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591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整体建筑也可称为立体城市,该整体建筑内部包括住宅区、写字楼区、商务区、学校区、医院区、宾馆区、游乐场区和博物馆展览馆区,其中,住宅区和学校区分布在外围,商务区位于中间层,商务区中间为写字楼区,写字楼区四面配置采光井,所述整体建筑包括全钢框架结构,全钢框架结构是建造该整体建筑的基本细胞,其中通过三向、四向、五向和六向立体支架以嵌套或者榫接方式连接相应的立柱和横梁以构成所述全钢框架结构,该全钢框架连接技术采用冷做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整体建筑(尤其是构建新型城市的整体建筑)。
技术介绍
现代城市是一种平面发展模式,是摊大饼无限蔓延的模式,其结果导致了大量的现实问题和人文危机。这些问题和危机突出表现为1、近代化和现代化最显著的特征是城市化,无限制城市蔓延这种城市发展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全世界城市发展进程。它导致城市土地紧张,城市房价高起。现在中国已经存在18亿亩红线土地危机。2、城市蔓延导致城市周边环境恶化,其中城市土地硬化、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增加、生活垃圾任意倾倒等导致了城市周边河流被污染和枯竭,城中地下水枯竭。3、城市蔓延导致城内小汽车数量剧增,小汽车数量的剧增不仅仅加深了人们对石油的依赖,同时车用道路又占用大量土地,更为关键的是小汽车是城市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更是交通拥堵的制造者。4、无限摊开的城市,导致了现代人际关系的进一步隔离和冷漠,贫富分化严重和社会矛盾加剧。现代城市建筑以钢筋混凝土和焊接为主要建筑手段。对于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而言存在这些弱点第一、钢筋混凝土建筑受到混凝土凝固时间限制,致使工期较长。第二、钢筋混凝土建筑及其施工环境对环境本身污染严重。第三、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对地基要求很高由此而导致建筑成本很高。第四、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复杂对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素质要求很高, 一点差错可能埋下整个建筑安全隐患。而对于全钢焊接或者螺紋连接而言,可能存在焊接和螺紋连接产生的应力集中和螺紋失效,降低结构本身的强度和抗震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整体建筑,也可称为立体城市。其本质是将城市和建筑一体化,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仅是一场建筑革命,也是一场城市革命,同时,也是一种工程革命,更是一种观念革命。本专利技术的提出不仅能够解决现有城市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更为人类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立体城市区别于现在所有的平面城市,同时立体城市的建筑也完全区别于现代城市的各自为政的任何一个单体建筑。立体城市能满足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工作、居住、釆购、就学、就医、娱乐、休闲等所有正常需要。这里的立体城市是指具备居住、生活、工作、学习、娱乐、休闲等功能的城市及其整体建筑,构成立体城市的建筑是一个超大规模和超大体量的整体建筑,所有的建筑单元都通过框架结构连接成一体。立体城市综合了现代城市规划与建筑结构以及建筑方式,将其系统集成为一种新型的城市模式和人居模式。在立体城市内部,具有现代城市所有功能和人居所需的一切设施条件,同时还具备现代城市所没有的大型景观。 一种整体建筑,其特征在于该整体建筑内部包括住宅区、写字楼区、商务区、学校区、医院区、宾馆区、游乐场区、博物馆展览馆区等多个分区。其中,住宅区、学校区分布在外围,尤其是自然光最好的地方;商务区尤其是大型商务区位于中间层,商务区中间为写字楼区,写字楼区四面配置采光井。优选地,博物馆展览馆区位于立体城市的低层。这样既有利于外来展出和外来参观者,又有利于立体城市内部人员流向。这样分区提高了居民生活工作的效率和便利性,比如从写字楼下班,在商务区买东西,然后回家;或者从家里出来,在商务区吃饭之后去上班。由于立体城市内部按照人的工作生活休闲娱乐学习健康等需求进行分区,同时按照人的生活规律合理配置这些区位,这种人性化分配完全能够有效满足立体城市居民的各种需求。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所述整体建筑占地以一平方公里为基本单位,总高度不超过450米,充分考虑到人居住的方便舒适,包括采光、通风、道路等。一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大约6500万平方米,其中3000万-4000万由于通风采光,可4吏用面积达到2000万一3000万平方米,可居住人口 30-50万人。这仅仅是一个基本计算指标,具体落实可才艮据具体情况具体设计而定。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所述整体建筑包括根据需要设置的纵向、横向和斜向电梯。此外,还可包括观光电梯,电瓶车以及人行和车行道路,人车分流以人流物流最通畅为目标。立体城市外部交通包括小汽车、公交车、地铁、城铁、高架道路、直升飞机,所有交通设施都进出立体城市最便捷为目标。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所述立体城市完全采用可再生能源作为自身的能源供给,其能源主要来自于太阳能、风能、地热和沼气发电。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所述立体城市在采用最先进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同时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进行节能,其节能效果可达50%以上。城市建筑能耗主要是采暖、空调、照明、热水、家电和其他动力能耗。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所述立体城市是一个最注重环保的城市,采用现代环保技术和环保理念处理环保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所述立体城市釆光主要用自然光,有一套专门设计的自然采光布局系统和光导纤维采光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所述整体建筑包括全钢框架结构,该全钢框架连接技术可完全采用冷做技术。