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牵引电机冷却主风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9770 阅读:3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轨道车辆牵引电机冷却主风道,采用单进风、多出风的组合型风道结构,以应对双电机或多电机配置的车辆牵引方式。实现在有限的安装空间中设置风道,从而满足高速轨道车辆的风冷系统设计要求,以简洁的结构实现牵引电机的降温处理。具有安装在车体下方的通风管道,所述的通风管道具有至少2个独立的支管,在数个支管的前端连接处设置1个总进风口,在每个支管的末端分别设置一出风口。在每个支管内部设置有数个用于引导风向和降低流通阻力的导流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出一种改进型的冷却主风道,该风道应用于轨道车辆底部牵引电 机的冷却,属于机械制造领域。技术背景目前国内已经投入使用的轨道车辆,如动车组的时速已达300公里以上,因而 对于高速运转的牵引电机需要及时进行冷却处理,以达到长时间连续安全运转的维 护目的。由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结构较为复杂,受到车体下方有限的安装空间影响,对 于电机冷却风道的设计和安装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现有高速轨道车辆配置有双 牵引电机,如何同时为2个牵引电机进行有效地冷却,是保障牵引电机高效运转、 提高轨道车辆运行机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现有技术中所采取的双电机双风道的结构形式,显然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牵引电机冷却主风道,其设计目的在于解决上述 问题而采用单进风、多出风的组合型风道结构,以应对双电机或多电机配置的车辆 牵引方式。本技术的设计目的在于,实现在有限的安装空间中设置风道,从而满足高 速轨道车辆的风冷系统设计要求,以简化的结构实现牵引电机的降温处理。另一设计目的在于,实现风道内部多个出风口之间的风量平衡分配,降低风道 流通阻力,提高风冷效率,进一步保障牵引电机的高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车辆牵引电机冷却主风道,具有安装在车体下方的通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管道具有至少2个独立的支管(1),在数个支管的前端连接处设置1个总进风口(2),在每个支管的末端分别设置1个出风口(3); 在每个支管内部设置有数个用 于引导风向和降低流通阻力的导流板(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秀平袁博赖森华王浩李琦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