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驶模式控制系统及起重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7241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驶模式控制系统及起重机,该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电瓶箱连接,电瓶箱为控制器供电;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角度传感器、多个压力传感器,其输出端通过电磁阀组连接轴间差速结合气缸、分动箱差速结合气缸、分动箱低档结合气缸、分动箱高档结合气缸、机械驱动结合气缸、液压驱动结合气缸及多个轮间差速结合气缸;其中,所述电磁阀组与储气筒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各种输入信号并自主调节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电磁阀组中的各电磁阀是否得电,储气筒向得电的电磁阀送气,进而控制相应的气缸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自动切换各种行驶模式,以适应不同行驶工况。工况。工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驶模式控制系统及起重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行驶模式控制系统及起重机。

技术介绍

[0002]全地面起重机会有多种行驶状态,例如上牌状态(车重≤55t)、轴荷12t状态、重载转场状态;进一步的,重载转场状态又有多种,例如带全主臂+全支腿行驶状态,带全主臂+支腿+配重行驶状态、带全主臂+支腿+超起行驶状态、带全主臂+支腿+风电臂行驶状态等等。不同行驶状态下,各桥桥荷及总重各不相同,对驱动能力、转向能力、轮胎承载能力以及驾驶员的舒适性的要求各不相同。同时,全地面起重机的作业场地比较复杂,有路况较好的沥青水泥路面,也有坑洼的崎岖路面,相同车辆状态在不同的路况条件下,对车辆的驱动、行驶系统要求也各不相同。
[0003]车辆轻载,其对整机的驱动能力、转向能力、轮胎的承载能力需求较低;而车辆重载时,其对整机驱动能力、转向能力需求较高;同时,在坡道路面,也会加大对后桥驱动能力的需求;在泥泞路面,会提高对整机防打滑能力的需求;再者,各种路况下,驾驶员的舒适需求,也不相同。
[0004]而全地面起重机往往包括多种功能操作,例如轴间差速、分动箱高低档、液压驱动结合、转向模式等等,其需要司机根据路况及车辆状态,来进行各种功能的选择,操作麻烦选择困难;同时,工程车辆一般使用年限长,电控功能容易失效。
[0005]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油箱61、转向油泵62、转向机63、转向油缸64~69、转向油管及接头等液压元件,其中,转向油缸64~69分为大腔和小腔。液压油箱61与转向油泵62液压相连,转向油泵62又与转向机63液压相连,转向机63与转向油缸64~69,同侧转向油缸的大腔、小腔各自相连,转向机63也与液压油箱61相连。其作用机理如下:转向油泵62一直在发动机或者变速箱的带动下转动,转向油泵62将液压油从液压油箱61内部吸出供给整个转向液压回路。当方向盘处于中位时,转向机63也处于中间位置,其从油泵吸出的油,经过转向机63后直接回流至液压油箱61。方向盘右转,转向机63进行换位,液压油经过转向机63后,进入左侧转向油缸65、67、69大腔,以及右侧转向油缸64、66、68的小腔;进一步的,左侧转向油缸65、67、69小腔及右侧转向油缸64、66、68大腔内的液压油,经过转向机63回流至液压油箱61;这样就实现了车辆右转。方向盘左转则相反。同时,该系统包括电瓶箱71、操作开关72、电线以及连接插头等电气元件。其中,电瓶箱71与操作开关72一端连接,操作开关72的另一端与电磁阀组82连接。其作用原理如下:电瓶箱71为整个电气系统供电,通过操作开关72的通断来控制电磁阀组82中各电磁阀是否得电,电磁阀得电控制相应的气缸动作。
[0006]上述所示的控制方案,虽然可以满足车辆的基本需求,但是存在以下不足:(1)转向系统所用的两个转向油泵均为长取力油泵,其输出油量恒定,当转向需求较小时,其多余的油通过转向机63阀芯直接回油箱,转向系统动力浪费严重;
[0007](2)轮胎气压一般采用定置气压,轮胎胎压恒定,且无法实现轮胎气压充放气,无
法适应不同的载荷需求;
[0008](3)自动化程度低,轴间差速、轮间差速、分动箱差速、脱壳结合、液压驱动结合、分动箱高档、分动箱低档等控制,均采用单独开关控制,对于司机而言,操作繁琐,若操作不当还会造成车辆损坏;
[0009](4)控制方式单一,出现故障后,无应急预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切换各种行驶模式,从而适应不同行驶工况的行驶模式控制系统及起重机。
[0011]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行驶模式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电瓶箱连接,电瓶箱为控制器供电;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角度传感器、多个压力传感器,其输出端通过电磁阀组连接轴间差速结合气缸、分动箱差速结合气缸、分动箱低档结合气缸、分动箱高档结合气缸、机械驱动结合气缸、液压驱动结合气缸及多个轮间差速结合气缸;所述电磁阀组与储气筒连接;其中,角度传感器检测车辆所在路面的倾角,并发送至控制器;所述转向压力传感器检测转向油缸内油液的压力并发送至控制器;所述桥荷压力传感器检测悬挂油缸内油液的压力,进而通过控制器计算出悬挂油缸支撑的重量;所述控制器接收各种输入信号并自主调节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电磁阀组中的各电磁阀是否得电,储气筒向得电的电磁阀送气,进而控制相应的气缸工作。
