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建筑物厢式基础中存车方法,将垂直升降机、通道机构、搬运输送机、框架式存车泊位和载车托板配置于建筑物厢式基础内外,在升降机和厢式基础之间开拓进出车辆地下通道,涉及钢结构、机械传动、自动控制等技术领域。采用PLC控制,载车托板经过升降机、输送机携持、驱动进出建筑物厢式基础和存车泊位,自动搬运、存取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将垂直升降机、通道机构、 搬运输送机、框架式存车泊位和载车托板和配置于建筑物厢式基础内外,采用PLC控制,实现自动化存取车辆,涉及钢结构、机械传动、自动控制等技术领 域。
技术介绍
近几年为解决"停车难"问题,国内大中城市纷纷建设地面和地下立体车 库或停车场。然而由于建国之初没有预见到改革开放和车辆的迅猛增长,没有 将建设停车工程纳入城市规划,目前许多城市建设已经定型,很难在建筑物密 集地区规划出建设车库或停车场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将垂直升降机、通道机构、搬运输送机、框架式存车泊位和载车托 板配置于建筑物厢式基础内外,载车托板自动进出厢式基础,搬运、存取车辆, 从而充分利用了遗存资源,开拓出新的停车空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将垂直升降机设置在建筑物外部,在升降机和厢式 基础之间开拓进出车辆地下通道,通道机构两端分别与升降机和输送机对应, 搬运输送机和存车泊位设置在厢式基础空隙中,采用PLC控制,载车托板经 过升降机升降、通道机构横移、输送机纵行、升降和横移,自动进出建全A物厢 式基础、进出存车泊位。采取的具体措施是1. 由升降框架、传动机构和悬板机构组成垂直升降机,其传动机构设置在 升降框架梁柱上下,其悬板机构设置在升降框架中部,其升降位置分别与地面 和厢式基础下平面平齐。2, 由通道框架、接力装置(2套)和接续装置组成通道机构。接力装置安 装在框架两端,接续装置安装在框架中间。3. 由纵行机构、升降机构和横移机构组成搬运输送机,其纵行机构设置在 输送机下部,衔接在运作通道纵行导轨上,其升降机构设置在纵行机构上下, 其横移机构设置在升降机构中部。4. 将建筑物厢式基础中划分出若干存车单元,每个单元迸深两侧沿开间方 向设置若干框架式存车泊位,每个泊位上两侧设置2条横移导轨,作为载车托 板进出泊位之用,中部开间方向作为输送机纵行空间,在通道地面上设置2 条纵行导轨,作为输送机运作之用。5. 由托板框架、导轮(4个)和开式刚性链条组成载车托板,其导轮安装 在托板fti架下部两侧,衔接在升降机悬板机构、输送机横移机构、通道机构及 存车泊位两侧横移导轨上,其刚性链条安装在托板框架下部中间,与升降机和 输送机驱动装置、通道机构和存车泊位接力装置内的驱动、接力链轮互相啮合。6. 提供一种锥销离合器,其主动端端面上带有锥销,分别安装在升降机和 输送机驱动装置外侧,从动端端面上带有锥孔,分别安装在通道机构和存车泊 位接力装置外端。这样,存车时,将车辆停泊在地面衔接在升降机悬板机构的载车托板上, 自控系统启动以后,升降机自动将托板载车下降至通向建筑物厢式基础的地道 边缘,接着锥销离合器主动端锥销插入从动端锥孔,升降机悬板机构和输送机 横移机构驱动装置分别与通道机构两端接力装置连接起来,各驱动、接力链轮 同步同向转动,拨动刚性链条将托板载车通过地道移动到输送机横移机构上, 然后锥销离合器锥销从锥孔中拔.出,输送机纵行、升降至相应存车泊位前,锥 销离合器主动端锥销插入从动端锥孔,输送机横移机构驱动装置与存车泊位接 力装置连接起来,各驱动、接力链轮同步同向转动,拨动刚性链条将托板载车 送进存车泊位中,取车顺序相反。当横移电机制动,锥销从锥孔中拔出,升降 机、输送机即可与通道机构或存车泊位相脱离。7. 由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通讯装置、行程开关、光电传感器、接 触器、继电器组成自动控制系统。PLC输入端与载车托板进出路线上的通讯装 置、行程开关及光电传感器相连接,输出端与升降机、输送机中各电机电路的接触器及继电器相连接。存取车辆时,通讯装置、行程开关、光电传感器向PLC发出指令,PLC向 各电机电路接触器、继电器提供信号,升降机、输送机相应机构顺序动作,即 可携持、驱动载车托板进行纵行、升降、横移等三维运行,从建筑物外部自动 jt出厢式基础和存车泊位,搬运、存取车辆。