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金
,尤其涉及一种采用中等厚度板坯连 铸机生产低合金包晶钢的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低合金包晶钢的生产方法是采取模铸形式,在上世纪70年代 后期连铸工业化生产以后,经历了上世纪80~90年代连铸大发展时期, 传统连铸机也出现了浇铸包晶钢的生产经验。但是,对于中等厚度(80 150mm)的连铸机,由于其拉速快、铸坯薄、水口内径小、结晶器液面 波动大的特点,如果按照传统连铸机生产低合金包晶钢的方法,就不能 满足中等厚度连铸机的生产和质量要求。将传统连铸机生产低合金包晶 钢的方法移用到目前的中等厚度连铸机上,范围在0.09%~0.15%范围 内,发生了SFe+L (液体)一YFe包晶反应,该反应的发生使结晶器内 的坯壳收縮量大,在坯壳与铸坯之间形成气隙早而大,热流传递受阻, 导致铸坯坯壳不均而形成表面纵裂;形成的薄坯壳出结晶器后在辊子处 受压形成鼓肚造成液面波动大,进而在结晶器振痕处由于波动的液面形 成横向凹陷。所以,用中等厚度连铸机无法保证在高拉速下成批量生产 低合金包晶钢,也就无法充分发挥这一高拉速铸机的高效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中等厚度板坯连铸机生产低合金包晶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转炉冶炼:出钢过程中增加钢水碱度,出钢后,进行顶渣改质,实现无渣出钢,出钢终点磷控制在成分范围内;其它成分低于上限值; b)LF炉精炼:进行深脱氧 ,并采用氩气搅拌制度; c)连铸:用中等厚度板坯连铸机连铸,采用熔化速度快的高碱度结晶器保护渣,并对保护渣熔化速度进行调整,实现结晶器吹氩保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爱英,姚伟智,张洪峰,刘敏,孟宪敏,刘振中,许海亮,张文,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