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804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11
本申请公开一种下料装置,涉及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所公开的下料装置包括机台、移动结构件和第一吸水机构,机台包括载物台,移动结构件可移动地设于载物台,移动结构件用于带动花篮从载物台的第一端移动至载物台的第二端,第一吸水机构包括第一吸水结构件,第一吸水结构件设于载物台,且第一吸水结构件的顶部凸出于载物台的台面,第一吸水结构件邻近载物台的第一端设置。上述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湿法槽式设备的烘干槽对花篮的烘干效果较差,导致花篮携带硅片在下料装置上移动的过程中花篮上的液体被甩到硅片表面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料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湿法工序(制绒、碱抛)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进行湿法工序时,将硅片置于花篮内,首先将盛放有硅片的花篮置于湿法槽式设备的酸槽内对硅片进行清洗,然后将盛放有硅片的花篮置于湿法槽式设备的水槽内对硅片清洗,再然后将盛放有硅片的花篮置于湿法槽式设备的烘干槽烘干硅片和花篮,最后通过下料装置进行下料,进入下一工序。
[0003]但是,在对硅片和花篮进行烘干时,烘干槽较难完全烘干花篮,导致花篮的底部会残留水等液体,在使用下料装置进行下料时,花篮携带硅片在下料装置上移动的过程中花篮底部的液体会被甩到硅片表面,导致硅片产生带黑斑的不良片、高温烧焦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料装置,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湿法槽式设备的烘干槽对花篮的烘干效果较差,导致花篮携带硅片在下料装置上移动的过程中,花篮上的液体被甩到硅片表面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100)、移动结构件(200)和第一吸水机构(300),其中:所述机台(100)包括载物台(110),所述移动结构件(200)可移动地设于所述载物台(110),所述移动结构件(200)用于带动花篮从所述载物台(110)的第一端移动至所述载物台(110)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吸水机构(300)包括第一吸水结构件(310),所述第一吸水结构件(310)设于所述载物台(110),且所述第一吸水结构件(310)的顶部凸出于所述载物台(110)的台面,所述第一吸水结构件(310)邻近所述载物台(110)的第一端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水机构(300)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机台(100),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吸水结构件(310)相连,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吸水结构件(310)相对于所述移动结构件(200)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110)开设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吸水结构件(310)的顶部通过所述第二开孔伸出至所述载物台(110)的台面之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320)、第一传动轴(330)、第一皮带(340)和多个第一转动杆(350);所述第一电机(320)设于所述机台(100),所述第一传动轴(33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320)的输出轴,所述第一转动杆(350)可转动设于所述载物台(110),多个所述第一转动杆(350)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皮带(340)套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轴(330)以及多个所述第一转动杆(350)之外,所述第一吸水结构件(310)套设在多个所述第一转动杆(350)之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350)的外表面设有纹路结构,所述第一传动轴(330)的外表面设有纹路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110)的第一端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鑫源黄明董玉良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