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轮胎双模式钢轨牵引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0937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履带、轮胎双模式钢轨牵引车,涉及铁路施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履带、轮胎双模式钢轨牵引车,包括:车架,在车架上设置有液压支腿、履带走行系统和轮胎走行系统,本申请通过将履带走行系统以及轮胎走行系统两种模式组合,并且通过液压支腿的支撑,使得两种模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切换,保证轨道牵引车具有更好的适应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提高了转场效率以及施工环境的适应能力。了转场效率以及施工环境的适应能力。了转场效率以及施工环境的适应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轮胎双模式钢轨牵引车


[0001]本技术涉及铁路施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履带、轮胎双模式钢轨牵引车。

技术介绍

[0002]轨道牵引车是一种用于铁轨上的运输动力设备,其用于轨道运输车辆或者其他轨道运输设备的搬运牵引。在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的施工和维修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施工环境,导致需要不同的运输方式实现,比如,在有砟轨道施工时,应当优选履带式牵引车,避免石砟飞溅;在无砟轨道施工时,因较少考虑石砟飞溅的问题,因此更强调效率,而且,在钢轨的近距离转场时也需要采用轮胎走行的方式提高转场效率。但是目前的牵引车往往只存在一种走行模式,无法应对复杂的轨道环境,特别是在一些有砟道床和无砟道床混用的线路上,其弊端更加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履带、轮胎双模式钢轨牵引车,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单一走行模式适应性较低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履带、轮胎双模式钢轨牵引车,包括:
[0005]车架,在车架上设置有液压支腿;
[0006]履带走行系统,包括底盘平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轮胎双模式钢轨牵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在车架(1)上设置有液压支腿(11);履带走行系统(2),包括底盘平台(21),所述底盘平台(21)设置在车架(1)上,所述底盘平台(21)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履带结构(22),所述底盘平台(21)上还设置有履带驱动结构(23),所述履带驱动结构(23)用以调节两个履带结构(22)之间的距离,所述履带结构(22)包括驱动车架(1)行走的履带(221);轮胎走行系统(4),前轮胎走行结构(41)和后轮胎走行结构(42),所述前轮胎走行结构(41)包括轮胎升降机构(411)和轮胎变跨机构(412),所述轮胎变跨机构(412)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所述轮胎升降机构(411)设置在所述变跨结构上以调整两个所述轮胎升降机构(411)之间的距离,所述轮胎升降机构(411)的活动端穿过所述轮胎变跨机构(412)后设置有轮胎机构,所述轮胎机构包括轮胎横梁(4114),所述轮胎横梁(4114)设置在轮胎升降机构(411)的下方并与轮胎升降机构(411)的活动端连接,所述轮胎横梁(41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回转轴承(4131),所述回转轴承(4131)连接于轮胎辅助件(4132),所述轮胎辅助件(4132)上设置有第一轮胎(4133),所述轮胎横梁(4114)上还设置有转向油缸(4134),所述转向油缸(4134)一端与所述轮胎横梁(4114)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轮胎辅助件(4132)转动连接,所述转向油缸(4134)可带动轮胎辅助件(4132)相对轮胎横梁(4114)发生转动,所述后轮胎走行结构(42)包括两个第二轮胎(4211),两个第二轮胎(4211)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车架(1)上;所述车架(1)的尾端设置有轨条牵引系统(5),所述轨条牵引系统(5)包括角度牵引连杆机构(51),所述角度牵引连杆机构(51)一端设置在车架(1)上,另一端设置有牵引横梁(52),所述牵引横梁(52)内套设有牵引伸缩梁(53),两个所述牵引伸缩梁(53)分别伸出牵引横梁(52)的两端,所述牵引横梁(52)的下端面设置有两个内轨夹具(54),两个内轨夹具(54)沿牵引横梁(52)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两个内轨夹具(54)之间连接有固定轨距连杆(55),所述牵引伸缩梁(53)上设置有外轨夹具(57),两个外轨夹具(57)之间的距离通过牵引伸缩梁(53)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轮胎双模式钢轨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平台(21)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履带横梁(211),两根所述的履带横梁(211)之间连接有强化梁(212),所述履带横梁(211)为管状,所述履带横梁(211)内设置有履带横向伸缩梁(213),所述履带横向伸缩梁(213)的两端分别伸出履带横梁(211)的两端,所述履带(221)伸缩梁的另一端与所述履带结构(22)连接,所述履带横梁(211)与所述履带横向伸缩梁(213)之间通过所述履带驱动结构(23)连接,所述履带驱动结构(23)为履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心利曹伟杨怀勇李世龙周磊明严峰范平清邹方祥何湘健刘振华袁文进周文军谢超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长远智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