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件冲压通过性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1036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40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零件冲压通过性检测方法,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可解决零件造型设计前期,零件的冲压通过性难以检测的问题。该零件冲压通过性检测方法包括提取零件的造型面在沿冲压方向上的相对高差的参数值;获取后工序压机的滑块最大行程参数;获取相对高差最大值下造型面的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和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基于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及滑块最大行程参数,确定零件冲压通过性的检测结果,检测结果用于表征零件是否满足零件冲压通过性。本申请的零件冲压通过性检测方法用于检测零件的冲压通过性。压通过性。压通过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件冲压通过性检测方法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车辆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零件冲压通过性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研发的造型设计阶段,初步造型面(Concept A Surface,CAS)需根据不同的功能进行分缝,分缝后的零件,还要考虑制造性是否满足要求,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点就是分缝的钣金需要满足冲压生产线的零件通过性。在造型设计阶段,根据前期制造分工,已经明确了在哪条生产线生产,但是此阶段太过靠近前期,没有模具结构图,无法按照传统的判断零件通过性方法,判定零件是否满足生产线通过性;且因部分生产线比较老旧,无干涉曲线,也无法通过干涉曲线和模具图,判断零件通过性。
[0003]相关技术中,在汽车造型设计阶段往往只能参照以往项目零件,对零件分块提出限制,但参照以往项目尺寸,已无法有效满足现有汽车造型设计对分块的需求,易出现零件无法满足冲压生产线通过性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零件冲压通过性检测方法,可解决零件造型设计前期,其冲压通过性难以检测的问题。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零件冲压通过性检测方法,应用于零件造型设计前期的冲压通过性检测,该零件冲压通过性检测方法包括:获取零件的造型面在沿冲压方向上的相对高差最大值,获取后工序压机的滑块最大行程参数,获取造型面的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和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至少包括零件的进料侧相对高差参数,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至少包括零件的出料侧相对高差参数;其中,进料侧通过性参数和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均为零件的造型面在其相对高差最大值情况下需要经过压机时的通过性参数;
[0006]基于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及滑块最大行程参数,确定零件冲压通过性的检测结果,检测结果用于表征零件是否满足零件冲压通过性。
[0007]具体地,零件的类型不作限定,诸如,可以是车身侧围、翼子板、发动机盖及背门等。例如,以侧围零件为例,在汽车造型设计初期,设计出侧围造型面,提取侧围零件的相对高差参数值,比如,沿侧围不同方向上的相对高差的参数值,而通常,通过对侧围零件工序分析,侧围冲压方向沿车身高度方向时,侧围零件通过性最差,因此,对于侧围零件当其沿车身高度方向上能通过压机生产线时,侧围零件沿其它方向上也能满足压机生产线的通过性,即在提取侧围零件的多个不同方向的相对高差参数值中,应至少包括冲压方向上零件的造型面在沿冲压方向上相对高差中的相对高差最大值。获取后工序压机的滑块最大行程参数,这里,压机的滑块最大行程参数是指压力机在冲压生产过程中滑块从下死点移动到上死点这段距离,这里,当选定某一压机生产线时,也即压机的滑块最大行程参数通常是不变的,因此,需要在零件造型设计初期,获取零件的多种冲压通过性参数,以用来与压机的
滑块最大行程参数进行比较,从而判断造型设计前期的零件是否能满足压机冲压生产线通过性。
[0008]由此,还需进一步获取沿冲压方向上零件的造型面的相对高差最大值情况下的进料侧和出料侧的冲压通过性参数,诸如,以侧围零件为例,在侧围零件沿其车身高度方向上,即侧围零件相对高差在最大值的情况下通过压机生产线时,需获取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其中,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至少包括零件的进料侧相对高差参数;相应地,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至少包括零件出料侧相对高差参数。其中,进料侧通过性参数和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均为零件的造型面在其相对高差最大值情况下需要经过压机时的通过性参数。
[0009]这里,至少包括零件的进料侧相对高差参数具体是指,零件在进料侧通过压机时通常为了提高冲压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需通过机器手臂等抓取组件自动抓取零件,此种情况下,由于机器手臂等抓取组件需占用压机冲压空间,因而还需考虑机器手臂等抓取组件相对高差参数,另外,考虑到零件进料时存在干涉风险区,通常也需要设计零件冲压通过的安全余量参数,如此,即使不考虑冲压生产线采用机械手臂等抓取组件抓取零件以及不设计安全余量参数的情况下,要使零件在进料侧通过冲压生产线,也至少要包括零件的进料侧相对高差参数,且使其不大于滑块最大行程参数,才能达到零件在进料侧通过冲压生产线的最低所需条件。相类似的,出料侧也需至少要包括零件的出料侧相对高差参数。
[0010]这其中,基于以上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及滑块最大行程参数,确定零件冲压通过性的检测结果,具体是指,将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中包括的零件的进料侧相对高差参数等其它可能的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求和与压机的滑块最大行程参数比较,比如,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各参数和不大于滑块最大行程参数,且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各参数和也不大于滑块最大行行程参数则可确定零件能够通过冲压生产线,而若进料侧或出料侧的至少一个各参数和大于滑块最大行程参数,则可确定零件不能通过冲压生产线,由此,检测结果可用于表征零件是否满足零件冲压通过性。通过上述检测方法,即可实现即使在冲压生产线老旧无干涉曲线,且前期造型阶段无模具图纸的情况下,仍然可检测零件是否满足压机冲压通过性,使得该检测方法能够适用更多场景。
