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于框架式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种 适于在土基上修建框架式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建筑施工技术,为稳定建筑物,避免不均匀沉降,需以 各种方法加固地基,埋设基础,这些工艺土方工程量大,施工难 度高,工期长,耗材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免基础的框架式建筑物 施工方法,不必开挖基坑埋设基础,也不需设桩,既节省建材, 又缩短工期。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 清理场地将建筑场地稍加清理后辗压平整;(2) 建造框架式整体底團梁根据建筑物整体结构建造框架 式整体底圈梁,以预设的建筑物沉降髙度确定整体底圏梁的高 度,其厚度与墙体厚度相适应;(3) 建造主体结构在框架式底圈梁结构的基础上,逐层向 上构筑主体结构,便修建边纠偏调平衡,向上建一层即在该楼层 加一次压重物,以压实地基和纠偏,直至顶层为止,若遇地基有坚硬物垫边,可采用电钻松动调低该处,对于较松的软边可用千 斤顶抬升并垫物加固支护。本工艺利用建筑物自重和临时压重物重量压陷地基,临时荷 载可加快绝对沉降速度,直至垂直方向重力与地基的反作用力平 衡而稳定,稳定后即可从顶层逐层向下卸除各楼层的临时压重 物,在修建过程中要始终控制建筑物的垂直度。本工艺的底圈梁 不同于普通的适于砖混建筑的地圈梁, 一般的地圈梁作用在于加 强基础的整体性,使地基反力更均匀,不起承重作用,而本工艺 的底圏梁主要起承重作用,框架结构的梁、柱所承负的的重力都 集中均布于底围梁上,另外,建修过程还添加有临时压重物,底 圏梁受压沉降后可进入地平面以下,用于代替传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免基础的框架式建筑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清理场地:将建筑场地稍加清理后辗压平整; (2)建造框架式整体底圈梁:根据建筑物整体结构建造框架式整体底圈梁,以预设的建筑物沉降高度确定整体底圈梁的高度,其厚度与墙体厚度相适应; (3)建造主体结构:在框架式底圈梁结构的基础上,逐层向上构筑主体结构,便修建边纠偏调平衡,向上建一层即在该楼层加一次压重物,以压实地基和纠偏,直至顶层为止,若遇地基有坚硬物垫边,可采用电钻松动调低该处,对于较松的软边可用千斤顶抬升并垫物加固支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基础的框架式建筑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清理场地将建筑场地稍加清理后辗压平整;(2)建造框架式整体底圈梁根据建筑物整体结构建造框架式整体底圈梁,以预设的建筑物沉降高度确定整体底圈梁的高度,其厚度与墙体厚度相适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