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静娜专利>正文

多层斜梁结构及其搭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534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逻辑美感的结构简单、设计容易、型态多样、施工和维护简便的多层斜梁结构及其搭建方法。多层斜梁结构包括:由多根斜梁,链式逐一支承且首尾相支承并固定,所形成的一个俯视为有边延长线的多边形的第一层斜梁,以及由此向外发展的逐层支承并被支承的多层斜梁所共同构成的多层斜梁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或其附属物的结构及其搭建方法。所述结构包括:房屋的主体结构、墙体结构、屋顶结构、屋顶附属物结构或围栏结构,以及桥梁结构,凉棚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或其附属物的结构及其搭建方法。应用于房屋的主体 结构、透风的墙体结构、屋顶结构、屋顶附属物结构或围栏的结构,以及桥梁结 构,凉棚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不设立垂直立柱的建筑或建筑附属物很少,现实中没有房屋的主体结 构、墙体结构、屋顶结构、屋顶附属物结构、围栏结构,桥梁结构,凉棚或站台 结构中应用多层斜梁结构的。也没有文献记载此项技术。但是斜梁、斜柱的建筑 或建筑附属物有其特有的适用价值和美感。比较成功的是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 主会场的鸟巢建筑,但其结构繁杂,给设计、施工和维护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搭建多层斜梁结构的方法,包括搭建第l层斜梁由n根梁,在作业面上,链式逐一支承,首尾相接并相支 承,固定支承部位,形成每一根梁倾斜,从下向上依次, 一端支承于作业面、一 个支承部位支承起相邻斜梁的被支承部位、 一个被支承部位被另 一相邻斜梁的支 承部位所支承、另一端悬空,所述n根斜梁,共同形成一个俯视为有边延长线的 n边形的第l层斜梁;搭建第2到倒数第2层斜梁所述第2到倒数第2层斜梁的每一层斜梁的搭 建是在前层斜梁的所述n边形的外面,在前层斜梁的每一根斜梁的并列的位置搭 建一根斜梁并固定,形成正搭建的每一根斜梁从下向上依次, 一端支承于作业面、 一个支承部位支承起前层的原支承于作业面的斜梁的所述n边形相邻边延长线上的被支承部位、 一个被支承部位被支承于前层的原悬空的斜梁的所述n边形另一 相邻边延长线上的支承部位、另一端悬空,所述正搭建的n根斜梁共同形成俯视 为有边延长线的n边形的正搭建层斜梁,如上述,依次搭建第2到倒数第2层梁;搭建最后层斜梁在倒数第2层斜梁的所述n边形的外面,依据上述方法, 搭建至少1并不大于n的根数的斜梁,形成最后层斜梁。 提供一种多层斜梁结构,包括由n根梁,在作业面上,链式逐一支承,首尾相接并相支承,固定支承部位, 使每一根梁倾斜,从下向上依次, 一端支承于作业面、 一个支承部位支承起相邻 斜梁的被支承部位、 一个被支承部位被另一相邻斜梁的支承部位所支承、另一端 悬空,由所述n根斜梁,所共同形成的一个俯视为有边延长线的n边形的第l层斜梁;所述第1层斜梁的每一根斜梁都支承起一相邻斜梁,同时又被另一相邻斜梁 所支承。在前层斜梁的所述n边形的外面,在前层斜梁的每一根斜梁的并列的位置搭 建一根斜梁并固定,使正搭建的每一根斜梁从下向上依次, 一端支承于作业面、 一个支承部位支承起前层的原支承于作业面的斜梁的所述n边形相邻边延长线上 的被支承部位、 一个被支承部位被支承于前层的原悬空的斜梁的所述n边形另一 相邻边延长线上的支承部位、另一端悬空,所述正搭建的n根斜梁,共同形成俯 视为有边延长线的n边形的正搭建层斜梁,如上述,所依次搭建的第2到倒数第 2层斜梁;所述每一层斜梁都被相邻层斜梁所支承,同时又支承相邻层斜梁。 在倒数第2层斜梁的所述n边形的外面,所形成的最后层斜梁。依据上述方 式,搭建至少l并不大于n的根数的斜梁,所形成的最后层斜梁。附图说明图l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俯视为等边等延长线的三角形的第l层斜梁结构示 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在第一层斜梁结构的三角形外搭建一层斜梁后的2 层斜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5层斜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6层斜梁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调整了第一层结构的所述三角形的边延长线长和边长后,搭建的 4层斜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调整了斜梁外形为s形,所搭建的三层斜梁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层斜梁为俯视为等延长边等边长的菱形,所搭建的4层 斜梁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层斜梁为俯视为等延长边的凹4边形,所搭建的4层斜 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1.