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动机构液压系统和磁悬浮列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1240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6
一种制动机构液压系统和磁悬浮列车,涉及磁悬浮列车液压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除了能够完成日常的液压驱动系统的收回与伸出(翼板的收回与展开),对于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头车在驱动开启过程中,制动翼板受到风的推力,因此开启速度过快,而尾车载驱动开启过程中制动翼板受到背风推动,因此开启速度变慢,所以为了实现头车和尾车的翼板开启速度适中且同步,头车和尾车的一般在开启过程中需要做到差异化控制,而本申请通过设置二位二通阀和节流阀实现差异化控制。制。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动机构液压系统和磁悬浮列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磁悬浮列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动机构液压系统和磁悬浮列车。

技术介绍

[0002]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来推动的列车,它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的悬浮和导向,再利用直线电机产生的电磁力牵引列车运行。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减少了摩擦力,行走时不同于其他列车需要接触地面,只受来自空气的阻力,高速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可达每小时400公里以上,中低速磁悬浮则多数在100

200公里/小时。
[0003]经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尚无投入商业运营的高速超导电动磁悬浮列车;其技术特征与传统的动车组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完全不一致,研究尚处于起步研究阶段,研制一套适用于高速超导电动磁悬浮列车的液压系统显得尤为重要。高速超导电动磁悬浮列车的液压系统由轮盘液压制动系统、起落架液压驱动系统、导向轮液压驱动系统、制动机构液压系统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制动机构液压系统为专利技术人的研究方向,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适应高速超导电动磁悬浮列车各种工况的制动机构液压系统,其中尤其是头车和尾车的翼板在启动过程中受力不同,需要做到差异化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动机构液压系统和磁悬浮列车,其能够使得高速超导电动磁悬浮列车中的翼板在运行过程中适应遇到的各种工况。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动机构液压系统,包括:液压动力系统;液压驱动系统,所述液压驱动系统包括蓄能器、三位四通换向阀、双向液压锁、第一溢流阀、第二溢流阀、制动油缸、二位二通阀和节流阀;所述蓄能器连接所述液压动力系统的出油端;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具有四个油口,其中P油口连接所述液压动力系统的出油端,T油口连接所述液压动力系统的回油端,A油口连接所述制动油缸的无杆腔,B油口连接所述制动油缸的有杆腔;所述双向液压锁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和所述第一溢流阀均设置在所述A油口与所述无杆腔的连接通路上,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一端连接所述A油口,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溢流阀和所述无杆腔,所述第一溢流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液压动力系统的回油端;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第二溢流阀、二位二通阀和节流阀均设置在所述B油口与所述有杆腔的连接通路上,所述二位二通阀和所述节流阀并联设置,并且所述二位二通阀的
一端和所述节流阀的一端均连接所述B油口,所述二位二通阀的另一端和所述节流阀的另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溢流阀和所述有杆腔,所述第二溢流阀的另一端连接液压动力系统的回油端。
[000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驱动系统包括两个所述制动油缸,两个所述制动油缸并联设置。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驱动系统还包括集流分流阀,所述集流分流阀的集流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溢流阀,所述集流分流阀的分流口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制动油缸的有杆腔。
[000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驱动系统还包括截断阀门,所述截断阀门设置在所述液压动力系统的出油端。
[000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驱动系统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液压动力系统的出油端。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驱动系统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和两个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蓄能器连接所述液压动力系统的出油端的通路上,两个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溢流阀连接所述无杆腔的通路上和所述第二溢流阀连接所述有杆腔的通路上。
[000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驱动系统还包括第一延时电磁阀,所述第一延时电磁阀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液压动力系统的出油端和所述液压动力系统的回油端。
[00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动力系统包括液压油箱、驱动电机、液压齿轮泵、过滤器和三通塞门,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液压齿轮泵连接并设置在所述液压油箱内,所述液压齿轮泵连接所述过滤器的入口端,所述过滤器的出口端连接所述三通塞门,所述三通塞门另外的两个接口分别连接所述液压驱动系统的入口端和所述液压油箱。
[00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动力系统还包括第二延时电磁阀和第三溢流阀,所述第二延时电磁阀和所述第三溢流阀的入口端均连接所述过滤器的出口端,所述第二延时电磁阀和所述第三溢流阀的出口端均连接所述液压油箱。
[001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磁悬浮列车,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制动机构液压系统。
[0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动机构液压系统,包括液压动力系统和液压驱动系统,液压驱动系统包括蓄能器、三位四通换向阀、双向液压锁、第一溢流阀、第二溢流阀、制动油缸、二位二通阀和节流阀;蓄能器连接液压动力系统的出油端;三位四通换向阀具有四个油口,其中P油口连接液压动力系统的出油端,T油口连接液压动力系统的回油端,A油口连接制动油缸的无杆腔,B油口连接制动油缸的有杆腔;双向液压锁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一溢流阀均设置在A油口与无杆腔连接的通路上,第一液控单向阀的一端连接A油口,另一端连接第一溢流阀和无杆腔,第一溢流阀的另一端连接液压动力系统的回油端;第二液控单向阀、第二溢流阀、二位二通阀和节流阀均设置在B油口与有杆腔连接的通路上,二位二通阀和节流阀并联设置,并且二位二通阀的一端和节流阀的一端均连接B油口,二位二通阀的另一端和节流阀的另一端均连接第二液控单向阀,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溢流阀和有杆腔,第二溢流阀的另一端连接液压动力系统的回油
端。本专利技术除了能够完成日常的液压驱动系统收回与伸出(翼板的收回与展开),对于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头车在驱动开启过程中,制动翼板受到风的推力,因此开启速度过快,而尾车载驱动开启过程中制动翼板受到背风推动,因此开启速度变慢,所以为了实现头车和尾车的翼板开启速度适中且同步,头车和尾车的一般在开启过程中需要做到差异化控制,而本申请通过设置二位二通阀和节流阀实现差异化控制。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制动机构液压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三位四通换向阀示意图。
[0016]图标:10

液压驱动系统;101

蓄能器;102

三位四通换向阀;103

第一液控单向阀;104

第二液控单向阀;105

第一溢流阀;106

第二溢流阀;107

制动油缸;108

二位二通阀;109

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机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动力系统;液压驱动系统,所述液压驱动系统包括蓄能器、三位四通换向阀、双向液压锁、第一溢流阀、第二溢流阀、制动油缸、二位二通阀和节流阀;所述蓄能器连接所述液压动力系统的出油端;所述三位四通换向阀具有四个油口,其中P油口连接所述液压动力系统的出油端,T油口连接所述液压动力系统的回油端,A油口连接所述制动油缸的无杆腔,B油口连接所述制动油缸的有杆腔;所述双向液压锁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和所述第一溢流阀均设置在所述A油口与所述无杆腔的连接通路上,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一端连接所述A油口,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溢流阀和所述无杆腔,所述第一溢流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液压动力系统的回油端;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第二溢流阀、二位二通阀和节流阀均设置在所述B油口与所述有杆腔的连接通路上,所述二位二通阀和所述节流阀并联设置,并且所述二位二通阀的一端和所述节流阀的一端均连接所述B油口,所述二位二通阀的另一端和所述节流阀的另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溢流阀和所述有杆腔,所述第二溢流阀的另一端连接液压动力系统的回油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机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驱动系统包括两个所述制动油缸,两个所述制动油缸并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动机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驱动系统还包括集流分流阀,所述集流分流阀的集流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溢流阀,所述集流分流阀的分流口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制动油缸的有杆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动机构液压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显锋杨日龙段姹莉樊永霞王瑜徐培振邓楚燕马斯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车长客二七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