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城轨车辆客室门障碍物检测功能测试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9106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城轨车辆客室门障碍物检测功能测试的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客室门的上滑道导轮位于上滑道直道区域时页门开关门过程中的障碍物检测功能的直道障碍物检测区域、用于检测客室门的上滑道导轮位于上滑道弯道区域时页门开关门过程中的障碍物检测功能的弯道障碍物检测区域、用于检测两扇门页即将关闭到位时的最小障碍物检测功能的最小障碍物测试模块和用于检测护指胶条间距的刻度标识的护指胶条间距检测区域。本用于城轨车辆客室门障碍物检测功能测试的装置,具有在检修过程中只需使用一种工具,即可实现耗时短、效率高的优点。效率高的优点。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城轨车辆客室门障碍物检测功能测试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障碍物检测功能测试的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城轨车辆客室门障碍物检测功能测试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城轨车辆客室门的功能直接影响车辆运营安全性及乘客服务质量,目前城轨车辆客室塞拉门设计一般参考设计标准为EN 14752

2019,为了防止乘客或行李被困于正在关闭或打开的车门中间,EN 14752

2019标准要求车门应具备防挤压功能,即障碍物检测功能。
[0003]因此为确保城轨车辆客室门障碍物检测功能正常,在城轨车辆客室门日常维护保养中,需要对城轨车辆客室门障碍物检测功能进行测试,目前较为普遍的城轨车辆客室门障碍物检测功能的测试有直道障碍物检测功能、弯道障碍物检测功能以及最小障碍物检测功能的测试;同时为保证正线运营过程中城轨车辆客室门保持较好的密封性以及隔噪效果,需要检查门页密封正常,在车门已关闭好的情况下,确保城轨车辆客室门的护指胶条间距满足一定的距离。
[0004]目前是市面上以及制造商普遍仅使用固定尺寸的长方体件对城轨车辆客室门的最小障碍物检测功能进行检测,缺乏一体式的可同时进行直道障碍物检测功能、弯道障碍物检测功能以及最小障碍物检测功能的检测工具。而且在日常检修过程中涉及到开门防夹测试时,需要由4个人同时在开门反方向阻挡车门使车门在开启时启动障碍物检测功能,这种“4人1门”的方式耗时较长,消耗人力大,不仅造成较大的人力浪费(特别是在软件升级、新车验收时测试时间极长),且存在人员夹伤的风险。另外在测量城轨车辆客室门的护指胶条间距时需要更换其他的测量工具,其中涉及到工器具的交叉使用,降低了工作效率。
[0005]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城轨车辆客室门障碍物检测功能测试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城轨车辆客室门障碍物检测功能测试的装置,旨在解决检修过程中需要多种测量工具配合使用,造成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
[0007]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用于城轨车辆客室门障碍物检测功能测试的装置,包括连接本体、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两端面的直道障碍物检测区域和弯道障碍物检测区域、最小障碍物测试模块和设置于所述连接本体上的护指胶条间距检测区域;
[0009]直道障碍物检测区域,用于检测客室门的上滑道导轮位于上滑道直道区域时页门开关门过程中的障碍物检测功能,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两端用于限制携门架在直道区域运动的第一定位支撑块和第二定位支撑块;
[0010]弯道障碍物检测区域,用于检测客室门的上滑道导轮位于上滑道弯道区域时页门
开关门过程中的障碍物检测功能,包括用于限制携门架在弯道区域运动的第三定位支撑块和第四定位支撑块;
[0011]最小障碍物测试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支撑块上,所述最小障碍物测试模块用于检测两扇门页即将关闭到位时的最小障碍物检测功能;
[0012]护指胶条间距检测区域,设有用于检测护指胶条间距的刻度标识。
[0013]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直道障碍物检测区域包括第一开门状态和第一关门状态;
[0014]处于第一开门状态时,所述第一定位支撑块和第二定位支撑块的内侧面与携门架的外侧面抵接;
[0015]处于第一关门状态时,所述第一定位支撑块和第二定位支撑块的外侧面与携门架的内侧面抵接。
[0016]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定位支撑块和第二定位支撑块内侧之间的间距为250mm

