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履式可重构车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轮履式可重构车轮。
技术介绍
[0002]救援、军用等机器人常在恶劣环境中代替人工作,其当前主要移动方式为,轮式和履带式;轮式移动效率高速度快,但在泥泞等路面容易打滑,履带式在上述地面具有高通过性,但是移动速度慢效率低。而对于救援、军用机器人来说,时间就是一切;无法通过泥泞路面或是在硬质地面无法高速行驶,都会极大降低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0003]而结合了轮式和履带式优点的轮履变形轮是其移动方式的发展趋势,现如今大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为了能够让变形前后履带长度变化,而将履带结构设计的复杂,这样的履带易失效,可靠性差,或是用薄状的弹性结构作为履带,导致履带强度低,寿命短,二是无法在行驶过程中变形,需要停车,导致无效工作时间增加,三是车轮的尺寸和质量大,而带来较大的摩擦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履式可重构车轮,能够实现在行驶过程中变形。
[0005]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履式可重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履式可重构车轮包括履带、可变形轮体、回转支承、车体机架;可变形轮体,至少具有可切换的圆形轮式形态和三角形形态;履带,包覆在所述可变形轮体外,且随可变形轮体形态的切换而改变形态,且与所述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实现与所述可变形轮体周向的相对移动;其中,所述可变形轮体包括变形机构、主轴、传动机构和车轮机架;变形机构包括三组或三组以上偏置导杆机构;每组偏置导杆机构包括一个可伸缩装置、两个连杆叶片和一个摇杆;所述主轴位于可变形轮体中轴线,且与车轮机架的中心孔通过第二轴承安装,可伸缩装置沿可变形轮体的半径方向布置,可伸缩装置第一端与车轮机架相对固定连接,可伸缩装置第二端与铰接块相对固定连接,一组的两个连杆叶片的相邻端部通过铰接块实现铰接,摇杆第一端与车轮机架铰接,摇杆第二端与连杆叶片的中部铰接,形成偏置导杆机构;可伸缩装置的伸、缩状态分别对应可变形轮体的三角形形态、圆形轮式形态;所述车轮机架通过回转支承与车体机架实现相对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履式可重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大齿轮、第一小齿轮、第二大齿轮、第二小齿轮、主动轴、中间轴、从动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大齿轮相对固定安装在主动轴上,第一小齿轮、第二大齿轮相对固定安装在中间轴上,第二小齿轮固定安装在从动轴上;第一小齿轮与第一大齿轮啮合;第二小齿轮与第二大齿轮啮合;主动轴和中间轴之间安装第一连杆,中间轴和从动轴之间安装第二连杆,用于限定主动轴和中间轴、中间轴和从动轴之间的轴心距离保持不变;所述主动轴的输入端与驱动机构连接,主动轴输出端与所述变形机构的主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其中一铰接块内设置第一轴承,从动轴与所述变形机构的铰接块内孔通过第一轴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履式可重构车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轮,滚轮相对固定连接在传动机构的从动轴上,履带与滚轮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履式可重构车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林森,李泽林,汪志焕,张壮壮,徐孝彬,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苏州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