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双效放疗增敏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双效放疗增敏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23762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效放疗增敏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双效放疗增敏探针纳米探针包括介孔二氧化硅微球、负载于二氧化硅微球介孔中含稀土金属的长余辉纳米材料和修饰于介孔二氧化硅微球表面的一氧化氮供体和氧气供体。该探针具有良好的余辉发光性能,其中掺杂的镥元素和表面的一氧化氮供体,使其在乳腺癌肿瘤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放疗增敏能力,且该纳米探针稳定性高、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通过体内近红外长余辉成像,实现乳腺癌肿瘤的成像检测,为乳腺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材料,涉及一种双效放疗增敏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放射治疗(rt)通过高能射线辐照产生的二次电子以及活性氧(ros)破坏肿瘤细胞的dna,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然而,由于肿瘤组织对x-ray的吸收效果较差,通常需要很高的x射线辐照剂量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而特殊的肿瘤微环境(tme)能够促进辐射造成的dna损伤的修复,导致肿瘤根治失败。幸运的是,放疗增敏剂的使用极大地改善了rt的效果,成为改善临床rt的希望。

2、在高能射线的辐照下,高z元素可以增强肿瘤组织的辐射吸收,加强dna损伤。此外,一氧化氮通过亚硝化应激途径来“稳定”rt引起的dna损伤,固化放疗效果。然而,高z元素和一氧化氮在肿瘤中富集是一个难题,这需要合适的载体引导。在众多的纳米材料中,近红外长余辉材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高z元素易于掺杂到长余辉材料中,而且长余辉材料表面修饰小分子容易。此外,近红外长余辉纳米材料余辉发射峰位于生物窗口,可以在无原位激发的情况下实现高灵敏度的肿瘤成像定位,以获得放疗的位置和最佳时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效放疗增敏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效放疗增敏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介孔二氧化硅微球、负载于二氧化硅微球介孔中的含稀土金属的长余辉纳米材料和修饰于介孔二氧化硅微球表面的一氧化氮供体和mno2。

<p>3、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纳米探针具有良好的余辉发光性能,同时负载了二氧化硅微球介孔中的含稀土金属的长余辉纳米材料和修饰于介孔二氧化硅微球表面的一氧化氮供体和mno2,使其具有良好的肿瘤成像和治疗能力。该纳米探针稳定性高、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通过长余辉成像技术,实现乳腺癌肿瘤的高灵敏度成像诊断,为乳腺癌肿瘤的诊断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4、优选地,所述稀土元素包括钕、钆、铒、镱、镥;

5、将钕、钆、铒、镱、镥五种特定过渡金属离子的组合负载于介孔内,使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更优异的放疗增敏性能。

6、优选地,所述钕、钆、铒、镱、镥的摩尔比为0.05-0.1。其中0.05-0.1中的具体点值可以选择0.05、0.06、0.07、0.08、0.09、0.1等。

7、优选地,所述近红外长余辉纳米探针的粒径为50-150nm,例如50nm、60nm、70nm、80nm、100nm、120nm、140nm、150nm等。

8、上述各项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双效放疗增敏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将介孔二氧化硅微球与含稀土离子的离子溶液混合,干燥后进行煅烧,得到稀土长余辉纳米颗粒;

11、(2)将步骤(1)得到的长余辉纳米颗粒进行一氧化氮供体负载,得到负载一氧化氮供体稀土长余辉纳米颗粒;

12、(3)将步骤(2)得到的负载一氧化氮供体长余辉纳米颗粒用mno2进行包覆,得到mno2包覆的稀土长余辉纳米颗粒;

13、(4)将步骤(3)得到的mno2包覆的稀土长余辉纳米颗粒与pah、paa和amd-3100依次进行反应后,得到所述双效放疗增敏纳米探针。

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效放疗增敏纳米探针是基于模板法合成尺寸均匀的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利用其介孔的吸附作用,将预配置好的过渡金属离子溶液吸附于介孔内,在高温煅烧下合成了近红外长余辉纳米颗粒,之后在近红外长余辉纳米颗粒表面修饰了一氧化氮供体和mno2,合成了具有生物安全性用于乳腺癌肿瘤成像和治疗的的新型纳米探针。

