(3),所述减震腔(3)内腔设有第一连接块(31)和第二连接块(32),所述第一连接块(31)底部上端与第二连接块(32)顶部下端通过第一弹簧(33)固定连接,所述外套(1)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防滑纹(7)和指部防滑块(6),所述外套(1)底端左侧设有尾套(4),所述尾套(4)外侧壁设有防滑凸块(42),所述尾套(4)内腔底端设有卡块(41),所述尾套(4)内部设有缓冲腔(5),所述缓冲腔(5)顶端通过第二弹簧(52)固定连接有活动板(51),所述活动板(51)底端开有卡槽(5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防滑的自行车把套,包括外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1)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内套(2),所述内套(2)的内侧壁设有防滑楞(21),所述外套(1)与内套(2)之间设有减震腔(3),所述减震腔(3)内腔设有第一连接块(31)和第二连接块(32),所述第一连接块(31)底部上端与第二连接块(32)顶部下端通过第一弹簧(33)固定连接,所述外套(1)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防滑纹(7)和指部防滑块(6),所述外套(1)底端左侧设有尾套(4),所述尾套(4)外侧壁设有防滑凸块(42),所述尾套(4)内腔底端设有卡块(41),所述尾套(4)内部设有缓冲腔(5),所述缓冲腔(5)顶端通过第二弹簧(52)固定连接有活动板(51),所述活动板(51)底端开有卡槽(5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防滑的自行车把套,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郭卫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