[0012]还包括机械阀组和多个双通单向阀,所述机械阀组中每一机械阀的输入端均连接储气筒,机械阀的输出端连接双通单向阀的一个进气口,电磁阀组中的电磁阀的输出端连接双通单向阀的另一进气口,双通单向阀的出气口连接相应的气缸。
[0013]还包括电磁比例阀和机械调压阀,所述电磁比例阀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电磁比例阀进气口连接储气筒,其出气口连接轮胎;所述机械调压阀进气口连接储气筒,出气口连接轮胎。
[0014]还包括可脱开油泵和转向油泵取力结合气缸,可脱开油泵的输入端连接液压油箱,其输出端连接第二转向油缸;所述转向油泵取力结合气缸与双通单向阀的出气口连接,双通单向阀的两个进气口分别连接电磁阀组和机械阀组;所述可脱开油泵具有脱开和结合两种状态,受转向油泵取力结合气缸控制,节约了转向动力,减小了液压油的损耗。
[0015]还包括安装在长取力油泵出油口至转向机进油口之间的的压力传感器,通过该压力传感器获取车辆转向压力,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所需转向压力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与转向油泵取力结合气缸相连的电磁阀失电,此时,转向油泵取力结合气缸处于脱开状态,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转向压力值。
[0016]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还连接控制旋钮,操作控制旋钮来选择行驶模式,控制器根据指令控制电磁阀组得电,储气筒向电磁阀组或电磁比例阀送气,进而控制相应的气缸工作或对轮胎进行充放气,当自动控制模式失效时,通过操作控制旋钮来进行行驶模式的选择。
[0017]所述轴间差速结合气缸、分动箱差速结合气缸、分动箱低档结合气缸、分动箱高档结合气缸、机械驱动结合气缸、液压驱动结合气缸及多个轮间差速结合气缸上均安装行程开关,用以获取轴间差速反馈、分动箱差速反馈、分动箱低档反馈、分动箱高档反馈、机械驱
动反馈信号及液压驱动反馈;所述控制器与连接显示器,各气缸上的行程开关均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各行程开关将反馈信息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将反馈信息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便于掌握车辆状况。
[0018]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起重机,采用行驶模式控制系统。
[0019]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方案通过采集悬挂油缸压力信号、车身角度传感器信号、转向压力传感器信号、路况信号等,经控制器处理之后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磁阀、电磁比例阀动作,进而实现对各种气缸的动作控制以及轮胎的压力控制;同时,通过行程位置监测信号、轮胎压力信号、转向压力信号等来判断动作的执行情况,并给出提示及报警。此外,本方案具有多重控制方式,当自动控制失效或者混乱时,其直接通过控制旋钮来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驶模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52),控制器(52)与电瓶箱(51)连接,电瓶箱(51)为控制器(52)供电;所述控制器(52)的输入端连接角度传感器(502)、转向压力传感器(504)、多个桥荷压力传感器,其输出端通过电磁阀组(22)连接轴间差速结合气缸(36)、分动箱差速结合气缸(37)、分动箱低档结合气缸(41)、分动箱高档结合气缸(42)、机械驱动结合气缸(43)、液压驱动结合气缸(44)及多个轮间差速结合气缸;其中,所述电磁阀组(22)与储气筒(21)连接;其中,角度传感器(502)检测车辆所在路面的倾角,并发送至控制器(52);所述转向压力传感器(504)检测转向油缸内油液的压力并发送至控制器(52);所述桥荷压力传感器检测悬挂油缸内油液的压力,进而通过控制器(52)计算出悬挂油缸支撑的重量;所述控制器(52)接收各种输入信号并自主调节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电磁阀组(22)中的各电磁阀是否得电,储气筒(21)向得电的电磁阀送气,进而控制相应的气缸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驶模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械阀组(23)和多个双通单向阀,所述机械阀组(23)中每一机械阀的输入端均连接储气筒(21),机械阀的输出端连接双通单向阀的一个进气口,电磁阀组(22)中的电磁阀的输出端连接双通单向阀的另一进气口,双通单向阀的出气口连接相应的气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驶模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磁比例阀(24)和机械调压阀(25),所述电磁比例阀(24)与控制器(52)的输出端连接,电磁比例阀(24)进气口连接储气筒(21),其出气口连接轮胎;所述机械调压阀(25)进气口连接储气筒(21),出气口连接轮胎。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驶模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脱开油泵(121)和转向油泵取力结合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厚胜马飞杨凤玲贾东亮佟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