[0011]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和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均包括压料器行程参数、沿零件冲压方向上的抓取组件相对高差参数和安全余量参数。其中,为了提高冲压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通常需通过抓取组件自动抓取零件,此种情况下,由于抓取组件沿冲压方向上需占用压机冲压空间,因而往往还需考虑抓取组件相对高差参数。另外,考虑到零件进料时存在干涉风险区,通常也需要设计零件冲压通过的安全余量参数,如此,可在不降低冲压效率的前提下,保证造型设计前期设计的零件能够通过冲压生产线。
[0012]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和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均还包括预留安全值,预留安全值用于为压机后期调整结构面预留安全量。诸如,为压机后期布置斜楔、挡料杆以及增加零件结构面等预留安全量,以满足零件在多种工序下的零件冲压通过性。
[0013]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及滑块最大行程参数,确定零件冲压通过性的检测结果的步骤中,包括:对压料器
行程参数、安全余量参数、抓取组件相对高差参数、进料侧相对高差参数、凸模进料侧高度参数及预留安全值进行求和,得到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和;对压料器行程参数、安全余量参数、抓取组件相对高差参数、出料侧相对高差参数、凸模进料侧高度参数及预留安全值进行求和,得到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和;判断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和及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和是否小于滑块最大行程参数;若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和及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和均小于滑块最大行程参数,则确定零件满足冲压通过性;若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和及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和中的至少一个大于或等于滑块最大行程参数,则确定零件不满足冲压通过性。
[0014]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基于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及滑块最大行程参数,确定零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件冲压通过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零件造型设计前期的冲压通过性检测,包括:获取零件的造型面在沿冲压方向上的相对高差最大值;获取后工序压机的滑块最大行程参数;获取所述造型面的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和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所述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至少包括所述零件的造型面的进料侧相对高差参数,所述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至少包括所述零件的造型面的出料侧相对高差参数;其中,所述进料侧通过性参数和所述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均为所述零件的造型面在其所述相对高差最大值情况下需要经过所述压机时的通过性参数;基于所述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所述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及所述滑块最大行程参数,确定所述零件冲压通过性的检测结果,所述检测结果用于表征所述零件是否满足零件冲压通过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冲压通过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和所述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均包括压料器行程参数、沿零件冲压方向上的抓取组件相对高差参数和安全余量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件冲压通过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和所述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均还包括预留安全值,所述预留安全值用于为压机后期调整零件结构面预留安全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件冲压通过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所述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及所述滑块最大行程参数,确定所述零件冲压通过性的检测结果的步骤中,包括:对所述压料器行程参数、所述安全余量参数、所述抓取组件相对高差参数、所述进料侧相对高差参数、凸模进料侧高度参数及所述预留安全值进行求和,得到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和;对所述压料器行程参数、所述安全余量参数、所述抓取组件相对高差参数、所述出料侧相对高差参数、所述凸模进料侧高度参数及所述预留安全值进行求和,得到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和;判断所述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和及所述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和是否小于所述滑块最大行程参数;若所述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和及所述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和均小于所述滑块最大行程参数,则确定零件满足冲压通过性;若所述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和及所述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和中的至少一个大于或等于所述滑块最大行程参数,则确定零件不满足冲压通过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冲压通过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进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所述出料侧冲压通过性参数及所述滑块最大行程参数,确定所述零件冲压通过性的检测结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若所述零件不满足冲压通过性,则重新构建所述零件的造型面,并重新提取所述零件相对高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懿赵永俊刘凯何海谢羽郑家东
申请(专利权)人: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