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96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6 1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平台,属于汽车设计及制造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平台,至少包括平台本体,以及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平台本体的上方的上车体;所述平台本体的上表面水平,且至少包括沿车身方向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前吸能单元、前行驶单元、乘坐单元、后行驶单元以及后吸能单元。本方案中平台本体的上表面水平,便于与上车体的底部贴合,且上下车体容易实现物理分离,进而实现汽车平台独立的行驶功能,功能系统及功能元件全部集成布置在平台本体上,不仅可达到上下车体的解耦目的,同时也可实现功能模块区域的解耦。能模块区域的解耦。能模块区域的解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设计及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平台。

技术介绍

[0002]承载式车身是汽车底盘结构的一种,其车身负载通过悬架装置传给车轮。这种承载式车身除了其固有的乘载功能外,还要直接承受各种负荷力的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完善,承载式车身不论在安全性还是在稳定性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目前大部分的轿车采用了这种车身结构。
[0003]但现有承载式车型的上下车体为焊接固定,上车体与下车体整体焊接在一起,形成车身主框架,上下车体不能彻底分离,上车体与下平台的功能件之间互相连接,互相影响,上下车体不易分离,使平台实现独立的行驶功能受到了限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平台结构。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平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上下车体不易分离,不易使平台实现独立的行驶功能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平台,至少包括平台本体,以及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平台本体的上方的上车体;
[0008]所述平台本体的上表面水平,且至少包括沿车身方向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前吸能单元、前行驶单元、乘坐单元、后行驶单元以及后吸能单元。
[0009]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平台包括相互独立的平台本体和上车体,平台本体的上表面水平,便于与上车体的底部贴合,且上下车体容易实现物理分离,进而实现汽车平台独立的行驶功能,在平台本体上沿车身方向依次设置有前吸能单元、前行驶单元、乘坐单元、后行驶单元以及后吸能单元,功能系统及功能元件全部集成布置在平台本体上,上下车体实现功能分离,并可独立行驶。平台本体形成五个单独的功能模块区域,不仅可达到上下车体的解耦目的,同时也可实现功能模块区域的解耦。
[0010]在其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吸能单元至少包括一对对称设置在车身两侧的前吸能模块;所述前行驶单元至少包括一对对称设置在车身两侧的前纵梁模块;所述乘坐单元至少包括一对对称设置在车身两侧的扭力模块;
[0011]其中,处于车身同侧的所述前吸能模块、所述前纵梁模块以及所述扭力模块依次螺接。
[0012]本方案中前吸能单元和后吸能单元通用化设计,前行驶单元和后行驶单元通用化设计,功能性模块组间的通用化设计,提升了汽车平台零部件的通用化率,加速了整车开发周期,降低了整车开发成本。
[0013]前吸能单元至少包括一对对称设置在车身两侧的前吸能模块,用于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和热量;处于车身同侧的所述前吸能模块、所述前纵梁以及所述扭力模块依次螺接,不同的功能模块区域之间采用柔性化螺接形式更易于汽车平台的拓展。
[0014]在其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行驶单元还包括一对对称设置在车身两侧的前悬架系统;
[0015]在所述车身的同侧,所述前悬架系统至少包括沿车身方向设置的上摆臂和减振器,所述上摆臂与车身的连接点处于所述减振器和所述扭力模块之间。
[0016]上摆臂和减振器沿车身方向设置,上摆臂与车身的连接点处于减振器和扭力模块之间,取消减振器下端结构,降低悬架系统的Z向利用空间,形成低位双横臂独立悬架系统,实现超低前纵梁。
[0017]在其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乘坐单元包括:
[0018]电池包结构;以及
[0019]一对对称设置在所述电池包结构的前方两侧的前扭力盒;
[0020]一对对称设置在所述电池包结构的后方两侧的后扭力盒。
[0021]即在电池包结构的左前/左后与右前/右后均对称设置有扭力盒(前扭力盒和后扭力盒),通过改变扭力盒结构,可调整电池包结构的高度,变换车型的整车姿态,使汽车平台适应更多车型。
[0022]在其他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0023]连接板,其设置在一对所述前扭力盒之间;
[0024]前围板,其设置在所述前扭力盒和所述连接板的上方,且在所述前围板上开设有能够安装非线控转向系统的接口。
[0025]具体地说,该汽车平台同时兼顾非线控转向系统的设计,通过改变柔性化的扭力盒结构及扭力盒连接板的结构,配合上车体前围板的设计,在前围板上预留有非线控转向系统的硬件接口,从而实现线控与非线控兼顾状态。
[0026]在其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前吸能单元至少包括前防撞梁,以及一对对称设置在所述前防撞梁的两侧的前吸能盒;
[0027]所述前防撞梁为弧形结构;
[0028]所述前吸能盒的一端与所述防撞梁的内凹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纵梁连接;碰撞时前防撞梁和前吸能盒发生形变吸收能量,以保护前纵梁。
[0029]在其他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结构包括壳体框架,以及开设在所述壳体框架内的电池包槽;
[0030]所述电池包槽内配合放置有电池包体,且所述壳体框架的顶部设置有能够盖合所述电池包槽的车身地板。
