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粉煤气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819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粉煤气化炉,其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上炉体、火管锅炉、下炉体和圆封头。优点:在下炉体上从下向上依次设置了第一加煤口、第二加煤口和第三加煤口,使粉煤从下炉体的不同高度分量添加,且下炉体整体呈倒锥形设计,从下向上横截面积呈扩大趋势,可使流化床床层气速发生变化,横截面积越小则气速越大,进而确保流化床底部有较高的床层气速,使其流化效果达到最佳状态,防止气化炉底部结渣;并且,通过送风管和喷水管的配合,可有效降低床层温度,与下炉体的倒锥形设计相结合,降低了中心射流管附近区域的压力和温度,同时提高其附近的气速,可进一步防止气化炉底部结渣。部结渣。部结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粉煤气化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气化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干粉煤气化炉。

技术介绍

[0002]高压流化床气化炉的主要过程是粉煤从移动床上部的加入气化炉,底部通入气化剂,燃料与气化剂逆向流动,反应后的灰渣由底部排出。高压流化床气化炉运行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气化炉体为圆柱形结构,气化剂从炉体下部进入,产生的粗煤气大量聚集在气化炉的上部,致使气化炉上部产生的粗煤气量要高于气化炉底部,使流化床底部气速较低,容易诱发流化床结渣的情况发生,造成排渣困难,需要频繁停炉清理,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流化床气化炉氧气全部由气化炉底部中心区域的中心射流管进入,高压下中心射流管气速大幅降低,而氧气浓度(氧气占气化剂的百分比)不变,造成在高压流化床中心射流管覆盖区域形成超高温度区,由于高压、高温、低气速,也是造成气化炉结渣主要原因。3、气化炉排出的粗煤气经过旋风系统捕集飞灰后从中心射流管下方返回气化炉,其无法与含氧气化剂接触,因此二次气化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结渣的干粉煤气化炉。
[0004]本专利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干粉煤气化炉,其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上炉体、火管锅炉、下炉体和圆封头,所述上炉体为锥形炉体,在所述上炉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下炉体为倒锥形炉体,在所述下炉体的底端中部设置有中心射流管,在所述下炉体的上部设置有喷水口;在所述喷水口下方的所述下炉体侧壁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下斜设置的第三加煤口、第二加煤口和第一加煤口,在所述下炉体的下部侧壁还设置有旋风回料口;
[0005]所述第一加煤口和所述旋风回料口设置在所述中心射流管的喷头的上方,所述第一加煤口和所述旋风回料口处于所述射流中心管的喷射范围内,且所述第一加煤口和所述旋风回料口与水平线的夹角大于30
°

[0006]在所述圆封头的侧部连通有送风管和降温管,在所述圆封头内部设置有倒锥形的布风板,所述布风板的顶端边缘与所述下炉体的底端固定,所述布风板的底端连通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底端延伸至所述圆封头的下方,在所述排渣管的底端安装有排渣控制阀。
[0007]进一步的,在所述圆封头的侧部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0008]进一步的,在所述下炉体的底部侧壁和顶部侧壁分别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
[0009]进一步的,在所述排渣控制阀进口端的所述排渣管上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0010]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加煤口下方的所述下炉体侧壁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0011]进一步的,在所述喷水口与所述第二加煤口之间的所述下炉体侧壁上安装有第三温度传感器。
[0012]进一步的,在所述喷水口的进口端安装有喷水控制阀,在所述喷水口上方的所述下炉体侧壁上安装有与所述喷水控制阀联锁的第四温度传感器。
[0013]进一步的,在所述上炉体侧壁设置有第五温度传感器。
[0014]进一步的,所述降温管与饱和蒸汽支管连通,在所述饱和蒸汽支管上安装有第一调节阀,在所述圆封头侧壁安装有第六温度传感器,第六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探头至于布风板内侧,所述第六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一调节阀联锁;在所述第一调节阀进口侧的所述饱和蒸汽支管上连接有减温水支管,在所述减温水支管上安装有第二调节阀,在所述减温水支管与所述第一调节阀之间的所述饱和蒸汽支管上安装有第七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七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第二调节阀联锁。
[0015]进一步的,在所述排渣控制阀进口端的所述排渣管上连通有疏通管。
[0016]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下炉体上从下向上依次设置了第一加煤口、第二加煤口和第三加煤口,使粉煤从下炉体的不同高度分量添加,且下炉体整体呈倒锥形设计,从下向上横截面积呈扩大趋势,可使流化床床层气速发生变化,横截面积越小则气速越大,进而确保流化床底部有较高的床层气速,使其流化效果达到最佳状态,防止气化炉底部结渣;并且,通过送风管和喷水管的配合,可有效降低床层温度,与下炉体的倒锥形设计相结合,提高其附近的气速,可进一步防止气化炉底部结渣。中心射流管设置在布风板上方,使含氧气化剂上移,且旋风回料口设置在中心射流管的射流范围内,旋风回料飞灰与气化剂充分反应,可提高返粉二次气化效率。此外,通过在气化炉中上部设置火管锅炉和喷水口,对气化炉中上部采用降温的方法控制粗煤气温度,可大幅降低气化炉后续设备的工艺设计要求及降低工艺处理难度,同时降温及扩容相结合,使气速大幅降低,可有效降低粗煤气中的粉尘含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标记名称
[0019]1‑
上炉体,2

火管锅炉,3

下炉体,4

圆封头,5

出气口,6

中心射流管,7

喷水口,8

第三加煤口,9

第二加煤口,10

第一加煤口,11

旋风回料口,12

送风管,13

布风板,14

排渣管,15

排渣控制阀,16

第一压力传感器,17

第二压力传感器,18

第三压力传感器,19

第一温度传感器,20

第二温度传感器,21

第三温度传感器,22

喷水控制阀,23

第四温度传感器,24

第五温度传感器,25

疏通管,26

降温管,27

饱和蒸汽支管,28

第一调节阀,29

第六温度传感器,30

减温水支管,31

第二调节阀,32

第七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如图1所示,一种干粉煤气化炉,其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上炉体1、火管锅炉2、下炉体3和圆封头4,上炉体1为锥形炉体,在上炉体1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5;下炉体3为倒锥
形炉体,上炉体1的底端与火管锅炉2的顶端连接,火管锅炉2的底端与下炉体3的顶端连接,下炉体3的底端与圆封头4的顶端连接;
[0022]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粉煤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上炉体、火管锅炉、下炉体和圆封头,所述上炉体为锥形炉体,在所述上炉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下炉体为倒锥形炉体,在所述下炉体的底端中部设置有中心射流管,在所述下炉体的上部设置有喷水口;在所述喷水口下方的所述下炉体侧壁上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下斜设置的第三加煤口、第二加煤口和第一加煤口,在所述下炉体的下部侧壁还设置有旋风回料口;所述第一加煤口和所述旋风回料口设置在所述中心射流管的喷头的上方,所述第一加煤口和所述旋风回料口处于所述射流中心管的喷射范围内,且所述第一加煤口和所述旋风回料口与水平线的夹角大于30
°
;在所述圆封头的侧部连通有送风管和降温管,在所述圆封头内部设置有倒锥形的布风板,所述布风板的顶端边缘与所述下炉体的底端固定,所述布风板的底端连通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底端延伸至所述圆封头的下方,在所述排渣管的底端安装有排渣控制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粉煤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封头的侧部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粉煤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炉体的底部侧壁和顶部侧壁分别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粉煤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渣控制阀进口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建池学金张海国武恒冯浩刘同飞
申请(专利权)人: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