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190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空气通道(18)形成在放在一起的多个热传递板(12)的表面之间。正交于空气流动方向延伸的多个肋部分(14)形成在热传递板(12)的表面上,并且凸进空气通道(18)中。通过在气流方向上使肋部分(14)彼此移动位置,在多个肋部分(14)内形成冷却剂通道(15、16)。在多个肋部分(14)之间,散热片部分(17)与热传递板(12)一体形成,并且从板表面凸出。散热片部分(17)具有通过压制形成的且具有部分切割热传递板(2)的板厚度的切割部分的凸出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器,其中散热片与构成内通道的热传递板一体形 成,热交换流体通过所述内通道流动,并且举例来说用于机动车空调。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例如,在日本未审査专利出版物No.ll-287580 (第一 专利文件)中,己经提出一种热交换器,其中构成热交换流体通过的内通 道的多个肋部分与热传递板一体形成,并且作为湍流发生器工作,用于扰 乱在热传递板外侧上流动的气流的直流。根据这种结构,由于通过在气流中形成湍流可提高空气侧热传递速 率,所以能够消除例如传统散热片和管型热交换器中的波状散热片等散热 片部件。因此,可仅通过压制成形和铜焊热传递板来制造热传递板。并且,在日本未审专利出版物No.2002-147983 (第二专利文件)中, 如图27中所示,提出一种热交换器,其中,用于构成热交换流体的内通 道15的多个肋部分14与热传递板12 —体形成,且具有平坦表面的基板 部分13形成在彼此靠近的肋部分14之间,且向着空气通道18凸出的散 热片部分17设置在基板部分13上。并且,在本第二专利文件中,诸如波 状散热片等散热片部件没有固定到热传递板12。在此现有技术中,由于构成内通道的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其中 形成沿外流体的流向(A)延伸的板表面的多个热传递板堆叠在一起,间隙设置在相邻的热传递板的所述板表面之间,以形成所述外流体流过的外通道, 正交于所述外流体的流向A延伸的多个肋部分从所述板表面凸进所述外通道中,以 与所述热传递板一体, 如沿所述外流体的流向A所看到的,通过相对于在所述相邻热传递板中的一个热传递板中的多个肋部分的位置而移动所述相邻热传递板中的另一个热传递板中的多个肋部分的位置,以蜿蜒的形式形成所述外通道,多个肋部分形成内流体流过其 内部的内通道, 散热片部分在相邻肋部分之间的位置从所述板表面凸出,以与所述热传递板一体,以及 所述散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吉毅冈本义之下谷昌宏大原敏夫宫岛则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