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5500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底座、集热槽、集热管、角度调节组件以及转动组件;通过弧面反光镜反射太阳光至集热管外壁表面,通过集热管吸收太阳能热量,进而加热集热管内部的流体介质;角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通过第一电机控制第一主动齿轮带动下端的第一从动齿轮转动,第一电机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实现对集热槽朝向角度进行调节;转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通过第二电机控制第二主动齿轮带动下端的第二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带动集热管转动,进而转动调节集热管吸收太阳能外壁面,使集热管受热均匀,不仅提高了装置的利用效率,还延长了集热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光热利用,具体为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太阳能集热装置


技术介绍

1、日光温室是其冬季蔬菜生产的主要形式,不仅解决了蔬菜作物供应单调的问题,还实现了各种菜蔬的均衡供应,同时也增加了农民就业和经济收入。而对于日光温室的布置主要采用的设备多为通过设置太阳能空气集热管对太阳光热能进行吸收利用。

2、但目前设备上的集热管在吸收太阳热能过程中,由于集热管固定不动,易造成受热不均匀,只有聚焦面受热,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存在能量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集热管局部过热进而造成弯曲失效,增加了使用成本,同时现有槽式聚光弧面镜多为固定朝向一个方向进行布置,无法对太阳光照进行全方位的吸收,因此导致吸收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太阳能集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底座、集热槽、集热管、角度调节组件以及转动组件;

3、所述集热槽位于所述底座上端,且所述集热槽两端分别通过设有的支撑架与所述底座两端转动相连,且所述角度调节组件与所述转动组件分别位于两侧的所述支撑架上,所述集热管位于所述集热槽内部,且所述集热管两端与所述集热槽两端内壁转动相连,且通过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对所述集热槽朝向角度进行调节,及所述转动组件对所述集热管进行转动调节,所述集热槽槽口处设有一透明玻璃,用于封闭所述集热槽内部,所述集热槽内壁呈抛物线形状的弧面,且所述集热槽内壁贴合设有弧面反光镜,通过所述弧面反光镜反射太阳光至所述集热管外壁表面,通过所述集热管吸收太阳能热量,进而加热所述集热管内部的流体介质;

4、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主动齿轮以及第一从动齿轮,所述集热槽两侧外壁分别设有第一转动座,两侧的所述支撑架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座转动相连,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位于其中一侧的所述第一转动座外侧端,所述第一电机位于相应一侧的所述支撑架上端,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位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且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位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上端,二者相互啮合,通过所述第一电机控制所述第一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下端的所述第一从动齿轮转动,所述第一电机根据太阳的照射角度实现对所述集热槽朝向角度进行调节;

5、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主动齿轮以及第二从动齿轮,所述集热管两端与所述第一转动座内部转动相连,且所述集热管两端伸出所述第一转动座,所述第二电机位于另一侧的所述支撑架上端,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位于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位于此侧的所述集热管外侧端,且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位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上端,所述二者相互啮合,通过所述第二电机控制所述第二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下端的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带动所述集热管转动,进而转动调节所述集热管吸收太阳能外壁面,使所述集热管受热均匀。

6、优选的,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架之间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杆、升降槽以及转动旋钮,所述升降杆位于所述支撑架下端,所述升降槽位于所述底座两侧上端,两侧的所述升降杆对应插在所述升降槽内,并通过位于所述升降槽外侧壁的所述转动旋钮与所述升降杆壁面相互卡合,进而实现对所述支撑架高度进行调节。

7、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外围设有一保护罩,所述支撑架两侧外壁分别设有卡块,所述支撑架内部内壁两侧分别设有卡槽,所述保护罩通过所述卡块与卡槽相互配合卡扣在所述支撑架外侧。

8、优选的,所述保护罩外侧端设有一l形管,所述集热管外侧端自所述保护罩内部伸入所述l形管内部,且所述集热管在所述l形管内部自由转动,所述l形管朝向下方。

9、优选的,两侧的所述l形管分别连接鼓风装置以及输送管,且通过所述鼓风装置向所述集热管内部输送气体,再经过所述集热管吸收的太阳热能进行加热,然后从另一侧的l形管输送至输送管内,并通过所述输送管输送至相应需要加热的区域内。

10、优选的,通过出口朝下布置的所述l形管分别与两侧的鼓风装置以及输送管相连,进而使所述支撑架在升降调节时,所述l形管依旧与二者的连接口保持竖直连通。

11、优选的,所述集热槽内设有一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清洁刮板以及移动滑块,所述清洁刮板位于所述集热槽内部,且所述清洁刮板凸起轮廓与所述集热槽内壁相互对应,所述清洁刮板与所述弧面反光镜相互贴合,所述移动滑块分别位于所述清洁刮板两端,所述集热槽内壁两侧上端分别设有移动长槽,所述移动滑块分别位于所述移动长槽内部,所述移动滑块在所述移动长槽内移动,进而使所述清洁刮板在所述集热槽内往复移动,通过所述清洁刮板对所述弧面反光镜表面进行清洁处理,进而保持弧面反光镜表面的干净,增强反射效果。

