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工件浸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193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工件浸油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驱动机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对储存气体的充气机构,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驱动机构进行限位及解除限位的循环机构,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取料机构,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全方位浸油的辅助浸油机构,当气囊充气后,会通过软管将气体吹入至循环槽的内部,推动循环杆插入至限位孔的内部,对限位板进行限位,使得限位板不会发生移动,当气囊中的气体被排出后,第一弹簧复位,将循环杆从限位孔中取出,从而使得该装置在工作时,先将一个工件进行浸油,等工件浸油完成后,才会去放置下一个工件,避免工件之间发生碰撞而造成工件损坏。之间发生碰撞而造成工件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工件浸油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
,具体为一种自动化工件浸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工作对象的零部件,多指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零部件。也叫制件、作件,工件在制作完成后,需要对工件进行浸油处理,使得工件表面可生成一层油膜,能阻止潮气浸入,增加搞蚀性和光泽。
[0003]工件在浸油时,由于工件的表面不够平整,在放入到防锈油中时,工件会与防锈油之间产生小气泡,且小气泡会附着在工件的表面,影响工件的浸油效果,同时工件在浸油完成后,一般需要手动取出工件并对干燥处理,在取出工件时,缺乏对工件进行干燥处理的机构,容易造成防锈油滴落在地面上,造成污染,其次,一般工件在浸油时,会直接将工件放置在防锈油中,导致工件的底部与存油盒贴合,造成工件的底面浸油效果变差,进而影响工件的使用效果。
[0004]为此,提出一种自动化工件浸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工件浸油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工件在浸油时,小气泡会附着在工件的表面,影响工件的浸油效果,同时工件在浸油完成后,一般需要手动取出工件并对干燥处理,在取出工件时,缺乏对工件进行干燥处理的机构,容易造成防锈油滴落在地面上,造成污染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工件浸油装置,包括装置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拨杆,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对防锈油进行翻动的混动机构,所述混动机构包括开设在装置外壳内部的连通槽,所述连通槽的顶部开设有出气槽,且出气槽与连通槽连通;
[0007]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循环放置工件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开设在连接槽上的限位驱动槽,所述连接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推杆,所述电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0008]所述驱动机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对储存气体的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开设在装置外壳内部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气筒,所述气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板;
[0009]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驱动机构进行限位及解除限位的循环机构,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开设在装置外壳内部的循环槽,所述循环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循环杆,且循环杆滑动连接在循环槽的内部;
[0010]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对浸油后的工件自动取出的取料机构,所述取料机构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外侧与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外侧缠绕有皮带,所述皮带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取料板;
[0011]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全方位浸油的辅助浸油机构,所述辅助浸油机构包括开设在装置外壳内部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0012]所述安装槽与连通槽连通,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分类机构,所述分类机构包括分类框,且分类框固定安装在装置外壳的内部,所述分类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气筒,所述分气筒的内部开设有滑槽。
[0013]优选的,所述限位驱动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开设有T型孔,所述T型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内部开设有与插杆配合的斜槽,所述T型孔与限位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限位驱动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的内部开设有斜制槽,所述置物板插接在斜制槽的内部。
[0014]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与密封板固定连接,所述气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贯穿装置外壳,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与气筒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管。
[0015]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循环杆插接在限位孔的内部,所述循环槽与气囊之间固定连接有软管。
[0016]优选的,所述连接槽靠近取料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吹气板,所述连接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插接在皮带的内侧,所述取料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取料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挡板。
