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双离合自动变速箱及用于其的液压换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598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双离合自动变速箱及用于其的液压换挡系统,其中该液压换挡系统包括:第一换挡拨叉、第二换挡拨叉、第三换挡拨叉、第四换挡拨叉、主油路、第一逻辑阀、第二逻辑阀、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二流量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和开关阀,以及在重力方向上高于第一换挡拨叉、第二换挡拨叉、第三换挡拨叉和第四换挡拨叉的第一通气孔,该第一通气孔与第一流量控制阀回油口和第二流量控制阀回油口相连。该液压换挡系统能够提高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换挡响应速度。换挡响应速度。换挡响应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双离合自动变速箱及用于其的液压换挡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箱的液压换挡系统、包括该液压换挡系统的双离合自动变速箱及包括该双离合自动变速箱的汽车。

技术介绍

[0002]双离合自动变速箱是相对于手动挡变速箱而出现的一种能够自动根据引擎转速来换挡的设备。而目前双离合自动变速箱追求越来越多的挡位以实现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和驾驶感受,目前国内开发的双离合自动变速箱也陆续实现了八个挡。
[0003]参照图1,双离合自动变速箱的液压换挡系统包括第一换挡拨叉11、第二换挡拨叉12、第三换挡拨叉13、第四换挡拨叉14和主油路8,以及与第一换挡拨叉11、第二换挡拨叉12和油箱相连的第一逻辑阀21,与第三换挡拨叉13、第四换挡拨叉14和油箱相连的第二逻辑阀22,与第一逻辑阀21相连的第一流量控制阀31,与第二逻辑阀22相连的第二流量控制阀32,与第一流量控制阀31、第二流量控制阀32、主油路8和油箱相连的压力控制阀4及与第一逻辑阀21、第二逻辑阀22、主油路8和油箱相连的开关阀5。其中,压力控制阀4、开关阀5、第一逻辑阀21、第二逻辑阀22、第一流量控制阀31和第二流量控制阀32能够协同控第一换挡拨叉11、第二换挡拨叉12、第三换挡拨叉13、第四换挡拨叉14的工作状态,并达到八个挡位的自由切换。
[0004]本申请专利技术人付出创造地发现,由于第一流量控制阀31的回油口和第二流量控制阀32的回油口直接与油箱相连,导致各个换挡拨叉与对应流量控制阀之间的油路容易在换挡期间且未被使用时出现排空现象,而在再次使用时还得重新进油并建立压力,这个过程会降低双离合自动变速箱的换挡响应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换挡响应速度,本技术提供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箱的液压换挡系统、包括该液压换挡系统的双离合自动变速箱及包括该双离合自动变速箱的汽车。
[0006]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双离合自动变速箱的液压换挡系统,其包括:第一换挡拨叉、第二换挡拨叉、第三换挡拨叉、第四换挡拨叉和主油路;第一逻辑阀,其与所述第一换挡拨叉和第二换挡拨叉相连,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换挡拨叉和第二换挡拨叉的工作状态;第二逻辑阀,其与所述第三换挡拨叉和第四换挡拨叉相连,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换挡拨叉和第四换挡拨叉的工作状态;第一流量控制阀,其与所述第一逻辑阀相连,并用于调整流经所述第一逻辑阀的油液的流向及流量;第二流量控制阀,其与所述第二逻辑阀相连,并用于调整流经所述第二逻辑阀的油液的流向及流量;压力控制阀,压力控制阀进口与主油路相连,压力控制阀出口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的第一流量控制阀进口和第二流量控制阀的第二流量控制阀进口相连;开关阀,开关阀进口与主油路相连,而开关阀出口与所述第一逻辑阀的第一逻辑阀控制口和第二逻辑阀的第二逻辑阀控制口相连,并用
于控制所述第一逻辑阀和第二逻辑阀的工作状态;第一通气孔,其被设置成在重力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换挡拨叉、第二换挡拨叉、第三换挡拨叉和第四换挡拨叉,且所述第一通气孔与第一流量控制阀的第一流量控制阀回油口和第二流量控制阀的第二流量控制阀回油口相连。
[0007]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换挡系统还包括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被设置成在重力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逻辑阀和第二逻辑阀的位置,所述开关阀为三位三通换向阀,开关阀回油口与所述第二通气孔相连。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为三位四通换向阀,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逻辑阀相连的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一工口和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二工口;当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流量控制阀进口与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二工口连通,第一流量控制阀回油口与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一工口连通;当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流量控制阀进口被封闭,而第一流量控制阀回油口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一工口和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二工口连通;当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处于第三工作状态时,第一流量控制阀进口与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一工口连通,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回油口与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二工口连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为三位四通换向阀,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逻辑阀相连的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一工口和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二工口;当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二流量控制阀进口与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二工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回油口与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一工口连通;当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流量控制阀进口被封闭,而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回油口与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一工口和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二工口连通;当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处于第三工作状态时,第二流量控制阀进口与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一工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回油口与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二工口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换挡系统还包括设在指定位置上的储油槽,所述指定位置为在重力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逻辑阀的第一逻辑阀控制口和第二逻辑阀的第二逻辑阀控制口的位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逻辑阀为两位九通液动换向阀,包括与所述储油槽相连的三个释压口、与第一流量控制阀的第一工口相连第一逻辑阀第一进出口21a、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的第二工口相连的第二进出口、与所述第一换挡拨叉的两端一一相连的第一工口和第二工口,以及与所述第二换挡拨叉的两端一一相连的第三工口和第四工口;当所述第一逻辑阀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其第一进口与第一工口连通,第二进油孔与第二工口连通,所述第三工口和第四工口通过三个所述释压口中的两个与所述储油槽连通;当所述第一逻辑阀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其第一进与第三工口连通,第二进油孔与第四工口连通,所述第一工口和第二工口通过三个所述释压口中的两个与所述储油槽连通。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逻辑阀为两位九通液动换向阀,包括与所述储油槽相连的第二逻辑阀第一释压口、第二逻辑阀第二释压口、第二逻辑阀第三释压口、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的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一工口相连的第二逻辑阀第一进出口、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的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二工口相连的第二逻辑阀第二进出口、与所述第三换挡拨叉的两端一一相连的第二逻辑阀第一工口和第二逻辑阀第二工口,以及与所述第四换挡拨叉的两端一一
