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智能IGBT模块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4373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功率智能IGBT模块及其加工工艺,模块包括外壳、底板、驱动板、芯片、绝缘衬底、粘接胶、功率端子和信号端子,所述外壳具有容置腔,所述底板固定于外壳底部,驱动板位于底板上方,于底板和驱动板之间填充有绝缘涂覆胶;所述芯片位于驱动板侧旁,并位于底板上方,并于底板上设置有绝缘衬底,芯片位于绝缘衬底上方;所述驱动板和芯片之间连接有键合线,所述功率端子连接于外壳上,所述信号端子连接于驱动板上,所述粘接胶位于底板和外壳之间;并于容置腔中灌注有环氧树脂。加工工艺包括清洗、烧结、粘接、键合、灌胶和检测步骤。有效解决了灌封模块厚度问题以及散热问题,使得模块更加轻薄,具备小型化、散热能力强的特点。散热能力强的特点。散热能力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功率智能IGBT模块及其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功率模块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大功率智能IGBT模块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本领域灌封智能功率模块的驱动板与芯片及功率部分采用叠层设计,驱动板通过内部信号端子、铝丝与芯片连接。由于驱动板处于芯片上方,驱动板必须与芯片、铝丝保留安全空间,防止大电压击穿。此种设计在模块纵向需要保留足够的安装空间和安全空间,导致智能功率模块整体厚度偏高,在狭小空间无法安装摆放。降低驱动板高度直至与芯片贴合,可以使整个模块高度大大减小,但是对于现有封装工艺是无法完成的。本领域模块上盖设计为扣合结构、粘接结构,同样导致模块结构复杂、纵向高度大,厚度偏高。模块内部填充硅凝胶保护芯片等器件,由于灌胶后再进行真空脱泡后,仍然存有少量气泡,在工作过程中芯片发热会导致硅凝胶内部气体膨胀。因此,上盖设计普遍与硅凝胶保留足够空间,防止因硅凝胶膨胀而溢出,或损坏上盖。
[0003]而塑封智能功率模块使用引线框架与芯片烧结而成,最终使用环氧树脂材料将产品封装,此种设计没有灌封底板结构,在大功率领域很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智能IGBT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底板、驱动板、芯片、绝缘衬底、粘接胶、功率端子和信号端子,所述外壳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底板固定于外壳底部,所述驱动板位于底板上方,并于底板和驱动板之间填充有绝缘涂覆胶,将驱动板粘接固定于底板上;所述芯片位于驱动板侧旁,并位于底板上方,并于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芯片的绝缘衬底,芯片位于绝缘衬底上方;所述驱动板和芯片之间连接有键合线,所述功率端子连接于外壳上,所述信号端子连接于驱动板上,所述粘接胶位于底板和外壳之间;并于容置腔中灌注有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将驱动板、芯片和键合线完全覆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智能IGBT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衬底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绝缘涂覆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智能IGBT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有IGBT芯片和FRD芯片,所述芯片和外壳内壁之间也连接有键合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功率智能IGBT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壁上具有一台阶,所述键合线一端连接于芯片上,一端连接于所述台阶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智能IGBT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芯片的支撑座,所述芯片固定于支撑座上表面,所述绝缘衬底位于支撑座中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智能IGBT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衬底为导热率高、热膨胀低的陶瓷覆铜材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智能IGBT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铝硅合成材质。8.一种如权利要求1

7任意一项所述的大功率智能IGBT模块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S1、将模块所需配件进行等离子清洗,去除配件表面的污物、粉尘;S2、将7颗IGBT芯片、7颗FRD芯片通过真空烧结炉与绝缘衬底进行烧结固定,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佰龙曲赫然许冬梅何咏欣徐宁宋吉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吉华微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