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丝馈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7776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焊丝馈送装置,其在焊枪缆线沿轴方向通过上部臂内的焊接机器人中输送焊枪缆线内的焊丝,所述焊丝馈送装置具有:主体部件,其在可绕上部臂的轴自由旋转的状态下被安装在上部臂的内周面,并且其上安装有焊枪缆线;以及进给辊,其在可绕与上部臂的轴向正交的轴自由旋转的状态下被安装在主体部件上。因此,从焊枪缆线露出的焊丝与进给辊的圆周面接触,通过进给辊旋转,沿焊丝(3)上部臂的轴方向被送出。根据这样的构成,当绕臂旋转时,能够防止通过臂内的焊枪缆线的扭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插入有焊丝的焊枪缆线(卜一千少一7A)通过臂 内并与焊枪(溶接卜一f)连接的焊接机器人中,将焊枪缆线内的焊丝送 到焊枪的焊丝馈送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具有多关节臂的焊接机器人中,收容有焊丝或导电线的焊枪缆线从 上部臂的基端部通过上部臂内,与在上部臂的前端部设置的焊枪连接(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6-150378号)。在这样的焊接机器人中,由于在上部臂的周围不对焊枪缆线进行配 线,所以当使多关节臂旋转或倾斜时,不用担心焊枪缆线与工件或周围的 装置接触。此外,与在上部臂的外部对焊枪缆线进行配线的情况相比,针 对焊枪缆线弯曲或拉伸引起的载荷变小。此外,在所述的焊接机器人中,将焊丝送到焊枪的焊丝馈送装置被固 定在上部臂的基端部。在焊丝馈送装置中,焊丝被夹在一对辊之间,通过 辊旋转,焊丝被送向上部臂的前端侧。如所述那样,在上部臂的基端部固定有焊丝馈送装置的现有构成中, 由于焊枪缆线的基端部被固定在焊丝馈送装置上,所以当使上部臂的前端 部绕轴旋转,且伴随于该旋转焊枪缆线绕轴旋转时,在焊枪缆线上产生局 部的扭转。并且,由于反复进行焊枪缆线的扭转,所以存在焊枪缆线的耐 久性变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解决所述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丝馈送装置, 当使臂绕轴旋转时,能够防止通过臂内的焊枪缆线的扭转。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焊丝馈送装置,在插入有焊丝的焊枪缆线从臂的基端部沿轴方向通过所述臂内,并在所述臂的前端部与焊枪连接 的焊接机器人中,所述焊丝馈送装置将所述焊枪缆线内的所述焊丝送到所 述焊枪,其中,所述焊丝馈送装置具有主体部件和进给辊,所述主体部件 在可绕所述臂的轴自由旋转的状态下被安装在所述臂的内周面,并且在所 述主体部件上安装有所述焊枪缆线,所述进给辊在可绕与所述臂的轴向正 交的轴自由旋转的状态下被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件上,在所述主体部件中, 所述焊丝在从所述焊枪缆线中露出的状态下通过安装有所述进给辊的部 位,并通过所述进给辊的旋转将插入在所述焊枪缆线中的所述焊丝沿所述 臂的轴方向送出。在该构成中,由于当臂绕轴旋转,且追随于该旋转焊枪缆线绕轴旋转 时,主体部件也追随于焊枪缆线的旋转而绕臂的轴旋转,所以能够防止在 焊枪缆线上产生局部的扭转,能够提高焊枪缆线的耐久性。在所述的焊丝馈送装置中,可以构成为用于使所述进给辊旋转的驱动 装置被固定在所述臂上,将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的旋转传递给所述进给 辊的传递机构具有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在可绕所述 臂的轴自由旋转的状态下被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件上,所述第二锥齿轮在可 绕与所述臂的轴向正交的轴自由旋转的状态下被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件上, 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被传递给所述第一锥齿轮的旋转经所述第二锥 齿轮被传递给所述进给辊。在此,在主体部件的重量大的情况下,当焊枪缆线绕轴旋转时,由于 相对于焊枪缆线的旋转,主体部件的追随性差,所以存在不能有效地防止 焊枪缆线扭转的可能性。因此,在所述的构成中,通过将驱动装置固定在 臂上,主体部件被小型化及轻量化,当焊枪缆线绕轴旋转时,由于相对于 焊枪缆线的旋转,主体部件的追随性变好,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焊枪缆线 的扭转。此外,在传递机构中,当主体部件绕臂的轴旋转时,被安装在主体部 件上的第二锥齿轮一边维持与绕臂的轴旋转的第一锥齿轮之间的啮合状 态, 一边绕臂的轴公转,所以对臂的旋转状态没有影响,可以将驱动装置 的输出轴的旋转始终传递给进给辊。