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锅炉脱硫方法,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技术中,采用炉内燃烧脱硫的较多,其方法是采用燃煤 中掺烧脱硫剂或炉内喷钙脱硫等,但是炉内脱硫往往受到锅炉燃烧工况等众多因素的影 响,致使脱硫剂不能充分参与反应,直接影响脱硫剂的利用率和脱硫效率,同时还造成 脱硫剂的严重浪费,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为了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脱硫效率,降低脱硫剂的使用量,国内外均有在尾部烟 道外增加湿吸收塔,以截获未反应的脱硫剂,继续吸收二氧化硫,提高脱硫剂的利用率 并提高脱硫效率的锅炉烟气尾部增湿的方法。但是,所述方法需要在尾部烟道外增加独 立的吸收塔,还要改造烟道增加旁通等,增加了脱硫设施的投资费用,延长了烟气路径, 增加了烟气排放的阻力和能耗,同时使设备运行及操作难度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进一步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脱硫剂利用率,以提高脱硫效率,克服现有尾 部增湿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烟道的再脱硫 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不仅能提高脱硫剂的利用率和脱硫效率,而且能减少投资成本、运 行成本,使企业即达到环保要求又经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烟道的再脱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现有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3)与电除尘器(7)之间的锅炉尾部烟道内设置增湿或/和增碱装置(6),其中:所述增湿或/和增碱装置由增湿器(10)、导风装置(12)和除渣器(13)组成;所述的增湿器(10)由高压蒸汽系统和高压喷头组成,位置位于锅炉尾部烟道至电除尘之间;所述的导风装置(12)由导风板和螺旋片组成,导风板呈倾斜状位于烟道中间,螺旋片呈螺旋状排列固定于自烟道初始向后至电除尘之间的烟道内壁上;所述除渣器(13)由上闸板阀、下闸板阀和闸板阀间的腔体组成,其上接竖直烟道,下与外界相通,所述上插板阀位于竖直烟道底部,其下部为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