相连的第二逻辑阀第三工口和第二逻辑阀第四工口;当所述第二逻辑阀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第二逻辑阀第一进出口与第二逻辑阀第一工口连通,第二逻辑阀第二进出口与第二逻辑阀第二工口连通,所述第二逻辑阀第三工口和第二逻辑阀第四工口通过第二逻辑阀第一释压口、第二逻辑阀第二释压口、第二逻辑阀第三释压口中的两个与所述储油槽连通;当所述第二逻辑阀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第二逻辑阀第一进出口与第二逻辑阀第三工口连通,第二逻辑阀第二进出口与第二逻辑阀第四工口连通,所述第二逻辑阀第一工口和第二逻辑阀第二工口通过第二逻辑阀第一释压口、第二逻辑阀第二释压口、第二逻辑阀第三释压口中的两个与所述储油槽连通。
[0013]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控制阀为三位三通换向阀;当所述压力控制阀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压力控制阀进口与压力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离合自动变速箱的液压换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挡拨叉(11)、第二换挡拨叉(12)、第三换挡拨叉(13)、第四换挡拨叉(14)和主油路(8);第一逻辑阀(21),其与所述第一换挡拨叉(11)和第二换挡拨叉(12)相连,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换挡拨叉(11)和第二换挡拨叉(12)的工作状态;第二逻辑阀(22),其与所述第三换挡拨叉(13)和第四换挡拨叉(14)相连,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换挡拨叉(13)和第四换挡拨叉(14)的工作状态;第一流量控制阀(31),其与所述第一逻辑阀(21)相连,并用于调整流经所述第一逻辑阀(21)的油液的流向及流量;第二流量控制阀(32),其与所述第二逻辑阀(22)相连,并用于调整流经所述第二逻辑阀(22)的油液的流向及流量;压力控制阀(4),压力控制阀进口(4a)与主油路(8)相连,压力控制阀出口(4b)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31)的第一流量控制阀进口(31a)和第二流量控制阀(32)的第二流量控制阀进口(32a)相连;开关阀(5),开关阀进口(5a)与主油路(8)相连,而开关阀出口(5b)与所述第一逻辑阀(21)的第一逻辑阀控制口(21j)和第二逻辑阀(22)的第二逻辑阀控制口(22j)相连,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逻辑阀(21)和第二逻辑阀(22)的工作状态;第一通气孔(6),其被设置成在重力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换挡拨叉(11)、第二换挡拨叉(12)、第三换挡拨叉(13)和第四换挡拨叉(14),且所述第一通气孔(6)与第一流量控制阀(31)的第一流量控制阀回油口(31b)和第二流量控制阀(32)的第二流量控制阀回油口(32b)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换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通气孔(7),所述第二通气孔(7)被设置成在重力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逻辑阀(21)和第二逻辑阀(22)的位置,所述开关阀(5)为三位三通换向阀,开关阀回油口(5c)与所述第二通气孔(7)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换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31)为三位四通换向阀,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逻辑阀(21)相连的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一工口(31c)和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二工口(31d);当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31)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流量控制阀进口(31a)与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二工口(31d)连通,第一流量控制阀回油口(31b)与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一工口(31c)连通;当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31)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一流量控制阀进口(31a)被封闭,而第一流量控制阀回油口(31b)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一工口(31c)和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二工口(31d)连通;当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31)处于第三工作状态时,第一流量控制阀进口(31a)与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一工口(31c)连通,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回油口(31b)与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二工口(31d)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换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32)为三位四通换向阀,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逻辑阀(22)相连的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一工口(32c)和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二工口(32d);
当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32)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二流量控制阀进口(32a)与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二工口(32d)连通,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回油口(32b)与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一工口(32c)连通;当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32)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流量控制阀进口(32a)被封闭,而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回油口(32b)与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一工口(32c)和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二工口(32d)连通;当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32)处于第三工作状态时,第二流量控制阀进口(32a)与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一工口(32c)连通,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回油口(32b)与第二流量控制阀第二工口(32d)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换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换挡系统还包括设在指定位置上的储油槽(9),所述指定位置为在重力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逻辑阀(21)的第一逻辑阀控制口(21j)和第二逻辑阀(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志虞锡忠邢晓亮
申请(专利权)人: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