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自测炎症五项联合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卡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038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居家自测炎症五项联合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卡和应用,其中居家自测炎症五项联合检测卡,包括卡壳和设置在卡壳内的检测试纸条;所述检测试纸条包括底衬以及沿衬底的长度方向顺次搭接粘贴在底衬上的样品垫、包被膜和吸水纸;所述样品垫喷涂有微球线;所述微球线为双模态纳米探针标记的CRP1/SAA 1/PCT1/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居家自测炎症五项联合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卡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居家自测炎症五项联合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卡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细菌和病毒是引起炎症的主要病原体,临床上非常容易混淆,炎症标志物在鉴别细菌病毒感染,病情早期预警,诊治疗效监测,预后评估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同时减少不恰当的抗生素应用是控制抗生素耐药的主要策略。而准确诊断感染源,区分病原体种类是细菌性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从而对症用药则是重中之重。
[0003]人类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是指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血浆中一些急剧上升的蛋白质(急性蛋白)。CRP由肝细胞所合成,存在于健康人血液中,正常情况下,机体CRP浓度较低,在急性创伤和感染时其血浓度急剧升高。CRP是鉴别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检验,被用于观察多种疾病的状况,在炎症或组织损伤的情况下的非特异性标志物,CRP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急性时相反应指标。
[0004]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是组织淀粉样蛋白A的前体物质及敏感的正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某些疾病,如病毒感染,移植排斥反应、冠心病等,SAA的敏感性高于CRP,可为临床提供更好的参考价值。临床上患者出现发热,一般都会测CRP,在判断感染原因时,一般认为CRP不升高即为病毒感染。如此判断是不够合理准确的。容易将其他各类因素引起的发热归结于病毒感染,引起误诊。SAA对病毒变化非常敏感,因此联合检测SAA和CRP,让临床鉴定细菌病毒感染更为靠谱。
[0005]PCT对机体感染的反应具有快速准确的特征,是一种理想的生物标志物。血清PCT在感染性疾病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但可早期鉴别诊断细菌性或非细菌性感染,而且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关系。白介素6是细胞因子网络中的重要成员,在急性炎症反应中处于中心地位,可介导肝脏的急性期反应,刺激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生成。多种感染性疾病可导致血清IL

6水平升高,而且IL

6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在脓毒症的全病程管理中,IL

6和PCT联合检测可以取长补短,提高诊断的准确率。IL

6在早期预警及评估预后方面优势突出,而PCT在辅助诊断、评估检测抗生素疗效方面非常有效。联合检测IL

6和PCT可以避免单一指标对感染类别判断的误差,提高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时帮助临床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0006]肝素结合蛋白(HBP)是中性粒细胞来源的颗粒蛋白,专家共识指出HBP作为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是评估脓毒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有效生物标志物,在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中更为重要。
[0007]现有技术中炎症仅针对单一的指标或者二联指标进行检测,炎症五项联合检测较少,另外目前常用做标记的探针有胶体金,荧光微球,上转换纳米晶或量子点等。对于胶体金探针而言,仅能提供定性或半定量检测,且灵敏度低假阳率高。对于荧光微球和量子点,灵敏度高,可以定量检测,但是需要紫外光激发,背景值高且需要借助仪器定量分析,无法通过肉眼比色定性判断。对于上转换纳米晶,呈现出许多优点,例如低毒性,高化学稳定性,
窄带发射,较大的反斯托克位移,较深的光穿透深度和空间分辨率,对生物组织无损伤等,但通常因为结构上的缺陷上而导致上转换发光效率低,同时小的吸收截面也导致了它的激发效率受到限制。因此应用于高敏感度医学和生物探测仍然受到一定限制。目前已经研究出一些方法,例如包裹二氧化硅壳,制造核壳结构,Gd
3+
离子掺杂,引入贵金属纳米粒子等。现有报道中直接与金形成异质结所得纳米探针的均匀性和单分散性较差,因此在作为检测探针的应用中存在局限,同时在合成中难以控制金的等离子体吸收峰与上转换发射峰匹配,无法充分应用等离子体发射增强效果。
[0008]因此基于一种上转换荧光强度高、背景干扰小、灵敏度高、单分散性好、可实现比色/荧光双模态检测的上转换增强发光比色纳米探针,开发出可实现居家自测且具有检测范围宽、灵敏度高、能够快速测定血液中PCT/IL