在建筑物厢式基础中存放车辆,即可充分利用遗存资源,开拓出新的停车 空间。与自走式地下停车场和机械式地下车库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方法存取车辆方 便,进.出速度快捷。而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本专利技术方法涉及的垂直升降机、通道机构、搬运输送机、框架式存车泊位 和载车托板,均是最常规的机械传动装置与型钢框架的组合,涉及的自动控制 系统,是最成熟的PLC应用,凡属相关行业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掌握和 实现。地面和地下立体车库或停车场在大中城市市容管理、交通整治和环境保护 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在建筑物厢式基础中存车,充分利 用遗存资源,开拓出新的停车空间,经济实用,更加符合我国国情。随着我国 改革开放进程,各大中城市车辆激增,实施本专利技术方法必将取得显著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方法平面示意图。 图2为垂直升降机正立面示意图。 图3为升降机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4为升降机悬板机构示意图。 图5为载车托板底视示意图。 图6为通道机构平面示意图。 图7为接力装置示意图。 图8为搬运输送机侧立面示意图。图9为输送机纵行机构示意图。图1.0为输送机升降机构示意图。图11为输送机横移机构示意图。图12为横移机构动源部分示意图。图13为驱动装置示意图。图M为驱动装置与接力装置相互对应示意图。图1中,l为厢式基础立柱,2为垂直升降机,3为载车托板,4为通道机 构,5为搬运输送机,6为存车泊位。升降机2设置在建筑物外部,通道机构 4分别对应升降机2和输送机5,输送机5设置在建筑物厢式基础内运作通道 中,存车泊位6安装在厢式基础立柱1间隔中,载车托板3衔接在升降机2 悬板机构、输送机5横移机构及存车泊位6两侧横移导轨上。图2中,1为传动机构,2为悬板机构,3为载车托板,4为升降框架。悬 板机构2设置在升降框架4中部,传动机构1设置在升降框架4梁柱上下,载 车托板3衔接在悬板机构2上。图3中,1为升降电机,2、 3、 4为传动链轮(两侧对应),5为悬板机构。 升降电机l、链轮2、 3、 4分别由封闭和开式链条相互连接,悬板机构5两端 由链条悬挂在链轮3、 4下部。图4中,1为悬板框架,2为横移导轨,3为驱动装置。横移导轨2固定 在悬板框架1上两恻,驱动装置3安装在悬板框架1内托板进出方向侧。图5中,1为托板框架,2为导轮(4个),3为刚性链条。导轮2安装在 托板框架1下部两恻,刚性链条3安装在托板框架1下部中间。图6中,i为通道框架,2为横移导轨,3为接力装置(2套),4为接续 装置。横移导轨2固定在通道框架1上两侧,接力装置3安装在通道框架1 两端,接续装置4安装在通道框架1中间。图7中,l为锥销离合器从动端,2、 3为圆锥齿轮,4为接力链轮,5为 传动链轮。离合器从动端1与圆锥齿轮2同轴,接力链轮4、传动链轮5与圆 锥齿轮3同轴,圆锥齿轮2、 3互相啮合,接力链轮4和离合器从动端1分别安装在机构框架内外。图8中,1为纵行机构,2为横移机构,3为载车托板,4为升降机构。纵 行机构1设置在输送机下部,横移机构2设置在升降机构中部,载车托板3 衔接在横移机构2横移导轨上,升降机构4设置在纵行机构上下。图9中,l为纵行电机,2为链传动付,3为导轴,4为导轮(两侧对应)。 纵行电机1通过链传动付2与导轴3相连接,导轮4安装在导轴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建筑物厢式基础中存车方法,将垂直升降机、通道机构、搬运输送机、框架式存车泊位和载车托板设置于建筑物厢式基础内外,其特征是:升降机设置在建筑物外部,与厢式基础之间开拓进出车辆地下通道,通道机构两端分别与升降机和输送机对应,输送机和存车泊位设置在厢式基础空隙中,载车托板衔接在进出路线的导轨上,采用锥销离合器接力传动,自动控制系统分别与厢式基础内外控制装置和执行电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家瑞,蓝笳文,马绍斌,
申请(专利权)人:蓝家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