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胜录专利>正文

一种脚踏式节力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2482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脚踏式节力车,包括车头前叉、车底盘、车座、后车轴,左右后车轮,车底盘中间开有变速箱凹槽,凹槽连接变速箱,变速箱连接左右踏脚板,踏脚板均分别连接左、右拐柱,稳定柱插入稳定柱套管内,左右拐柱通过铰接轴、杠杆及轴承固定轴连接1号齿轮,变速箱上的齿轮轴分别与第一千斤、第二千斤,2号大齿轮,3号大齿轮,4号小齿轮,5号小齿轮,6号带齿小花盘轮,7号带齿大花盘轮连接,后车轴连接左右车轮、带齿大花盘轮,带齿小花盘轮,链条套入小花盘轮、大花盘轮上。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减轻踩踏脚板的用力,能加强推动车轮前进力量,减少踏板次数,加强车轮转动速度,达到车速快用力少。可改造成供残疾人使用的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具体涉及一种脚踏式节力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和人力三轮车是我国劳苦大众应用最多的交通工具和运输工具,它 价格低,不用油,不用电,节能环保,深受广大劳动人民喜爱。但传统的自行车和三轮车也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构造和设计方法不同, 车行走时,需用两腿力不断踩踏脚板,这样如长时间行走很是费力,特别是遇 到上坡路就很困难了。传统的自行车体积大,重量大,不便存放,不变搬动。 传统的人力三轮车主要是运输货物之用,但由于构造设计不同,无变速机构, 费力大,拉货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改变传统自行车和三轮车 的构造用力方式,充分利用杠杆原理,减轻踩踏脚板的用力及踩踏次数,能加 强推动车轮前进力量的一种脚踏式节力车。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 一种脚踏式 节力车,包括由车头前叉连接车底盘,车底盘分别连接有车座、后车轴,后车 轴两端分别连接有左后车轮、右后车轮,车头前叉还连接有前车轮和车闸手把, 本专利技术的特殊之处在于车底盘中间开有变速箱凹槽,变速箱凹槽连接有一个变 速箱,变速箱右侧连接有右踏脚板、左侧连接有左踏脚板,左、右踏脚板均分 别连接左拐柱、右拐柱、稳定柱插入稳定柱套管内,稳定柱套管通过螺钉分别 固定在车底板上,左拐柱通过铰接轴、杠杆及轴承固定轴连接1号齿轮,右拐柱通过另一铰接轴、另一杠杆及轴承固定轴连接2号齿轮,变速箱内连接第一 齿轮轴,第一齿轮轴上分别连接第一千斤和第二千斤、2号大齿轮,第二齿轮轴上分别连接3号大齿轮和4号小齿轮,第三齿轮轴上分别连接5号小齿轮、 6号带齿小花盘轮和7号带齿大花盘轮,后车轴上依次分别连接左后车轮、8 号带齿大花盘轮、9号带齿小花盘轮和右后车轮,链条封闭套入到6号带齿小 花盘轮、8号带齿大花盘轮上或封闭套入到9号带齿小花盘轮、7号带齿大花 盘轮上,左踏脚板、右踏脚板分别与车底盘上的弹簧连接,第一千斤与1号齿 轮啮合,第二千斤与2号齿轮啮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改变传统自行车和三轮车 的构造用力方式,充分利用杠杆原理,减轻踩踏脚板的用力,能加强推动车轮 前进力量,长时间行车也不觉累,踩踏脚板的次数加强了车轮转动的速度,达 到车速快用力少的特点。遇到上坡也完全能有足够的前进力量,轻松上坡,踏 脚板设在同一平面上,需要时也可方便站立行驶,大大地加大了前进动力。本 专利技术只要去掉一个后车轮,即可是自行车,自行车达到体积小,重量小,好存 放,好搬运行动灵活。在车底盘上固定连接一个车箱即可是人力三轮车,这种 人力三轮车用力小,拉货多,比现有的三轮车工作效率至少提高两倍,只要对 踏脚板长度加长即可改造成供残疾人使用的车辆。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2为图1的左拐柱与脚踏板连接结构示意图3为图1的右拐柱与脚踏板连接结构示意图4为图1的两层拐柱组与脚踏板连接结构示意图5为图1的变速箱凹槽与拐柱连接结构示意图6为图1的齿轮变速箱结构示意图; s图7为图1的车底盘、脚踏板、变速箱连接结构示意5图8为图1的节力自行车; 图9为图1的节力三轮车; 图10为图1的残疾人节力三轮车; 图11为带变速箱的节力自行车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变速箱设在两侧的双脚踏板节力自行车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变速箱设在车底盘下面的双脚踏板节力自行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1、参照图l、图2、图3、图6所示, 一种脚踏式节力车,包括由车头前 叉1连接车底盘2,车底盘2分别连接有车座33、后车轴32,后车轴32两端 分别连接有左后车轮30、右后车轮31,车头前叉1还连接有前车轮和车闸手 