12、优选的,所述移动长槽内设有一螺纹杆,位于所述集热槽外侧端分别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分别与所述螺纹杆一端相连,所述移动滑块表面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与所述螺纹杆之间配合相连,通过所述第三电机控制所述螺纹杆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移动滑块在沿着所述移动长槽内部移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4、1、本专利技术中,设置了角度调节组件,通过对集热槽一侧的角度调节组件中的第一电机进行设定,进而根据太阳的移动,使第一电机同步带动集热槽进行跟随移动,使太阳直射角度始终对准集热槽内部,保持了接收照射的同步性,提高了装置的利用效率。

15、2、本专利技术中,设置了转动组件,通过对另一侧的转动组件中的第二电机进行设定,使第二电机带动集热槽内部的集热管进行匀速转动,进而保证集热管外壁均匀接收到太阳热能,避免了太阳光照始终照射集热管一面外壁,造成集热管的吸收热量不均匀,同时也延长了集热管的使用寿命。

16、3、本专利技术中,设置了清洁组件,通过所述清洁刮板对所述弧面反光镜表面进行清洁处理,进而保持弧面反光镜表面的干净,保持弧面反光镜正常的反射功能,清洁更加高效,且减少了人工清洁成本。

17、4、本专利技术中,设置了升降组件,通过升降组件中的升降杆与升降槽进行高度的调节,可使本申请适用不同高度的布置环境,且在集热槽上升过程中,l形管一同上升,同时可始终保持与外界管道保持插合,保证被加热的气流正常输送至室内区域,结构更加巧妙。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集热槽、集热管、角度调节组件以及转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架之间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杆、升降槽以及转动旋钮,所述升降杆位于所述支撑架下端,所述升降槽位于所述底座两侧上端,两侧的所述升降杆对应插在所述升降槽内,并通过位于所述升降槽外侧壁的所述转动旋钮与所述升降杆壁面相互卡合,进而实现对所述支撑架高度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外围设有一保护罩,所述支撑架两侧外壁分别设有卡块,所述支撑架内部内壁两侧分别设有卡槽,所述保护罩通过所述卡块与卡槽相互配合卡扣在所述支撑架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外侧端设有一L形管,所述集热管外侧端自所述保护罩内部伸入所述L形管内部,且所述集热管在所述L形管内部自由转动,所述L形管朝向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所述L形管分别连接鼓风装置以及输送管,且通过所述鼓风装置向所述集热管内部输送气体,再经过所述集热管吸收的太阳热能进行加热,然后从另一侧的L形管输送至输送管内,并通过所述输送管输送至相应需要加热的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出口朝下布置的所述L形管分别与两侧的鼓风装置以及输送管相连,进而使所述支撑架在升降调节时,所述L形管依旧与二者的连接口保持竖直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槽内设有一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清洁刮板以及移动滑块,所述清洁刮板位于所述集热槽内部,且所述清洁刮板凸起轮廓与所述集热槽内壁相互对应,所述清洁刮板与所述弧面反光镜相互贴合,所述移动滑块分别位于所述清洁刮板两端,所述集热槽内壁两侧上端分别设有移动长槽,所述移动滑块分别位于所述移动长槽内部,所述移动滑块在所述移动长槽内移动,进而使所述清洁刮板在所述集热槽内往复移动,通过所述清洁刮板对所述弧面反光镜表面进行清洁处理,进而保持弧面反光镜表面的干净,增强反射效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长槽内设有一螺纹杆,位于所述集热槽外侧端分别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分别与所述螺纹杆一端相连,所述移动滑块表面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与所述螺纹杆之间配合相连,通过所述第三电机控制所述螺纹杆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移动滑块在沿着所述移动长槽内部移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集热槽、集热管、角度调节组件以及转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架之间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杆、升降槽以及转动旋钮,所述升降杆位于所述支撑架下端,所述升降槽位于所述底座两侧上端,两侧的所述升降杆对应插在所述升降槽内,并通过位于所述升降槽外侧壁的所述转动旋钮与所述升降杆壁面相互卡合,进而实现对所述支撑架高度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外围设有一保护罩,所述支撑架两侧外壁分别设有卡块,所述支撑架内部内壁两侧分别设有卡槽,所述保护罩通过所述卡块与卡槽相互配合卡扣在所述支撑架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外侧端设有一l形管,所述集热管外侧端自所述保护罩内部伸入所述l形管内部,且所述集热管在所述l形管内部自由转动,所述l形管朝向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所述l形管分别连接鼓风装置以及输送管,且通过所述鼓风装置向所述集热管内部输送气体,再经过所述集热管吸收的太阳热能进行加热,然后从另一侧的l形管输送至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曦冉缪德俊王志成王姣陈西王明哲倪奕鹏刘延超汪春百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职业大学扬州开放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