图1至图4说明了一种6层斜梁结构的搭建方法搭建第l层斜梁由3 根梁(等长度、中轴线为直线、长径比约为40/1的管材),在作业面上,链式逐 一支承,首尾相接并相支承,用焊接方法固定支承部位,使每一根梁,倾斜,并 从下向上依次, 一端支承于作业面、 一个支承部位支承起相邻斜梁的被支承部位、 一个被支承部位被另一相邻斜梁的支承部位所支承、另一端悬空,并且每根斜梁 都被其支承和被支承部位分成三个相等的部分,所述3根斜梁,共同形成一个俯 视为边延长线相等的等边三角形的第l层斜梁。如图l。搭建第2到第5层斜梁所述第2到第5层斜梁的每一层斜梁的搭建是在前 层斜梁的所述三角形的外面,在前层斜梁的每一根斜梁的并列的位置搭建一根斜 梁并用焊接固定,形成正搭建的每一根斜梁从下向上依次, 一端支承于作业面、 一个支承部位支承起前层的原支承于作业面的斜梁的所述三角形相邻边延长线 上的被支承部位、 一个被支承部位被支承于前层的原悬空的斜梁的所述三角边形 另一相邻边延长线上的支承部位、另一端悬空,并使每一根斜梁的支承于作业面 的一端到支承部位的长度相等于其被支承部位到悬空端的长度,所述正搭建的3 根斜梁共同形成俯视为有边延长线的三角形的正搭建层斜梁,如上述,依次搭建 第2到第5层斜梁。如图2,图3。搭建第6层斜梁在第5层斜梁的所述三角形的外面,在第5层斜梁的每一根斜梁的并列的位置搭建一根斜梁并用焊接固定,使正搭建的每一根斜梁作为斜柱, 一端螺栓固定于基础、 一个支承部位支承起第5层的原支承于作业面的斜梁 的所述三角形相邻边延长线上的被支承部位、 一个被支承部位被支承于第5层的 原悬空的斜梁的所述三角形另一相邻边延长线上的支承部位、另一端凌空,所述 搭建的3根斜梁共同形成第6层斜梁;所述6层斜梁,被第5层斜梁所支承,并通过支承起第5层斜梁,支承起包 括第6层斜梁在内的已搭建结构,形成6层斜梁结构。如图4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并列是指俯视时相邻层斜梁的关系,侧视时相邻层斜梁呈X形交错,随 着层数的增加X形高度增加。所述支承和被支承部位之间的固定方法可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 意固定方法,例如焊接、粘接、螺栓连接、捆绑连接、扣件连接等,还可以在 支承和被支承部位设立下上支承座,支承座和斜梁之间的固定方法可以包括本领 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固定方法,例如焊接、粘接、螺栓连接等,上下支承座 之间的连接方法可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意固定方法,例如焊接、粘 接、螺栓连接等,斜柱固定于基础的方法同样可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 意固定方法,例如预埋螺栓连接等。所述梁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例如棒材、管材、管状预制件、管 状结构件等,尤其是圆或圆管状的上述材料。所述梁的材质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任意材质,例如竹材、木材、钢 材、玻璃纤维、碳纤维或其复合材料或其它材料,优选钢材。需要强调的是,上述搭建过程中,依次形成的2、 3、 4、 5层斜梁结构,既 是搭建过程的中间产物,又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 仿照1所述的方法,调整第1层斜梁的所述三角形的边延长线和边的长度 (其比例为2/10/11),并调整斜梁为断面渐变梁(最大径和最小径比例为3/2), 由此搭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图5。3. 仿照1所述的方法,调整斜梁的外形为弓形,搭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 仿照1所述的方法,调整斜梁的外形为s形,搭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图6。5. 仿照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斜梁结构的搭建方法,包括如下: 搭建第1层斜梁:由n根梁,在作业面上,链式逐一支承,首尾相接并相支承,固定支承部位,形成每一根梁倾斜,从下向上依次,一端支承于作业面、一个支承部位支承起相邻斜梁的被支承部位、一个被支承部位被另一 相邻斜梁的支承部位所支承、另一端悬空,所述n根斜梁,共同形成一个俯视为有边延长线的n边形的第1层斜梁; 搭建第2到倒数第2层斜梁:所述第2到倒数第2层斜梁的每一层斜梁的搭建是在前层斜梁的所述n边形的外面,在前层斜梁的每一根斜梁的并列的 位置搭建一根斜梁并固定,形成正搭建的每一根斜梁从下向上依次,一端支承于作业面、一个支承部位支承起前层的原支承于作业面的斜梁的所述n边形相邻边延长线上的被支承部位、一个被支承部位被支承于前层的原悬空的斜梁的所述n边形另一相邻边延长线上的支承部位、另一端悬空,所述正搭建的n根斜梁共同形成俯视为有边延长线的n边形的正搭建层斜梁,如上述,依次搭建第2到倒数第2层斜梁; 搭建最后层斜梁:在倒数第2层斜梁的所述n边形的外面,依据上述方法,搭建至少1并不大于n的根数的斜梁,形成最后层 斜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娜
申请(专利权)人:张静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