6/SAA/CRP/HBP的含量的居家自测炎症五项联合检测试剂盒和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居家自测炎症五项联合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卡和应用。
[0010]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居家自测炎症五项联合检测卡,包括卡壳和设置在卡壳内的检测试纸条;所述检测试纸条包括底衬以及沿衬底的长度方向顺次搭接粘贴在底衬上的样品垫、包被膜和吸水纸;所述样品垫喷涂有微球线;所述微球线为双模态纳米探针标记的CRP1/SAA 1/PCT1/IL

6 1/HBP 1单克隆抗体和兔IgG抗体;所述包被膜包括硝酸纤维素膜以及沿长度方向依次平行间隔设置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的第一检测线、第二检测线、第三检测线、第四检测线、第五检测线和质控线;所述第一检测线、第二检测线、第三检测线、第四检测线、第五检测线和质控线分别包被CRP2/SAA 2/PCT2/IL

62/HBP 2和羊抗兔抗体,其中第一检测线靠近样品垫,质控线远离样品垫。
[0011]进一步地,所述样品垫上喷涂的双模态纳米探针标记的CRP1/SAA 1/PCT1/IL

61/HBP 1单克隆抗体和兔IgG抗体的含量均为20~200μg抗体/200μl荧光微球。
[0012]进一步地,所述双模态纳米探针为上转换增强发光比色纳米探针。
[0013]进一步地,所述双模态纳米探针在980nm激发光下,其荧光光谱发射峰位于520

550nm和640

680nm的范围内。
[0014]进一步地,所述双模态纳米探针以包覆有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银离子为核,该核外包覆有上转换纳米晶层和外硅层。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上转换纳米晶层为核壳结构,其组成为:镱铒共同掺杂的氟化钇钠包覆氟化钇钠壳层,即NaYF4:Yb,Er@NaYF4。所述上转换纳米晶层平均粒径为30

50nm。所述纳米银的平均粒径为80

120nm;所述内硅层为二氧化硅层,所述二氧化硅层的厚度为10

30nm。
[0016]进一步地,所述双模态纳米探针粒径为190nm。
[0017]本专利技术中,上转换纳米晶呈现出许多优点,例如低毒性,高化学稳定性,窄带发射,较大的反斯托克位移,较深的光穿透深度和空间分辨率,对生物组织无损伤等,此外,稀土上转换发光只需要低功率密度的近红外连续激光器(典型的激发波长为980nm),同时引入纳米银用于金属增强荧光,产生于荧光团和纳米银等离子体共振的相互作用,导致金属纳
米微粒周围的局域电磁场增强,从而增强激发效率,同时使荧光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居家自测炎症五项联合检测卡,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壳(1)和设置在卡壳(1)内的检测试纸条(2);所述检测试纸条(2)包括底衬(21)以及沿衬底的长度方向顺次搭接粘贴在底衬上的样品垫(22)、包被膜(23)和吸水纸(24);所述样品垫(22)喷涂有微球线;所述微球线为双模态纳米探针微球标记的CRP1/SAA1/PCT1/IL

6 1/HBP1单克隆抗体和兔IgG抗体;所述包被膜(23)包括硝酸纤维素膜以及沿长度方向依次平行间隔设置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的第一检测线、第二检测线、第三检测线、第四检测线、第五检测线和质控线;所述第一检测线、第二检测线、第三检测线、第四检测线、第五检测线和质控线分别包被CRP2/SAA 2/PCT2/IL

6 2/HBP 2和羊抗兔抗体,其中第一检测线靠近样品垫(22),质控线远离样品垫(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居家自测炎症五项联合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垫(22)上喷涂的双模态纳米探针微球标记的CRP1/SAA1/PCT1/IL

6 1/HBP 1单克隆抗体和兔IgG抗体的含量均为20~200μg抗体/200μl荧光微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居家自测炎症五项联合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态纳米探针为上转换增强发光比色纳米探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居家自测炎症五项联合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态纳米探针在980nm激发光下,其荧光光谱发射峰位于520

550nm和64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张肖宋良洪茂椿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