把34,其车底盘2中间开有变速箱凹槽16,变速箱凹槽16连接有一个变速箱 15,变速箱15右侧连接有右踏脚板4、左侧连接有左踏脚板3,左、右踏脚板 均分别连接左拐柱5、右拐柱6、稳定柱7插入稳定柱套管8内,稳定柱在管 内上下运行,使踏脚板不会左右摇动,稳定柱套管8通过螺钉9、 IO分别固定 在车底板2上,左拐柱5通过铰接轴11、杠杆及轴承固定轴12连接1号齿轮 13,右拐柱6通过另一铰接轴(11)、另一杠杆及轴承固定轴12连接2号齿轮 14,变速箱15内连接第一齿轮轴23 — 1,齿轮轴23 — 1上分别连接第一千斤 17和第二千斤18、 2号大齿轮19,第二齿轮轴23 — 2上分别连接3号大齿轮 20和4号小齿轮21,第三齿轮轴23—3上分别连接5号小齿轮24、 6号带齿 小花盘轮25和7号带齿大花盘轮26,后车轴32上依次分别连接左后车轮30、 8号带齿大花盘轮28、 9号带齿小花盘轮29和右后车轮31,链条27封闭套入 到6号带齿小花盘轮25、 8号带齿大花盘轮28上或封闭套入到9号带齿小花 盘轮29、 7号带齿大花盘轮26上,左踏脚板4、右踏脚板3分别与车底盘2页上的弹簧35连接,第一千斤17与1号齿轮13啮合,第二千斤18与2号齿轮 14啮合,上述的链条27、 6号带齿小花盘轮25、 7号带齿大花盘轮26, 8号带 齿大花盘轮28、 9号带齿小花盘轮29。所述拐柱用一根竖杆和一根水平杠杆组成一层拐柱杠杆组。 所述拐柱杠杆组由两层或两层以上杠杆组组成。所述拐柱杠杆组由两层或两层以上杠杆组串联连接组成。所述的1号齿轮13、 2号齿轮14为半月形或圆形齿轮。所述的稳定柱套管8内安装有弹簧。图4为图1的两层拐柱组与脚踏板连接结构示意图,为了省力还可多次使 用杠杆,图中A4,A5,A6都是带有轴承的铰接固定轴,其中A1是踏脚板,也是 第一个杠杆,A2是第二根杠杆,A3是第三杠杆。图5为图1的变速箱凹槽与拐柱连接结构示意图,变速箱凹槽内主要安装 齿轮和用于两拐柱活动空间的第一千斤17、第二千斤18,所述千斤是指防止 齿轮倒转的装置。图7为图1的车底盘、脚踏板、变速箱连接结构示意图,车底盘2中间安 装变速箱15,变速箱15右侧连接有右踏脚板4、左侧连接有左踏脚板3,所述 变速箱内的变速齿轮可以是一组组成,也可以是多组组成,所述6号带齿小花 盘轮25、 8号带齿大花盘轮28可以采用不同直径和组数组成。图8为图1的节力自行车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的节力三轮车结构示意图。图IO为图1的残疾人节力三轮车结构示意图,残用车将一条踏脚板设计 高些,后有座位,图中Q所示为座位,残疾人可用一只手上下活动手扶踏板前 进。图U为现有自行车带齿轮变速箱的节力自行车结构示意图,这种自行车 基本与与现有自行车结构相同,只是脚蹬花盘轮不直接与飞轮连接,脚蹬花盘轮与变速箱内的千斤啮合连接,变速箱内的花盘轮25与飞轮连接,使用方便, 脚蹬起來省力,加快了车速。图12、图13所示,这两款车型设有两个脚踏变速箱,两脚分别固定在两 个脚踏板上,人体重心左右移动踩踏脚踏板,或轻或重,或快或慢踩踏。综上所述以上节力自行车,三轮车、残用车只是部分实例,在日常生活使 用中,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技术方案保护范围,产品开发时,可根据不同用途对 变速箱内的齿轮对数或链条花盘设计成多种规格,以适应不同要求的需要,在 相同原理上做出多种不同变化的节力车,同时,该装置涉及的各种车辆的动力 除了用脚踏或手压外,也可以采用电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踏式节力车,包括由车头前叉(1)连接车底盘(2),车底盘(2)分别连接有车座(33)、后车轴(32),后车轴(32)两端分别连接有左后车轮(30)、右后车轮(31),车头前叉(1)还连接有前车轮和车闸手把(34),其特征在于车底盘(2)中间开有变速箱凹槽(16),变速箱凹槽(16)连接有一个变速箱(15),变速箱(15)右侧连接有右踏脚板(4)、左侧连接有左踏脚板(3),左、右踏脚板均分别连接左拐柱(5)、右拐柱(6),稳定柱(7)插入稳定柱套管(8)内,稳定柱套管(8)通过螺钉(9、10)分别固定在车底板(2)上,左拐柱(5)通过铰接轴(11)、杠杆及轴承固定轴(12)连接1号齿轮(13),右拐柱(6)通过另一铰接轴(11)、另一杠杆及轴承固定轴(12)连接2号齿轮(14),变速箱(15)内连接第一齿轮轴(23-1),齿轮轴(23-1)上分别连接第一千斤(17)和第二千斤(18)、2号大齿轮(19),第二齿轮轴(23-2)上分别连接3号大齿轮(20)和4号小齿轮(21),第三齿轮轴(23-3)上分别连接5号小齿轮(24)、6号带齿小花盘轮(25)和7号带齿大花盘轮(26),后车轴(32)上依次分别连接左后车轮(30)、8号带齿大花盘轮(28)、9号带齿小花盘轮(29)和右后车轮(31),链条(27)封闭套入到6号带齿小花盘轮(25)、8号带齿大花盘轮(28)上或封闭套入到9号带齿小花盘轮(29)、7号带齿大花盘轮(26)上,左踏脚板(4)、右踏脚板(3)分别与车底盘(2)上的弹簧(35)连接,第一千斤(17)与1号齿轮(13)啮合,第二千斤(18)与2号齿轮(14)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胜录
申请(专利权)人:胡胜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