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心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8903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实心轮胎领域,为了解决实心轮胎磨耗异常、花纹撕裂及轮胎内部散热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心轮胎,实心轮胎的胎面上设置花纹块、花纹沟、防撕裂凸台、防滑沟及排水沟,花纹沟斜向贯穿整个胎面,花纹沟为中心对称图形,花纹沟从胎面中心到边部沟槽的宽度逐渐急剧增大,深度急剧加深;排水沟为两条,设置在胎面中心线的两侧,纵向贯穿整个胎面;花纹块为条状,被排水沟分割成三部分,中心花纹块上中心线的两侧反向分布两个防滑沟,防滑沟的一端呈喇叭口状,连接花纹沟,另一端的上下壁线平行,延伸至中心花纹块的中部;花纹沟的上壁面设置防撕裂凸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善了实心轮胎的磨耗,花纹撕裂及散热问题。花纹撕裂及散热问题。花纹撕裂及散热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心轮胎


[0001]本技术涉及实心轮胎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实心轮胎具有负荷承载大、防刺扎,后期维护方便等特点,一般用于低速行驶的高负荷车辆或机械。在高载荷及复杂路面的情况下使用时,轮胎应有优秀的通过性,避免车辆运行中发生偏磨,花纹撕裂掉块等异常磨损情况,由于实心胎通过使用弹性胶质完全填充轮胎内部,因此在负荷过高的行驶过程中,轮胎内部生热快且不易散热,也会加快轮胎的磨耗,降低轮胎耐久性能,减少使用寿命。
[0003]CN110466288A公开了一种散热型矿山轮胎胎面结构,胎面上分布有成排的花纹块,相邻花纹块之间形成花纹沟,所述花纹块底部、轮胎带束层上方设置有贯通轮胎两侧的散热通道,散热通道与外界空气连通,通过空气实现轮胎胎面散热。这种散热通道位于胎面下方,在高载荷条件下,散热通道会因为增大而变形压缩,进一步减小与空气的接触面,导致换热效率低下,散热效果不理想。CN217892410U公开了一种高驱动高散热的轮胎,胎面设有多个沿径向设置的多个第一花纹沟,第一花纹沟的两端贯穿胎面并延伸至两侧的胎肩上,第一花纹沟之间设置第二花纹沟,第二花纹沟内设置第一散热孔,胎肩上设置第二散热孔,这种散热孔的开口与地面接触,容易被堵塞,因此散热效果也不理想。除此之外,上述方案还存在胎面磨耗大,耐撕裂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实心轮胎磨耗异常、花纹撕裂及轮胎内部散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心轮胎,通过加深花纹沟、增加花纹防撕裂凸台和增加防滑沟设计的方式来克服上述缺陷,以达到改善磨耗,花纹撕裂及散热问题,延长轮胎使用寿命的效果。
[0005]本技术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实心轮胎,所述实心轮胎的胎面上设置花纹块、花纹沟、防撕裂凸台、防滑沟及排水沟,花纹沟斜向贯穿整个胎面,花纹沟为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在胎面中心线上,花纹沟从胎面中心到边部沟槽的宽度逐渐急剧增大,深度急剧加深;排水沟为两条,设置在胎面中心线的两侧,纵向贯穿整个胎面;花纹块为条状,被排水沟分割成三部分:中心花纹块和肩部花纹块,中心花纹块上中心线的两侧反向分布两个防滑沟,防滑沟的一端呈喇叭口状,连接花纹沟,另一端的上下壁线平行,并延伸至中心花纹块的中部;花纹沟的上壁面设置防撕裂凸台,防撕裂凸台位于肩部花纹块。
[0007]所述花纹沟边部沟槽的宽度为中段沟槽宽度的1.8

3倍,优选2

2.5倍,花纹沟边部沟槽的深度为中段沟槽深度的4

7倍,优选5

6倍。
[0008]所述排水沟为非对称沟,其外侧沟壁角度(c)为25
°
~30
°
,优选28
°
,内侧沟壁角度(d)为50
°
~55
°
,优选53
°

[0009]所述排水沟到到胎面中心线的距离为胎面宽度的38~42%,优选40%。
[0010]所述防滑沟的另一端的上沟壁角度(e)为10
°
~15
°
,优选13
°
,下沟壁角度(f)为3
°
~8
°
,优选5
°

[0011]所述花纹沟的上壁线由第一线段(L1)、第二线段(L2)和第三线段(L3)三条线段连接而成,下壁线由第四线段(L4)、第五线段(L5)、第六线段(L6)、第七线段(L7)和第八线段(L8)五条线段连接而成,胎面边缘线为线段(L0),第一线段(L1)与线段(L0)的夹角为88

