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农机的集成式行车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654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农机的集成式行车制动器,包括行车制动器壳体、压板、对偶片、摩擦片、背板、半轴、内毂、活塞、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压盖、变速器壳体、管接头;通过优化行车制动器壳体结构及所述内部配合零件构成的行车制动器总成,可使行车制动相关零件从变速器主体中剥离出来,融入行车制动器壳体中,形成分离式的行车制动器总成。其设计显著降低了变速器主体的复杂程度,使变速器内部布局更加紧凑,节省了变速器主体的布置空间和开发成本。行车制动器总成与变速器主体用螺栓进行连接,当行车制动器总成与变速器实现分离式安装后,若行车制动器发生故障,可单独拆卸此总成进行维修和更换,节约了变速器的维修成本和时间成本。间成本。间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农机的集成式行车制动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动器
,具体属于一种适用于农机的集成式行车制动器。

技术介绍

[0002]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也是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农用机械主机厂对农机自动变速器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对变速器的质量、功能性、结构强度及可靠性等各种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湿式多片换挡执行元件作为自动变速器的关键零部件,除了在乘用车和商用车自动变速器中作为换档结构普遍应用外,还可以用在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等非道路变速器及其他特殊场景,其性能直接影响动力总成的性能,由它组成的行车制动器不仅要为农机提供必要的制动性能,保证其能够正常制动,同时行车制动器的设计也要为变速器在农机上的安装节省空间和利于后期维修。此外在满足制动功能的前提下还具有高集成度和尽可能多的功能,因此行车制动的集成性、多用途优化设计,是农机自动变速器开发必不可少的环节。
[0003]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农机变速器的行车制动器结构复杂、功能单一,仅仅以制动功能为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农机的集成式行车制动器,实现分离式行车制动器总成开发设计、行车制动器外置双控制油路优化设计、行车制动器润滑油路组合设计、行车制动扭矩器系列化开发与行车制动器防尘等功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适用于农机的集成式行车制动器,包括行车制动器壳体、压板、对偶片、摩擦片、背板、半轴、内毂、活塞、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压盖、变速器壳体、管接头;
[0007]所述行车制动器壳体上设有活塞控制油道,管接头固定在活塞控制油道上,活塞控制油道连通行车制动器壳体的内部;活塞控制油道通过管接头连通外部油压源。
[0008]所述活塞设置在行车制动器壳体的内部,活塞与行车制动器壳体内部的活塞密封面相贴合;
[0009]所述压板的一面与活塞贴合,压板的另一面与摩擦片贴合;所述对偶片与压板平行放置,所述对偶片外圆面与行车制动器壳体上的对偶片配合槽配合;所述对偶片与摩擦片交替放置;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行车制动器壳体和活塞形成活塞油腔,推动活塞运动产生制动力压紧摩擦片与对偶片,进行行车制动;
[0010]所述背板固定在行车制动器壳体上,所述半轴上套设有深沟球轴承,半轴穿过行车制动器壳体和背板,半轴通过深沟球轴承与背板进行转动连接;
[0011]所述压盖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行车制动器壳体进行连接;所述压盖上设置有油道,用于润滑变速器内部零件;
[0012]所述半轴的外侧连接有内毂,内毂将摩擦片的扭矩传递至半轴,半轴输出扭矩传递动力至车轮。
[0013]优选的,所述行车制动器壳体上设有润滑内毂上油道、润滑内毂中油道、润滑内毂下油道、下油道入口、变速器内部润滑油道、轴承座润滑油道和上油道入口;所述内毂上设有径向过油孔、轴向过油孔;其中下油道入口、变速器内部润滑油道和上油道入口分别与变速器壳体配合,形成密闭的润滑油路出口与入口。
[0014]优选的,所述内毂上设有挡油凸台、外花键和内花键;
[0015]所述半轴与内毂通过内花键进行连接,所述摩擦片与内毂通过外花键进行连接;挡油凸台用于储存润滑油液。
[0016]优选的,所述行车制动器壳体上设有变速器壳体螺栓过孔,行车制动器壳体与变速器壳体之间通过变速器螺栓穿过变速器壳体螺栓过孔进行可拆卸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半轴与背板的连接位置设置有油封座孔,油封座孔内部设置有油封。
[0018]优选的,所述行车制动器壳体和背板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一O形圈。
[0019]优选的,所述背板上的弹性挡圈槽设置有弹性挡圈。
[0020]优选的,所述背板上设置有防尘罩,防尘罩上设有防尘罩螺栓过孔,防尘罩螺栓与防尘罩螺栓过孔和防尘罩螺纹孔配合,防尘罩螺栓穿过防尘罩螺栓过孔和防尘罩螺纹孔固定防尘罩。
