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7-氨基头孢烷酸生产菌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6699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7

氨基头孢烷酸生产菌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尤其涉及工程菌构建
,具体涉及一种7

氨基头孢烷酸生产菌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7‑
氨基头孢烷酸(7

Aminocephalosporanic acid,7

ACA,结构式如图1所示)是合成头孢类抗生素的重要中间体。目前,7

ACA由顶头孢霉(Acremonium chrysogenum)的发酵产物头孢菌素C(Cephalosporin C,CPC,结构式如图1所示)裂解而成。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法:传统工艺主要以化学法由CPC经羧基保护,酰胺键断裂与脱保护等多步工艺裂解生产7

ACA。自1962年美国礼来公司成功地采用化学裂解法由CPC生产出7

ACA以来,化学裂解法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具体操作工艺为:在酯化釜内投入头孢菌素C钠盐和反应溶剂二氯甲烷,再加入三乙胺及二甲苯胺后搅拌均匀,之后开始滴加三甲基氯硅烷,滴加完毕后继续在25

30℃下搅拌1

1.5h,把反应液加入氯化釜后冷却至

40℃,再慢慢加入二甲苯胺并搅拌均匀后开始滴加五氯化磷,加完后冷却至

30℃继续搅拌1.5

2h然后去醚化工段。当料液和丁醇温度均低于

55℃时开始滴加丁醇,加完后再将反应物冷却至

30℃并保持该温度下继续搅拌1.5

2h,然后将料液放到水解釜中,开始搅拌并加入甲醇和水,水解温度控制在

10℃下5

15min,水解结束后用浓氨水调节pH值至3.5,最后离心过滤,洗涤和干燥。由上述可知化学裂解法工艺复杂,需要大量有机溶剂,环境污染大。随着7

ACA巨大市场需求的带动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逐步重视,目前化学裂解法生产7

ACA逐渐被环境友好的生物酶催化法所取代。
[0003]生物酶催化CPC生产7

ACA自20世纪60年代晚期得到深入发展,主要包括两步酶法和一步酶法。两步酶法利用D

氨基酸氧化酶(D

amino acid oxidase,DAO)和戊二酰基
‑7‑
氨基头孢烷酸酰化酶(GL
‑7‑
ACA acylase,GAC)分步催化。首先CPC在DAO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一个酮酸中间体(KA
‑7‑
ACA),其十分不稳定,非常容易被上述反应中产生的H2O2氧化脱羧生成戊二酰基
‑7‑
氨基头孢烷酸(GL
‑7‑
ACA);然后GL
‑7‑
ACA在GAC的催化作用下脱去侧链生成7

ACA。通过对酶固定化的研究,两步酶法的工艺已经日趋成熟,但仍存在酶解路线长、氧化条件控制难度大、副产物多、产率低于化学裂解法等缺点;另一方面,近些年来随着蛋白质工程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对头孢菌素C酰化酶(CPC Acylase,CPC酰化酶)进行了工程菌表达及酶分子改造等方面的研究,从而使得一步酶法在工业生产中更加具有吸引力。
[0004]一步酶法是利用CPC酰化酶直接催化CPC合成7

ACA,不必进行GL
‑7‑
ACA转换的中间过程,反应效率相当于化学法,转化率可达95%以上。一步酶法同时兼具化学法的优势(高效率和纯度)及两步酶法的优势(高经济性和环境友好),因此成为目前7

ACA合成工艺的研究热点。一步酶法技术已经在理论上得到了国内外广泛研究,特别是一步7

ACA裂解酶的发酵、固定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但是仍然存在CPC酰化酶对底物CPC特异性不高、酶活力较低、酶提取不易和酶的固定化有待进一步改善等问题。
[0005]目前,无论是两步酶法还是一步酶法,都需要发酵获得CPC后再通过体外酶催化反应来生产7

ACA。而Isogai等报道了将两步酶法中的DAO和GAC的基因克隆至顶头孢霉,结果在顶头孢霉体内表达的两个酶可以将顶头孢霉发酵获得的CPC直接在体内转化成7

ACA,实现了直接发酵生产7

ACA的目的。然而其发酵水平较低,7

ACA的发酵产量只有150μg/mL,同时引入两个酶也带来众多副产物,因此未见后续报道。然而,由于顶头孢霉遗传操作困难,针对调控以及代谢方面的基础研究尚不充足,使得外源基因引入后难以使代谢流达到平衡,在发酵顶头孢霉产7

ACA的研究中,均只有少量CPC转化为7

ACA,制约了顶头孢霉作为工业菌株在发酵法合成7

ACA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合成7

氨基头孢烷酸的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为在酵母菌中引入CPC酰化酶和头孢菌素C合成途径,得到重组菌,发酵所述重组菌,得到7

氨基头孢烷酸;
[0008]所述CPC酰化酶,为如下A或B或C:
[0009]A)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
[0010]B)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
[0011]C)所述蛋白为将A或B所示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末端添加标签序列且具有CPC酰化酶活性的由A或B衍生的蛋白。
[0012]上述方法中,所述酵母菌为酿酒酵母。
[0013]所述发酵所在体系中含有单糖。
[0014]所述单糖为半乳糖;
[0015]或,所述单糖为半乳糖和葡萄糖。
[0016]所述头孢菌素C合成途径所需要的酶包括异青霉素N合酶IPNS、异青霉素N差向异构酶IPNE、脱乙酰氧头孢菌素C合成酶扩环酶DAOCS、脱乙酰头孢菌素C合成酶羟化酶DAOCS、脱乙酰头孢菌素C乙酰转移酶、ACV三肽合成酶和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酶。
[0017]上述在酵母菌中引入CPC酰化酶和头孢菌素C合成途径为将所述CPC酰化酶的编码核酸和所述头孢菌素C合成途径的相关酶导入所述酵母菌中,得到所述重组菌。
[0018]具体为:
[0019]1)制备ACV合成菌株和表达CPC酰化酶和部分头孢菌素C合成途径的相关酶的质粒pACA1或质粒pACA2;
[0020]2)将所述质粒pACA1或所述质粒pACA2导入上述ACV合成菌株得到重组菌。
[0021]上述ACV合成菌株为将表达ACV三肽合成酶和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酶的质粒导入酿酒酵母BY4741中制备得到,具体为将重组质粒pESC

Hyg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7

氨基头孢烷酸的方法,为在酵母菌中引入CPC酰化酶和头孢菌素C合成途径,得到重组菌,发酵所述重组菌,得到7

氨基头孢烷酸;所述CPC酰化酶,为如下A或B或C:A)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B)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C)所述蛋白为将A或B所示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末端添加标签序列且具有CPC酰化酶活性的由A或B衍生的蛋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酵母菌为酿酒酵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所在体系中含有单糖;所述头孢菌素C合成途径所需要的酶包括异青霉素N合酶IPNS、异青霉素N差向异构酶IPNE、脱乙酰氧头孢菌素C合成酶扩环酶DAOCS、脱乙酰头孢菌素C合成酶羟化酶DAOCS、脱乙酰头孢菌素C乙酰转移酶、ACV三肽合成酶和磷酸泛酰巯基乙胺基转移酶。4.CPC酰化酶,为如下A或B或C:A)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B)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C)所述蛋白为将A或B所示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末端添加标签序列且具有CPC酰化酶活性的由A或B衍生的蛋白。5.编码权利要求4所述CPC酰化酶的核酸分子。6.含有权利要求4所述CP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周通杨大猛苏文成曲戈张武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