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建筑复合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643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整体建筑复合框架结构,包括横梁、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其中通过多根第二立柱连接横梁和第一立柱以构成整体建筑复合框架结构,其中横梁为长方体结构,并且在该长方体结构上等间距地设有一定深度的横向凹槽,一根横梁与另一根横梁通过横向凹槽相互嵌套在一起,组成十字架;第一立柱包括:本体;第一端部,其为形突出体;以及第二端部,其为凹入体,该凹入体为形凹陷,以可与所述十字架和另一第一立柱嵌套连接;第二立柱包括本体和一个形凹陷端部,该形凹陷端部可与所述十字架和第一立柱嵌套连接。该种整体建筑复合框架结构中,大框架用于内部住宅、商业、写字楼、学校、医院、宾馆、园林景观等,小框架用作内部交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整体建筑复合框架结构,尤其是一种用于立体城市的整体 建筑复合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代城市是一种平面发展模式,是摊大饼无限蔓延的模式,其结果导致了大量的现实问题和人文危机。这些问题和危机突出表现为1、无限制城市蔓延 导致土地资源紧张,现在中国已经存在18亿亩红线土地危机,日本、韩国以及 海湾国家为此竭力推行海外屯田。2、城市蔓延导致城市周边环境恶化,其中城 市土地硬化、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增加、生活垃圾任意倾倒等导致了城市周边 河流被污染和枯竭,城中地下水枯竭。3、城市蔓延导致城内小汽车数量剧增, 小汽车数量的剧增不仅仅加深了人们对石油的依赖,同时车用道路又占用大量 土地,更为关键的是小汽车是城市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更是交通拥堵的制造 者。4、无限摊开的城市,导致了现代人际关系的进一步隔离和冷漠。现代城市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都是单体建筑,单体建筑存在很多弊病。首先是建筑成本、 楼面地价成本高;其次是单体建筑的抗震性较差;再次,单体建筑之间人员来 往不方《更。中国申请号为86102335、专利技术名称为建筑物用的钢筋混凝土组合构件的 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空心构件,其具有凸和凹的固定 接头和导向装置,用于组合构件的相互连接,它们包括外墙和内墙的建筑构 件;对角连接两外墙或一外墙和一内墙的特别构件;转角凸缘接合件,简单凸对其截面大致呈矩形,至少从构件一个纵向垂直表面突出的悬臂件;和至少具有三条其截面能容纳悬臂件的纵向 横槽的组合横梁.显然,该专利中公开的建筑构件是通过钢筋混凝土现浇方式 连接柱柱、柱梁、梁梁和构筑框架,其材料为混凝土和钢筋,这是一种比较常 见和广泛使用的建筑构件。上述专利文献中的组合构件是采用混凝土和钢筋来制作,这往往需要现场 来进行加工,这在建筑物施工周期方面无形中增加了不少。并且这样的构件往 往是不可以重复使用的, 一旦建筑物建成以后,它与建筑物的其它构件坚固连 接,建筑物的拆除会使得这些建筑构件毁损以致于不能再使用。除了上述的建筑构件,还有例如中国国家体育馆鸟巢建筑时釆用的另 一类建筑构件,众所周知,乌巢外型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 根柱子。其中钢架或钢柱之间的连接点采用基本恒温且同时焊接而成,总体说 来,这种建筑采取全钢加垫板焊接或者螺栓连接或者用钢在球型节点上面用丝 扣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在作业时需要基本恒温,并且焊接时存在应力,这对安 装条件和焊接技术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综上所述,对于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而言,现有的现浇方式存在这些缺点 第一、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受到混凝土凝固时间限制,致使工期较长。第二、 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及其施工环境对环境本身污染严重。第三、现浇钢筋混凝 土高层建筑对地基要求很高由此而导致建筑成本很高。第四、现浇钢筋混凝土 建筑施工复杂对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素质要求很高, 一点差错可能埋下整个建 筑安全隐患。对于全钢焊接或者螺紋连接而言,可能存在焊接和螺紋连接产生 的应力集中和螺紋失效,降低结构本身的强度和抗震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建筑复合框架结构,尤其是一种用于立体城 市的整体建筑复合框架结构。这里的立体城市是指具备生活、学习、娱乐、 休闲等功能的城市建筑群。该整体建筑复合框架结构包括大框架和小框架,大 框架用于内部住宅、商业、写字楼、学校、医院、宾馆和园林景观等,小框架 用于内部交通。 一种整体建筑复合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第一立柱 以及第二立柱,其中通过多根第二立柱连接多根横梁和多根第一立柱以构成所述整体建筑复合框架结构,其中横梁为长方体结构,并且在该长方体结构上等 间距地设有一定深度的横向凹槽, 一根横梁与另 一根横梁通过横向凹槽相互嵌套在一起,组成一个十字架;第一立柱包括本体;第一端部,该第一端部为亞 形突出体;以及第二端部,该第二端部为凹入体,该凹入体为O形凹陷,以可 与所述十字架和另一第一立柱嵌套连接;第二立柱包括本体和一个亞形凹陷端 部,该亞形凹陷端部可与所述十字架和第一立柱嵌套连接;所述横梁、第一立 柱和第二立柱通过整体浇铸或者模具加工制成。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所述整体建筑复合框架结构由可用于建筑物的金属材 料制成。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所述金属材料优选为钢材,采用钢材可以产生相对良 好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所述整体建筑复合框架结构包括可用于建筑物的纳米 材料。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所述整体建筑复合框架结构由不锈钢或铝合金制成。