[0021]优选的,所述背板上设置有导向柱安装槽,导向柱安装槽内部安装有导向柱,导向柱外侧套设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使活塞正常回位。
[0022]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与密封环配合面及压盖配合,所述第二密封环与密封环配合面及压盖配合,用于密封变速器内部润滑油道。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农机的集成式行车制动器,通过合理优化行车制动器壳体结构及所述内部配合零件构成的行车制动器总成,可使行车制动相关零件从变速器主体中剥离出来,融入行车制动器壳体中,形成分离式的行车制动器总成。其设计显著降低了变速器主体的复杂程度,使变速器内部布局更加紧凑,节省了变速器主体的布置空间和开发成本。行车制动器总成与变速器主体用螺栓进行连接,当行车制动器总成与变速器实现分离式安装后,若行车制动器发生故障,可单独拆卸此总成进行维修和更换,节约了变速器的维修成本和时间成本。
[0025]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行车制动器壳体上布置油道、设计双油孔及安装管接头,使控制活塞产生制动力的高压油直接从外部导入活塞油腔,同时双控制油路及双管接头的设计使得两路控制油压互为备份,防止其中一路控制失效,进而出现车辆无法制动的危险情况,实现了车辆制动能力的冗余设计,提高制动系统可靠性。若不需要双控制油路设计,还可将其中一个管接头替换为传感器,如温度、压力传感器,使其可实时监测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此外外置油路还实现了高压油液的点对点流动,缩短了油液流动路程,减小了沿程阻力,还简化了行车制动壳体的内部油道,降低了壳体制造成本。
[0026]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行车制动器壳体上布置多路润滑油道,使润滑油液可同时流向多处,同时对轴承、内毂等零件进行润滑。优化了壳体内部零件,使其可存储润滑油液,还可将多余润滑油液导流至其他零件。同时多处油路还与变速器壳体形成配合,共同形成结合面
密封,构成润滑油路的入口。此外行车制动器壳体的润滑油路还实现油液流动的承上启下功能,从外部接收油液对其他零件进行润滑,输送油液去往变速器内部其他位置实现润滑,达到了多个零件组合润滑油路的设计目标。
[0027]本专利技术通过更改摩擦片与对偶片的数量和更改其他零件的轴向长度,可直接增加或降低行车制动器的制动能力。
[0028]进一步的,通过在背板上设置导向柱,防止摩擦片与对偶片数量改变引起回位弹簧的拉伸与压缩方向改变。扭矩系列化开发可使变速器匹配不同吨位的车型,形成模块化与系列化产品,降低后期再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0029]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行车制动器壳体上安装防尘罩和油封,可使经常工作在田间的农机变速器零件避免不同尺寸沙尘土石的敲打,甚至进入壳体内部污染油液,造成变速器失效。此外油封还可防止内部油液从零件结合面处泄漏,引起油液不足和变速器功能受损。
附图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农机的集成式行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车制动器壳体(1)、压板(2)、对偶片(3)、摩擦片(4)、背板(5)、半轴(9)、内毂(12)、活塞(16)、第一密封圈(17)、第二密封圈(18)、压盖(25)、变速器壳体(26)、管接头(27);所述行车制动器壳体(1)上设有活塞控制油道(118),管接头(27)固定在活塞控制油道(118)上,活塞控制油道(118)连通行车制动器壳体(1)的内部;活塞控制油道(118)通过管接头(27)连通外部油压源;所述活塞(16)设置在行车制动器壳体(1)的内部,活塞(16)与行车制动器壳体(1)内部的活塞密封面(101)相贴合;所述压板(2)的一面与活塞(16)贴合,压板(2)的另一面与摩擦片(4)贴合;所述对偶片(3)与压板(2)平行放置,所述对偶片(3)外圆面与行车制动器壳体(1)上的对偶片配合槽(117)配合;所述对偶片(3)与摩擦片(4)交替放置;第一密封圈(17)、第二密封圈(18)、行车制动器壳体(1)和活塞(16)形成活塞油腔,推动活塞(16)运动产生制动力压紧摩擦片(4)与对偶片(3),进行行车制动;所述背板(5)固定在行车制动器壳体(1)上,所述半轴(9)上套设有深沟球轴承(11),半轴(9)穿过行车制动器壳体(1)和背板(5),半轴(9)通过深沟球轴承(11)与背板(5)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压盖(25)通过圆锥滚子轴承(19)与行车制动器壳体(1)进行连接;所述压盖(25)上设置有油道,用于润滑变速器内部零件;所述半轴(9)的外侧连接有内毂(12),内毂(12)将摩擦片(4)的扭矩传递至半轴(9),半轴(9)输出扭矩传递动力至车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农机的集成式行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制动器壳体(1)上设有润滑内毂上油道(103)、润滑内毂中油道(104)、润滑内毂下油道(105)、下油道入口(108)、变速器内部润滑油道(110)、轴承座润滑油道(114)和上油道入口(115);所述内毂(12)上设有径向过油孔(1203)、轴向过油孔(1204);其中下油道入口(108)、变速器内部润滑油道(110)和上油道入口(115)分别与变速器壳体(26)配合,形成密闭的润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台格润马星宇郑泽奇赵伟伟张晨光严鉴铂刘义王凯峰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