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消旋烯丙基醚的去对称化反应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202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消旋烯丙基醚的去对称化反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环状内消旋烯丙基甲基醚、格式试剂、配体、催化剂、三氟化硼乙醚和溶剂混合均匀,发生去对称化反应,制得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合物;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式:其中,R为一级烷基或二级烷基,n为0或1。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环状内消旋烯丙基甲基醚为底物进行去对称化反应,消除原料中的对称因素,直接构建具备两个手性中心的产物分子。作为原料的环状内消旋烯丙基甲基醚不但有着优秀的反应活性以及对映选择性,而且其稳定性高,不易变质,易于储存。易于储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消旋烯丙基醚的去对称化反应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合成
,具体为一种内消旋烯丙基醚的去对称化反应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内消旋化合物为底物的去对称化反应是构建手性碳碳键的重要方法,在天然产物以及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合成中有许多应用。内消旋化合物指的是化合物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手性中心的化合物,同时由于分子中存在一个平面对称因素,使其不具备光学活性,且不能分离为具有光学活性的化合物。通过去对称化反应可以有效地去除分子中的对称因素,构建具有含两个或以上手性中心的化合物。
[0003]以往内消旋烯丙基底物的去对称化反应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以往的方法中,通常使用有机金属试剂作为亲核试剂,与内消旋烯丙基底物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以达到去除分子中对称因素,构建具有光学活性的产物的目的。但是,以往选用的内消旋烯丙基底物大部分为高活性的烯丙基卤代物或磷酯等,但由于这类高活性的底物较为敏感,稳定性差,储存条件较为苛刻,且其极易与亲核试剂反应,从而脱除底物中的卤素或磷酯,限制了此类底物在多步反应中的应用。与以往使用的底物相比,内消旋的烯丙基醚类底物中烷氧基的离去能力比卤代物以及磷酯的离去能力差了多个数量级,因此,内消旋烯丙基甲基醚底物比内消旋烯丙基卤代物或磷酯底物稳定性高,不易变质,易于储存,且更具有挑战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内消旋烯丙基醚的去对称化反应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内消旋烯丙基醚的去对称化反应的方法中反应底物敏感的技术性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06]一种内消旋烯丙基醚的去对称化反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将环状内消旋烯丙基甲基醚、格式试剂、配体、催化剂、三氟化硼乙醚和溶剂混合均匀,发生去对称化反应,制得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合物;
[0008]所述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式:
[0009][0010]其中,R为一级烷基或二级烷基,n为0或1。
[0011]优选地,所述内消旋烯丙基醚的去对称化反应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0012]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所述配体、所述催化剂和所述溶剂加入容器中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液;
[0013]向所述第一混合液体中加入所述环状内消旋烯丙基甲基醚,得到第二混合物;
[0014]向所述第二混合液中加入所述三氟化硼乙醚和所述格式试剂,加毕,保温反应0.5~1.5h;
[0015]采用淬灭剂淬灭反应,然后萃取并洗涤有机相,干燥后浓缩得到所述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合物。
[0016]优选地,所述淬灭剂包括饱和氯化铵溶液、饱和盐酸溶液、乙醇和甲醇中的任意一种。
[0017]优选地,所述保温反应的反应温度为

20~

78℃。
[0018]优选地,所述配体包括如下式亚磷酰胺配体分子结构式中的至少一种:
[0019][0020]优选地,格式试剂包括甲基溴化镁、乙基溴化镁、正丁基溴化镁、异丁基溴化镁、正庚基溴化镁、4

甲基
‑3‑
正戊烯基溴化镁、苯乙基溴化镁、异丙基溴化镁、环丁基溴化镁、环己基溴化镁、环庚基溴化镁和环戊基溴化镁中至少一种。
[0021]优选地,所述催化剂包括溴化亚铜二甲硫醚、氯化亚铜、噻吩
‑2‑
甲酸亚铜和三氟甲烷磺酸铜中的至少一种。
[0022]优选地,所述格式试剂溶解于乙醚中。
[0023]优选地,所述溶剂包括甲苯、二氯甲烷、乙醚、四氢呋喃和对二甲苯中的至少一种。
[0024]优选地,以摩尔量计,所述环状内消旋烯丙基甲基醚:所述配体:所述催化剂:所述三氟化硼乙醚:所述格式试剂=1:(0.05~0.20):(0.05~0.20):(1.00~3.00):(1.00~3.00)。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内消旋烯丙基醚的去对称化反应的方法的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利用环状内消旋烯丙基甲基醚为底物进行去对称化反应,作为原料的环状内消旋烯丙基甲基醚不但有着优秀的反应活性以及对映选择性,而且其稳定性高,不易变质,易于储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内消旋烯丙基醚的去对称化反应的方法中反应底物敏感的技术性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和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数据为三次重复实验的平均值或平均值
±
标准差。
[0029]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0]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消旋烯丙基醚的去对称化反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1]将环状内消旋烯丙基甲基醚、格式试剂、配体、催化剂、三氟化硼乙醚和溶剂混合均匀,发生去对称化反应,制得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合物;
[0032]所述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式:
[0033][0034]其中,R为一级烷基或二级烷基,n为0或1。
[0035]本专利技术利用环状内消旋烯丙基甲基醚为底物进行去对称化反应,作为原料的环状内消旋烯丙基甲基醚不但有着优秀的反应活性以及对映选择性,而且其稳定性高,不易变质,易于储存。
[0036]具体地,内消旋烯丙基醚的去对称化反应为亲核取代反应,反应的速率与底物中的取代基离去能力呈正相关。以往使用的底物大部分为内消旋烯丙基卤代物或磷酯,而内消旋的烯丙基醚类底物中烷氧基的离去能力比卤代物以及磷酯的离去能力差了多个数量级,因此,内消旋烯丙基甲基醚底物比内消旋烯丙基卤代物或磷酯底物稳定性高,不易变质,更易储存,且更具有挑战性。
[0037]作为优选地,去对称化反应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0038]S100.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配体、催化剂和溶剂加入容器中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液。
[0039]作为优选地,配体包括如下式亚磷酰胺配体分子结构式中的至少一种:
[0040][0041]作为优选地,催化剂包括溴化亚铜二甲硫醚、氯化亚铜、噻吩
‑2‑
甲酸亚铜和三氟甲烷磺酸铜中的至少一种。
[0042]作为优选地,溶剂包括甲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消旋烯丙基醚的去对称化反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环状内消旋烯丙基甲基醚、格式试剂、配体、催化剂、三氟化硼乙醚和溶剂混合均匀,发生去对称化反应,制得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合物;所述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式:其中,R为一级烷基或二级烷基,n为0或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消旋烯丙基醚的去对称化反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对称化反应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所述配体、所述催化剂和所述溶剂加入容器中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液;向所述第一混合液体中加入所述环状内消旋烯丙基甲基醚,得到第二混合物;向所述第二混合液中加入所述三氟化硼乙醚和所述格式试剂,加毕,保温反应0.5~1.5h;采用淬灭剂淬灭反应,然后萃取并洗涤有机相,干燥后浓缩得到所述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消旋烯丙基醚的去对称化反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灭剂包括饱和氯化铵溶液、饱和盐酸溶液、乙醇和甲醇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消旋烯丙基醚的去对称化反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反应的反应温度为

20~

7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消旋烯丙基醚的去对称化反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恒志黎君李国威黄均荣卿晶陈凯王燕陈芬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