92
°
,其末端到中心线的距离为1/2胎面宽度的84

85%,第二线段(L2)与线段(L0)的夹角为80

84
°
,其末端到中心线的距离为1/2胎面宽度的56.0

56.8%,第三线段(L3)与线段(L0)的夹角为50

54
°
;第四线段(L4)与线段(L0)的夹角为88

92
°
,其末端到中心线的距离为1/2胎面宽度的78.7

79.5%,第五线段(L5)与线段(L0)的夹角为80

84
°
,其末端到中心线的距离为1/2胎面宽度的50

51%,第六线段(L6)与线段(L0)的夹角为133

137
°
,其末端到中心线的距离为1/2胎面宽度的41

42%,第七线段(L7)与线段(L0)的夹角为88

92
°
,其末端到中心线的距离为1/2胎面宽度的28

29%,第八线段(L8)与线段(L0)的夹角为50

54
°

[0012]所述花纹沟的上壁线由第一线段(L1)、第二线段(L2)和第三线段(L3)三条线段连接而成,下壁线由第四线段(L4)、第五线段(L5)、第六线段(L6)、第七线段(L7)和第八线段(L8)五条线段连接而成,胎面边缘线为线段(L0),第一线段(L1)与线段(L0)的夹角为90
°
,其末端到中心线的距离为1/2胎面宽度的84.5%,第二线段(L2)与线段(L0)的夹角为82
°
,其末端到中心线的距离为1/2胎面宽度的56.4%,第三线段(L3)与线段(L0)的夹角为52
°
;第四线段(L4)与线段(L0)的夹角为90
°
,其末端到中心线的距离为1/2胎面宽度的79.1%,第五线段(L5)与线段(L0)的夹角为82
°
,其末端到中心线的距离为1/2胎面宽度的50.5%,第六线段(L6)与线段(L0)的夹角为135
°
,其末端到中心线的距离为1/2胎面宽度的41.5%,第七线段(L7)与线段(L0)的夹角为90
°
,其末端到中心线的距离为1/2胎面宽度的28.5%,第八线段(L8)与线段(L0)的夹角为52
°

[0013]所述防撕裂凸台为两阶层,两层壁线均与第一线段(L1)、第二线段(L2)平行,花纹沟的下沟壁角度(a)为5
°
~10
°
,优选8
°
,上沟壁角度(b)为3
°
~8
°
,优选5
°

[0014]所述花纹块为变节距花纹设计。
[0015]有益效果:
[0016]在花纹块上采用增加防滑沟的设计,提高了轮胎的防滑和牵引性;花纹沟的多角度设计,保证了轮胎的高通过性和牵引性,花纹沟深度由胎面到花纹沟底的小角度斜向设计,可以使轮胎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增大其接地面积,在增强轮胎耐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轮胎的胎面上设置花纹块、花纹沟、防撕裂凸台、防滑沟及排水沟,花纹沟斜向贯穿整个胎面,花纹沟为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在胎面中心线上,花纹沟从胎面中心到边部沟槽的宽度逐渐急剧增大,深度急剧加深;排水沟为两条,设置在胎面中心线的两侧,纵向贯穿整个胎面;花纹块为条状,被排水沟分割成三部分:中心花纹块和肩部花纹块,中心花纹块上中心线的两侧反向分布两个防滑沟,防滑沟的一端呈喇叭口状,连接花纹沟,另一端的上下壁线平行,并延伸至中心花纹块的中部;花纹沟的上壁面设置防撕裂凸台,防撕裂凸台位于肩部花纹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纹沟的边部沟槽的宽度为其中段沟槽宽度的1.8

3倍,花纹沟边部沟槽的深度为其中段沟槽深度的4

7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为非对称沟,其外侧沟壁角度(c)为25
°
~30
°
,内侧沟壁角度(d)为50
°
~55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到到胎面中心线的距离为胎面宽度的38~4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沟的另一端的上沟壁角度(e)为10
°
~15
°
,下沟壁角度(f)为3
°
~8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心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纹沟的上壁线由第一线段(L1)、第二线段(L2)和第三线段(L3)三条线段连接而成,下壁线由第四线段(L4)、第五线段(L5)、第六线段(L6)、第七线段(L7)和第八线段(L8)五条线段连接而成,胎面边缘线为线段(L0),第一线段(L1)与线段(L0)的夹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兴祥高增龙程莉
申请(专利权)人: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