350mm;
[0017]所述第一定位支撑块的长度为20mm

30mm,宽度为20mm

30mm,高度为50mm

70mm;
[0018]所述第二定位支撑块的长度为20mm

30mm,宽度为20mm

30mm,高度为110mm

130mm。
[0019]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弯道障碍物检测区域包括第二开门状态和第二关门状态;
[0020]处于第二开门状态时,所述第三定位支撑块和第四定位支撑块的内侧面与携门架的外侧面抵接;
[0021]处于第二关门状态时,所述第三定位支撑块和第四定位支撑块的外侧面与携门架的内侧面抵接。
[0022]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三定位支撑块和第四定位支撑块内侧之间的间距为150mm

250mm;
[0023]所述第三定位支撑块和第四定位支撑块的长度均为20mm

30mm,宽度为20mm

30mm,高度为50mm

70mm。
[0024]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护指胶条间距检测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支撑块和第二定位支撑块内侧面的中间,所述刻度标示的长度为3

5mm。
[0025]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定位支撑块和最小障碍物测试模块为一体设置。
[0026]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最小障碍物测试模块的宽度为20mm

30mm,长度为50mm

70mm。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8]本技术提出的用于城轨车辆客室门障碍物检测功能测试的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客室门的上滑道导轮位于上滑道直道区域时页门开关门过程中的障碍物检测功能的直道障碍物检测区域、用于检测客室门的上滑道导轮位于上滑道弯道区域时页门开关门过程中的障碍物检测功能的弯道障碍物检测区域、用于检测两扇门页即将关闭到位时的最小障碍物检测功能的最小障碍物测试模块和用于检测护指胶条间距的刻度标识的护指胶条间距检测区域;可以实现单人操作,有利于节省人力投入,降低了检修难度,简化了检测过程,
提高了功能测试效率,还能够减轻了员工工作强度,消除多名员工长时间阻挡车门开关导致的夹伤风险;本用于城轨车辆客室门障碍物检测功能测试的装置,具有在检修过程中只需使用一种工具,即可实现耗时短、效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30]图1是用于城轨车辆客室门障碍物检测功能测试的装置的主视图;
[0031]图2是用于城轨车辆客室门障碍物检测功能测试的装置的左视图;
[0032]图3是用于城轨车辆客室门障碍物检测功能测试的装置的俯视图;
[0033]图4是用于城轨车辆客室门障碍物检测功能测试的装置中第一开门状态图;
[0034]图5是用于城轨车辆客室门障碍物检测功能测试的装置中第一关门状态图;
[0035]图6是用于城轨车辆客室门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城轨车辆客室门障碍物检测功能测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本体、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两端面的直道障碍物检测区域和弯道障碍物检测区域、最小障碍物测试模块和设置于所述连接本体上的护指胶条间距检测区域;直道障碍物检测区域,用于检测客室门的上滑道导轮位于上滑道直道区域时页门开关门过程中的障碍物检测功能,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两端用于限制携门架在直道区域运动的第一定位支撑块和第二定位支撑块;弯道障碍物检测区域,用于检测客室门的上滑道导轮位于上滑道弯道区域时页门开关门过程中的障碍物检测功能,包括用于限制携门架在弯道区域运动的第三定位支撑块和第四定位支撑块;最小障碍物测试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支撑块上,所述最小障碍物测试模块用于检测两扇门页即将关闭到位时的最小障碍物检测功能;护指胶条间距检测区域,设有用于检测护指胶条间距的刻度标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城轨车辆客室门障碍物检测功能测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道障碍物检测区域包括第一开门状态和第一关门状态;处于第一开门状态时,所述第一定位支撑块和第二定位支撑块的内侧面与携门架的外侧面抵接;处于第一关门状态时,所述第一定位支撑块和第二定位支撑块的外侧面与携门架的内侧面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城轨车辆客室门障碍物检测功能测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支撑块和第二定位支撑块内侧之间的间距为250mm

350mm;所述第一定位支撑块的长度为20mm

30mm,宽度为20mm

30mm,高度为50mm

70mm;所述第二定位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梦双黄周兴冯鹤伟陈忠明刘仁福伍尚志徐丹刘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