在所述焊丝馈送装置中,可以构成为在所述臂的一部分上形成装拆自如的罩,所述主体部件被收容在所述罩内,所述驱动装置被固定在所述罩 上在该构成中,当维护传递机构或驱动装置时,通过从臂卸下罩,能够 简单地将罩、主体部件、传递机构及驱动装置从臂卸下。此外,当组合传递机构和驱动装置时,由于能够在从臂卸下焊丝馈送 装置的状态下进行工作,所以能够简单地进行传递机构和驱动装置的组合 工作或调整工作。进而,即使在改变主体部件的安装位置的情况下,由于在臂的外周面 也不会留有驱动装置或用于安装驱动装置的托架等,所以容易应对各种的 规格变更。在所述的焊丝馈送装置中,可以构成为,所述焊枪缆线被分为安装于 所述主体部件的前端部的前端侧缆线和安装于所述主体部件的基端部的 基端侧缆线,用于向所述焊枪送电的导电线、被送到所述焊枪的保护气以 及被送到所述焊枪的冷却水从所述基端侧缆线的基端部通过所述主体部 件内,被收纳在所述前端侧缆线内。在此,由于在厚板焊接中焊接需要的电流大,导电线粗,所以焊枪缆 线的直径也变粗。由于这样的大直径的焊枪缆线最小曲率半径大,所以为 了在臂内弯曲焊枪缆线,必须在臂内确保大的空间。尤其,在以吊挂式使用所述焊接机器人的情况下,由于即使在使前后 方向反转的状态下也使用,所以相对于在置于地面使用的情况,焊枪缆线 的扭转角度变为二倍。此外,在焊接机器人中,需要使用于冷却焊枪的冷却水在焊枪缆线内 通过,在将用于向焊枪缆线内供应冷却水的给水缆线在臂的基端部与焊枪 缆线连结的情况下,给水缆线的维护变复杂。在所述的构成中,将基端侧缆线从臂延伸至外部,在从焊接机器人离 开的位置,能够将给电缆线、气体缆线及给水缆线连结到基端侧缆线的基 端部。此时,基端侧缆线的基端部由于连结给电缆线、气体缆线及给水缆 线,所以绕轴的旋转受到限制,当使臂绕轴旋转时,在焊枪缆线整体产生 扭转。但是,由于从前端侧缆线的前端部至基端侧缆线的基端部的距离长, 所以在焊枪缆线上不会产生局部的扭转。即,由于对焊枪缆线施加的因扭转引起的载荷非常小,所以焊枪缆线的耐久性不会变低。此外,由于从前端侧缆线的前端部至基端侧缆线的基端部的距离长, 所以能够充分地应对最小弯曲半径大的焊枪缆线的弯曲,不需要在臂内确 保宽广的空间。进而,由于给电缆线、气体缆线及给水缆线在从臂离开的位置被连结 到基端侧缆线的基端部,所以能够使维护的工作性提高。在所述的焊丝馈送装置中,可以构成为,在所述主体部件中,绕过安 装有所述进给辊的部位,从基端部至前端部贯穿地设置有导电线用插入 孔、送气孔及送水孔,通过所述导电线用插入孔,所述导电线从所述基端 侧缆线被收纳在所述前端侧缆线内,通过所述送气孔,所述保护气从所述 基端侧缆线被收纳在所述前端侧缆线内,通过所述送水孔,所述冷却水从 所述基端侧缆线被收纳在所述前端侧缆线内。在该构成中,绕过安装有进给辊的部位,形成导电线用插入孔、送气 孔及送水孔,由此能够将主体部件小型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焊丝馈送装置,由于主体部件追随于焊枪缆线的旋转而 旋转,所以能够防止在焊枪缆线上产生局部的扭转,能够提高焊枪缆线的 耐久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焊接机器人的侧视图; 图2是从进给辊侧所看到的本实施方式的焊丝馈送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从传递齿轮侧所看到的本实施方式的焊丝馈送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焊丝馈送装置的图,(a)是从前端侧所看 到的图,(b)是从(a)的状态使主体部件旋转的图5是从进给辊侧所看到的本实施方式的焊丝馈送装置的侧视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焊丝馈送装置的俯视图7是表示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焊丝馈送装置的立体图8是表示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焊丝馈送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详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焊丝馈送装置,在插入有焊丝的焊枪缆线从臂的基端部沿轴方向通过所述臂内,并在所述臂的前端部与焊枪连接的焊接机器人中,所述焊丝馈送装置将所述焊枪缆线内的所述焊丝送到所述焊枪,其中, 所述焊丝馈送装置具有主体部件和进给辊, 所述主 体部件在可绕所述臂的轴自由旋转的状态下被安装在所述臂的内周面,并且在所述主体部件上安装有所述焊枪缆线, 所述进给辊在可绕与所述臂的轴向正交的轴自由旋转的状态下被安装在所述主体部件上, 在所述主体部件中,所述焊丝在从所述焊枪缆线中 露出的状态下通过安装有所述进给辊的部位,并通过所述进给辊的旋转将插入在所述焊枪缆线中的所述焊丝沿所述臂的轴方向送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凑达治近藤亮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