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可以消除焊接和螺紋连接产生的应力集 中和螺紋失效,增强结构本身的强度和抗震性。此外,采用本专利技术可以避免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前述缺点。第一、本专利所有建筑材料都是在工厂加 工好的标准件, 一到施工现场就可以立即组装使用,不存在类似于混凝土之类 建筑必须的等待时间。第二、采用本专利施工,无论多么大规模的建筑物都可 以减少类似于混凝土等的环境污染。第三、用本专利技术建造的立体城巿对地 基要求较低,不用类似于现浇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那样下很多根很深的基础桩。 第四、采用本专利技术修建的建筑,因为所有的建筑构件都是按照标准化生产 的,现场只存在按照图纸装配问题,而不存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类似的其他 要求。本专利技术从^^艮本上改变了现在建筑存在的种种弊端,第一、施工环保;第二、 建筑使用寿命到期之后建材完全可回收利用;第三、所有构件标准化生产,连 接手段简易,施工工艺简单快速,无现有建筑技术本身局限;第四、增强了建 筑物本身的结构强度和抗震性。附图说明图1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整体建筑复合框架结构示意图2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整体建筑复合框架结构的第一立柱构件正视图3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第一立柱构件的一端部立体图4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第一立柱构件的另一端部立体图5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整体建筑复合框架结构的横梁构件正视图(左边)和右视图(右边);图6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整体建筑复合框架结构的横梁构件正视图(左边)和右视图(右边);图7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整体建筑复合框架结构的第二立柱构件立体图;图8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整体建筑复合框架结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横梁,2、第一立柱,3、第二立柱,7、立柱构件第一端部,8、 立柱构件第二端部,9、立柱构件本体。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优选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这里的具 体实施方式在于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不脱离 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实质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和修改,这些都应包含 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如图1 - 8所示, 一种整体建筑复合框架结构,包括横梁1、第一立柱2以 及第二立柱3,其中通过多根第二立柱3连接多根横梁1和多根第一立柱2以构 成所述整体建筑复合框架结构,其中横梁1为长方体结构,并且在该长方体结 构上等间距地设有一定深度的横向凹槽, 一根横梁1与另一根横梁1通过横向 凹槽相互嵌套在一起,组成一个十字架;第一立柱包括本体9;第一端部7, 该第一端部为亞形突出体;以及第二端部8,该第二端部为凹入体,该凹入体为 亞形凹陷,以可与所述十字架和另一第一立柱2嵌套连接;第二立柱3包括本 体和一个O形凹陷端部,该O形凹陷端部可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体建筑复合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第一立柱以及第二立柱,其中通过多根第二立柱连接多根横梁和多根第一立柱以构成所述整体建筑复合框架结构, 其中横梁为长方体结构,并且在该长方体结构上等间距地设有一定深度的横向凹槽,一根横梁与另一根横梁通过横向凹槽相互嵌套在一起,组成一个十字架; 第一立柱包括:本体;第一端部,该第一端部为*形突出体;以及第二端部,该第二端部为凹入体,该凹入体为*形凹陷,以可与所述十字架和另一第一立柱嵌套连接; 第二立柱包括本体和一个*形凹陷端部,该*形凹陷端部可与所述十字架和第一立柱嵌套连接; 所述横梁、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通过整体浇铸或者模具加工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建筑复合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第一立柱以及第二立柱,其中通过多根第二立柱连接多根横梁和多根第一立柱以构成所述整体建筑复合框架结构,其中横梁为长方体结构,并且在该长方体结构上等间距地设有一定深度的横向凹槽,一根横梁与另一根横梁通过横向凹槽相互嵌套在一起,组成一个十字架;第一立柱包括本体;第一端部,该第一端部为 id=icf0001 file=A2009101622750002C1.tif wi=4 he=5 top= 89 left = 133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orientation=portrait inline=yes/>形突出体;以及第二端部,该第二端部为凹入体,该凹入体为 id=icf0002 file=A2009101622750002C2.tif wi=5 he=5 top= 99 left = 104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tif orientation=portrait inline=yes/>形凹陷,以可与所述十字架和另一第一立柱嵌套连接;第二立柱包括本体和一个 id=icf0003 file=A2009101622750002C3.tif wi=4 he=4 top= 120 left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国俊柳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峻谷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