15、优选地,所述一氧化氮供体的负载方法包括:

16、将一氧化氮供体与稀土长余辉纳米颗粒反应,时间为12-24h。

17、优选地,所述一氧化氮供体与稀土长余辉纳米颗粒的体积质量比为(0.1-1ml):(10-50mg),其中0.1-1中的具体点值可以选择0.1ml、0.2ml、0.3ml、0.4ml、0.5ml、0.6ml、0.7ml、0.8ml、0.9ml、1ml等。其中10-50mg中的具体点值可以选择10mg、20mg、30mg、40mg、50mg。

18、优选地,所述一氧化氮供体制备方法包括;

19、将mptes与亚硝酸叔丁酯混合反应,时间为12-24h(例如12h、14h、16h、18h、20h、22h、24h等)。

20、优选地,所述mptes与亚硝酸叔丁酯体积比为(1-5ml):(1-5ml)其中1-5ml中的具体点值可以选择1ml、2ml、3ml、4ml、5ml。

21、优选地,所述mno2的包覆方法为:将负载10-50mg(10mg、20mg、30mg、40mg、50mg)一氧化氮供体长余辉纳米颗粒与10-20ml(10ml、12ml、14ml、16ml、18ml、20ml)高锰酸钾和还原剂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20-40℃(20℃、25℃、30℃、35℃、40℃),时间为25-50min(25min、30min、35min、40min、45min、50min)。

22、优选地,所述还原剂包括甲酰胺。

23、上述各项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双效放疗增敏纳米探针在制备乳腺癌肿瘤诊断和治疗试剂中的应用。

2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本专利技术的双效放疗增敏探针纳米探针具有良好的余辉发光性能,其中掺杂的镥元素和表面的一氧化氮供体,使其在乳腺癌肿瘤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放疗增敏能力,且该纳米探针稳定性高、分散性好、粒径分布均匀,通过体内近红外长余辉成像,实现乳腺癌肿瘤的成像检测,为乳腺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效放疗增敏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介孔二氧化硅微球、负载于二氧化硅微球介孔中的含稀土金属的长余辉纳米材料和修饰于介孔二氧化硅微球表面的一氧化氮供体和MnO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效放疗增敏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金属为镥;所述镥的摩尔比为0.05-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近红外长余辉的双效放疗增敏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氧化氮供体包括硝酸甘油、戊四硝酯、硝普钠、亚硝酸异戊脂、L-精氨酸、亚硝酸叔丁酯;所述近红外长余辉纳米探针的粒径为50-150nm。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效放疗增敏纳米探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效放疗增敏纳米探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一氧化氮供体的负载方法包括:将一氧化氮供体与稀土长余辉纳米颗粒反应,时间为12-24h。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效放疗增敏纳米探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一氧化氮供体与稀土长余辉纳米颗粒的体积质量比为(0.1-1mL):(10-50mg)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效放疗增敏纳米探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氧化氮供体制备方法包括:将MPTES与亚硝酸叔丁酯混合反应,时间为12-24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效放疗增敏纳米探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PTES与亚硝酸叔丁酯体积比为(1-5mL):(1-5mL)。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效放疗增敏纳米探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的MnO2的包覆方法为:将负载一氧化氮供体长余辉纳米颗粒与高锰酸钾和还原剂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20-40℃,时间为10-60min。

10.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效放疗增敏纳米探针在制备肿瘤放疗增敏试剂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效放疗增敏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介孔二氧化硅微球、负载于二氧化硅微球介孔中的含稀土金属的长余辉纳米材料和修饰于介孔二氧化硅微球表面的一氧化氮供体和mno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效放疗增敏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金属为镥;所述镥的摩尔比为0.05-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近红外长余辉的双效放疗增敏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氧化氮供体包括硝酸甘油、戊四硝酯、硝普钠、亚硝酸异戊脂、l-精氨酸、亚硝酸叔丁酯;所述近红外长余辉纳米探针的粒径为50-150nm。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效放疗增敏纳米探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效放疗增敏纳米探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一氧化氮供体的负载方法包括:将一氧化氮供体与稀土长余辉纳米颗粒反应,时间为12-24h。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宋良杨正霞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