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电池的,尤其是涉及一种topcon电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晶体硅(c-si)太阳能电池目前占据全球光伏市场的主导地位。这主要得益于其成本的持续降低和光电转换效率(pce)的逐步提升。多晶硅钝化接触是提升硅太阳能电池效率的重要技术之一,尤其是在推进硅太阳能电池接近理论效率极限(29.4%)的过程中。然而,在金属化过程中,硅表面钝化层会发生退化,这需要较厚的多晶硅层来避免退化,但这种厚硅层会导致透光率下降和沉积时间增加,且低带隙掺杂硅层的光吸收损耗较大,影响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2、目前,传统topcon电池背面采用“n型硅基底/二氧化硅/多晶硅/氮化硅”结构,poly-si层通常需要较厚(>100nm)才能保证钝化效果,但厚poly-si会导致光寄生吸收(尤其在近红外波段),从而降低电池短路电流(jsc)。此外,poly-si与后续金属化过程中电极间的接触电阻较高,通常需通过高温退火优化,但这样容易引发界面缺陷,限制效率提升。现有钝化材料(如三氧化二铝或氮化硅)对多晶硅的电子选择性钝化能力不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OPCon电池结构,包括硅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片(1)的背面设置有自靠近硅片(1)的一侧向远离硅片(1)的一侧依次设置的隧穿氧化层(2)、多晶硅层(3)、ATO层(4)和氮化硅层(5),所述硅片的背面还设置有背面金属电极(6),所述背面金属电极(6)与ATO层(4)形成欧姆接触;所述ATO层(4)为铝掺杂氧化钛,所述多晶硅层(3)为磷掺杂的多晶硅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OPCon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TO层(4)中,铝在氧化钛中的掺杂占比为4-6%,所述ATO层(4)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原子层沉积的方式,以三甲基铝为铝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opcon电池结构,包括硅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片(1)的背面设置有自靠近硅片(1)的一侧向远离硅片(1)的一侧依次设置的隧穿氧化层(2)、多晶硅层(3)、ato层(4)和氮化硅层(5),所述硅片的背面还设置有背面金属电极(6),所述背面金属电极(6)与ato层(4)形成欧姆接触;所述ato层(4)为铝掺杂氧化钛,所述多晶硅层(3)为磷掺杂的多晶硅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opcon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to层(4)中,铝在氧化钛中的掺杂占比为4-6%,所述ato层(4)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原子层沉积的方式,以三甲基铝为铝源,以四异丙基钛为钛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opcon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片(1)背面的氮化硅层(5)厚度为67-91nm,所述氮化硅层(5)为氮化硅、氮氧化硅和氧化硅的叠加层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opcon电池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灿,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