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有机电极生产废气治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气净化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有机电极生产废气治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储能电源和电动汽车的迅猛发展,电池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庞大的应用市场对电极材料(尤其是正极材料)的可持续性和成本问题提出了重大挑战。传统商用电极材料多使用基于过渡金属的无机材料,过渡金属的大量使用带来了制造和回收过程相关的困难,造成环境的污染。发展节能环保技术是本世纪最迫切的需求之一,有机电极材料由于含有丰富的碳、氢、氧等元素而显现出可再生、绿色环保、低成本和高容量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0003]有机电极生产过程电极配料制浆、搅拌、涂布工艺所产生的含:乙二酸、乙醇、丙酮、正丁醇等有机溶剂挥发的混合有机废气,该废气对厂区及周边居民的健康和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电池有机电极生产废气治理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有机电极生产废气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有机电极生产废气治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废气经过第一风管(1)进入到传输到抽气装置内部,抽气装置将废气传输到吸附装置内部;S2、利用吸附装置对废气进行净化和过滤处理,经过处理后的废气传输到烟囱(11)内部,烟囱(11)排出处理后的废气;S3、烟囱(11)长时间排出废气后,利用清理装置对烟囱(11)内壁进行清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有机电极生产废气治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装置包括第一风管(1)和第二风管(2),第一风管(1)通过第一控制阀(3)与第一离心风机(4)输入端连接,且第一风管(1)通过第二控制阀(5)与第二离心风机(6)输入端连接,且第一离心风机(4)输出端以及第二离心风机(6)输出端均利用止回阀(7)与第二风管(2)连接,所述第二风管(2)一端与吸附装置的进风口(8)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有机电极生产废气治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外壳(9),所述外壳(9)一端利用进风口(8)与第二风管(2)连通,外壳(9)另一端利用出风口(10)与烟囱(11)连通,所述外壳(9)内部设置有四个等距并列排布的活性炭层(12),所述活性炭层(12)顶部设置有防止废气排出的密封结构,活性炭层(12)底部设置有卸料口(13),两侧的活性炭层(12)一端均利用隔板(14)分别与外壳(9)相对两内侧壁固定连接,中部的两个活性炭层(12)一端利用隔板(14)连接,且另一端分别利用隔板(14)与相邻的活性炭层(1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有机电极生产废气治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法兰(15),所述法兰(15)对应放置在外壳(9)顶部,所述法兰(15)顶部放置有密封盖板(16),所述密封盖板(16)与法兰(15)顶面之间利用第一垫圈(17)连接,且外壳(9)顶部设置有连接法兰(15)和密封盖板(16)的活节螺栓(18),所述活节螺栓(18)顶端螺旋套接有螺母(19),所述密封盖板(16)内侧面利用卡件对应卡接有第二垫圈(20),且第二垫圈(20)处于法兰(15)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有机电极生产废气治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9)顶部设置有净化水管(21),且净化水管(21)输入端贯穿外壳(9),所述外壳(9)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排水口(22),所述净化水管(21)利用连接件安装在外壳(9)内部,且净化水管(21)表面连接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瑞卿,李云飞,李木子,廖康维,钟根林,吴庆军,
申请(专利权)人:紫科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