全钢框架结构是建造立体城市整体建筑的基本细胞,优选地每个框架优选长宽各10米,高度4米, 一个此类框架面积为100平方米,正好满足3 口小家庭居住。并且,框架的长宽可以随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其所搭建的框架如图1,这种细胞式全钢框架可以根据需要而建成具有各种外形的立体城市。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所述全钢框架结构包括横梁,该横梁沿长度方向在其中部有通孔或者该;镜梁两端部有凹入孔;立柱,该立柱沿长度方向在其中部有通孔或者该立柱两端部有凹入孔;以及三向、四向、五向和六向立体支架,其中三向、四向、五向和六向立体支架通过连接相应的立柱和横梁以构成所述全钢框架结构。才艮据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所述三向、四向、五向和六向立体支架通过嵌套或者棒接方式连接相应的立柱和一黄梁以构成所述全钢框架结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框架结构使得整个城市形成整体,由此原来单体建筑的成本在这种高密度超高层立体城市面前大为减少;框架结构彼此之间的相互连接和整体建筑的超大体量,使其抗震性远远优于单体建筑;而框架结构建造的立体城市通过城内不同平面的交通网络,使得城内人员往来高效自如,消除了单体建筑的这方面弊端。附图说明图l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整体建筑框架结构局部实施示意图2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立体城市建筑正立面示意图3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立体城市建筑侧立面示意图4 - 10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城市建筑在0 - 450m标高上的平面示意图11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立体城市建筑总体自然光采光系统示意图12-13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立体城市住宅单元自然光釆光系统示意图;图14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立体城市人行道路示意图;图15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立体城市车行道路系统示意图;图16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立体城市通风系统示意图17-20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接柱梁形成全钢框架结构的3-6向立体支架示意图21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柱梁构件正视图和右视图;图22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整体建筑立体支架、横梁、立柱之间的嵌套连接示意图23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整体建筑框架结构的第一立柱构件正视图;图24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第一立柱构件的一端部立体图;图25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第一立柱构件的另一端部立体图;图26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整体建筑框架结构的横梁构件正视图(左边)和右视图(右边);图27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整体建筑框架结构的横梁构件正视图(左边)和右视图(右边);图28为依据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整体建筑框架结构的第二立柱构件立体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体建筑,其特征在于:该整体建筑内部包括住宅区、写字楼区、商务区、学校区、医院区、宾馆区、游乐场区和博物馆展览馆区,其中,住宅区和学校区分布在外围,商务区位于中间层,商务区中间为写字楼区,写字楼区四面配置采光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建筑,其特征在于该整体建筑内部包括住宅区、写字楼区、商务区、学校区、医院区、宾馆区、游乐场区和博物馆展览馆区,其中,住宅区和学校区分布在外围,商务区位于中间层,商务区中间为写字楼区,写字楼区四面配置采光井。2、 根据权利要求l的整体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建筑包括根据需要 设置的纵向、横向和斜向电梯,所述整体建筑内部包括有相互独立的人行道路 和车行道路系统。3、 根据权利要求l的整体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建筑具有自然采光 系统和光导纤维釆光系统。4、 根据权利要求1的整体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建筑具有通风系统。5、 根据权利要求1的整体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建筑包括全钢框架 结构,全钢框架结构采用冷做技术连接,全钢框架结构是建造该整体建筑的基 本细胞。6. 根据权利要求5的整体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全钢框架结构包括横 梁,该横梁沿长度方向在其中部有通孔或者该横梁两端部有凹入孔;立柱,该 立柱沿长度方向在其中部有通孔或者该立柱两端部有凹入孔;以及三向、四向、 五向和六向立体支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国俊柳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峻谷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