[0017]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板,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驱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插接在通槽的内部,所述连接柱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滚珠。
[0018]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块,所述分气筒的内部开设有分气管,所述分气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贯穿分类框后与吹气管连通,且分气管分别与导气管和滑槽连通,所述密封块与分气管贴合。
[0019]优选的,所述密封块与拨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通槽与分类框连通,所述滑槽与分类框的内部连通。
[0020]优选的,所述出气槽的内部开设有推动槽,所述推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搅动板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专利技术中,当限位板下移至限位驱动槽的底部时,此时插杆会插入至T型槽的内部并与限位杆上的斜槽贴合,插杆通过挤压斜槽带动限位杆往T型槽的内侧移动,限位杆移动后会从斜制槽的内部滑出一段距离,但不会完全滑出,使得置物板发生倾斜,当置物板倾斜到限位杆与斜制槽发生抵触时,则停止倾斜,此时可将置物板上的工件滑入装置外壳的内部,从而避免工作人员用手将工件放入防锈油的内部,以及避免工作人员直接将工件扔到装置外壳的内部,造成工件与装置外壳发生碰撞而造成工件损坏;
[0023]2、本专利技术中,工件进入至装置外壳的内部后,会与滚珠接触并挤压滚珠和连接柱进入通擦的内部,通过滚珠的转动,可以避免工件的底部直接与装置外壳接触,提高工件的浸油效果,当气囊的内部充满空气后,气囊内部的空气会通过连通槽进入出气槽的内部,进入出气槽内部的气体会推动搅动板上移,搅动板上移后可以推动装置外壳内部的防锈油进行翻动,由于工件进入到防锈油内部时,会因为其表面不够平整而与防锈油之间产生小气泡,且小气泡会附着在工件的表面,影响工件的浸油效果,当防锈油发生翻动时,可以推动
小气泡离开工件的表面,进而提高工件的浸油效率;
[0024]3、本专利技术中,由于装置外壳的底部为斜坡状态以及滚珠可以使工件逐渐滑落至平缓处并挤压拨杆下移,电机通过驱动杆带动皮带转动,皮带转动后通过挡板和取料板可将工件拨动至取料板上,拨杆下移后通过连杆带动密封块下移,密封块下移后会将分气管打开,此时气囊中的气体以及出气槽中的气体会均会通过滑槽、分气管和导气管排入至吹气板中,最后通过吹气板吹出,当取料板上的工件到达至吹气板的附近时,可通过吹气板上吹出的气体将取料板上工件外部的防锈油吹掉,从而使得工件在取出后不会出现工件表面大规模滴油现象。
[0025]4、本专利技术中,当气囊充满气后,会通过软管将气体吹入至循环槽的内部,气体会推动循环杆插入至限位孔的内部,从而对限位板进行限位,使得限位板不会发生移动,当气囊中的气体被排出后,气体不会对循环杆进行挤压,第一弹簧复位,将循环杆从限位孔中取出,此时循环杆将不再对限位板进行限位,从而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工件浸油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拨杆(12),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对防锈油进行翻动的混动机构(2),所述混动机构(2)包括开设在装置外壳(1)内部的连通槽(21),所述连通槽(21)的顶部开设有出气槽(22),且出气槽(22)与连通槽(21)连通;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3),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11),所述连接槽(1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循环放置工件的驱动机构(6),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开设在连接槽(11)上的限位驱动槽(62),所述连接槽(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电推杆(61),所述电推杆(6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3);所述驱动机构(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对储存气体的充气机构(4),所述充气机构(4)包括开设在装置外壳(1)内部的放置槽(42),所述放置槽(4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气筒(43),所述气筒(4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板(44);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驱动机构(6)进行限位及解除限位的循环机构(7),所述循环机构(7)包括开设在装置外壳(1)内部的循环槽(71),所述循环槽(7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2),所述第一弹簧(7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循环杆(74),且循环杆(74)滑动连接在循环槽(71)的内部;所述连接槽(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对浸油后的工件自动取出的取料机构(5),所述取料机构(5)包括驱动杆(51),所述驱动杆(51)的外侧与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杆(51)的外侧缠绕有皮带(55),所述皮带(5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取料板(53);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全方位浸油的辅助浸油机构(8),所述辅助浸油机构(8)包括开设在装置外壳(1)内部的安装槽(81),所述安装槽(8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84);所述安装槽(81)与连通槽(21)连通,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分类机构(9),所述分类机构(9)包括分类框(91),且分类框(91)固定安装在装置外壳(1)的内部,所述分类框(9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气筒(92),所述分气筒(92)的内部开设有滑槽(9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工件浸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驱动槽(6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杆(67),所述限位板(63)的内部开设有T型孔,所述T型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杆(66),所述限位杆(6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欣妮杜晋周中升杨益洲陈蒙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开放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