[0031]本方案中的CTC电池包壳体框架与车身地板集成化开发,优选采用铝材料,不仅可减轻整车重量、降低成本,且加大了室内空间。
[0032]在其他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壳体框架的两端开设有一对相同的电池接口;一对所述电池接口分别与所述电池包体的前端和后端电连接,电池包前后端接口通用化设计,壳体框架对称设计。
[0033]在其他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电池包体为矩形管带结构,且其内部至少排列布设有
BDU、DCDC以及OBC,便于放入壳体框架内,优化室内空间。
[0034]在其他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壳体框架包含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一对第一固定框架,以及前后两端对称设置的一对第二固定框架;
[0035]所述第一固定框架上设置有多个与车身连接的第一安装点;所述第二固定框架上设置有多个与扭力盒连接的第二安装点。
[0036]本方案中的安装点前与后、左与右均通用,拓展不同车型时,根据整车需求及动力系统的布置位置,电池包体可在水平方向上前后旋转180
°
进行布置,安装点与车身完全匹配。
[0037]在其他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框架包括一体成型的上层架和下层架,且所述下层架的宽度大于所述上层架的宽度;
[0038]其中,所述上层架的顶部设置有多个与门槛梁配合连接的安装点A,所述下层架设置有多个与门槛内板配合连接的安装点B。
[0039]电池包两侧的第一固定框架为阶梯结构,上层左右各3个安装点A,与左右门槛梁配合;下层左右各5个安装点B,与门槛内板配合。
[0040]在其他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上层架的顶部与所述门槛梁螺接,且所述下层架与所述门槛内板螺接;
[0041]和/或;
[0042]所述第二固定框架上与所述前扭力盒以及所述后扭力盒螺接,且所述前扭力盒的顶部与所述前围板螺接。
[0043]不同的功能模块区域之间采用柔性化螺接或螺栓连接形式更易于汽车平台的拓展。
[0044]在其他优选的方案中,还包括:
[0045]散热装置,其两侧分别与一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平台,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平台本体,以及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平台本体的上方的上车体;所述平台本体的上表面水平,且至少包括沿车身方向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前吸能单元、前行驶单元、乘坐单元、后行驶单元以及后吸能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吸能单元至少包括一对对称设置在车身两侧的前吸能模块;所述前行驶单元至少包括一对对称设置在车身两侧的前纵梁模块;所述乘坐单元至少包括一对对称设置在车身两侧的扭力模块;其中,处于车身同侧的所述前吸能模块、所述前纵梁模块以及所述扭力模块依次螺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行驶单元还包括一对对称设置在车身两侧的前悬架系统;在所述车身的同侧,所述前悬架系统至少包括沿车身方向设置的上摆臂和减振器,所述上摆臂与车身的连接点处于所述减振器和所述扭力模块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坐单元包括:电池包结构;以及一对对称设置在所述电池包结构的前方两侧的前扭力盒;一对对称设置在所述电池包结构的后方两侧的后扭力盒;所述前扭力盒与所述后扭力盒的结构相同,且均与所述电池包结构螺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其设置在一对所述前扭力盒之间;前围板,其设置在所述前扭力盒和所述连接板的上方,且在所述前围板上开设有能够安装非线控转向系统的接口。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结构包括壳体框架,以及开设在所述壳体框架内的电池包槽;所述电池包槽内配合放置有电池包体,且所述壳体框架的顶部设置有能够盖合所述电池包槽的车身地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框架的两端开设有一对相同的电池接口;一对所述电池接口分别与所述电池包体的前端和后端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体为矩形管带结构,且其内部至少排列布设有BDU、DCDC以及OBC。9.根据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平台,其特征在于,壳体框架包含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一对第一固定框架,以及前后两端对称设置的一对第二固定框架;所述第一固定框架上设置有多个与车身连接的第一安装点;所述第二固定框架上设置有多个与扭力盒连接的第二安装点。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框架包括一体成型的上层架和下层架,且所述下层架的宽度大于所述上层架的宽度;其中,所述上层架的顶部设置有多个与门槛梁配合连接的安装点A,所述下层架设置有多个与门槛内板配合连接的安装点B。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汽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架的顶部与所述门槛梁螺接,且所述下层架与所述门槛内板螺接;
和/或;所述第二固定框架上与前扭力盒以及后扭力盒螺接,且所述前扭力盒的顶部与前围板螺接。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装置,其两侧分别与一对所述前吸能盒的内侧可拆卸连接;所述散热装置上可拆卸连接有冷却装置。13.根据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吸能单元至少包括前防撞梁,以及一对对称设置在所述前防撞梁的两侧的前吸能盒;所述前防撞梁为弧形结构;所述前吸能盒的一端与所述前防撞梁的内凹侧连接,另一端与前纵梁模块连接。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汽车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撞梁与所述前吸能盒一体焊接成型,且均采用铝挤压成型工艺制成;所述前防撞梁与所述前吸能盒的横截面均为矩形结构。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乐焦艳左猛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