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装配件的自动组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89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装配件的自动组装设备,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前后并列排布的第一导管输送线和第二导管输送线,沿着第一导管输送线由左向右依次布设有第一导管上料装置、平接头上料组装装置、K接头上料组装装置、K接头与第二导管组装装置和产品下料装置,第二导管输送线上设有第二导管上料装置,K接头与第二导管组装装置设置在第一导管输送线和第二导管输送线之间,产品下料装置设置在第一导管输送线和第二导管输送线的尾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设备排布合理,可实现两种不同长度导管的上料、输送及组装,同时满足对K接头这样的异形接头的两端组装,整体结构紧凑,保障装配精度的同时保证了上料、组装效率,自动化程度高,利于大规模生产。于大规模生产。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装配件的自动组装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涉及一种医用装配件的自动组装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输液器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医用设备之一,医用输液装配件通常由导管和各接头配件组装而成。如我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穿刺针组装机,申请号为2018115983954 ,包括蝴蝶翼组装机构和针管组件组装机构,所述穿刺针组装机还包括循环输送线一、循环输送线二和针管组件中转机构,所述针管组件组装机构位于循环输送线一的一侧,所述针管组件组装机构包括转盘一、针座上料组件、上环氧树脂组件和下料组件;所述蝴蝶翼组装机构包括转盘二、围蝴蝶翼上料组件、蝴蝶翼定面组件、装配组件、针面定位组件、喷点组件和点胶组件。
[0003]然而本申请中涉及的医用装配件由长、短两种型号的导管及两种不同形状的接头组接而成,上述组装机并不适用,需待研究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医用装配件的自动组装设备,可实现长、短两种型号的导管及两种不同形状的接头的组接装配。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医用装配件的自动组装设备,包括前后并列排布的第一导管输送线和第二导管输送线,第一导管输送线上承载有第一导管治具,第二导管输送线上承载有第二导管治具,沿着第一导管输送线由左向右依次布设有第一导管上料装置、平接头上料组装装置、K接头上料组装装置、K接头与第二导管组装装置和产品下料装置,其中,平接头上料组装装置位于第一导管输送线的前侧,K接头上料组装装置、K接头与第二导管组装装置位于第一导管输送线的后侧;第二导管输送线上设有第二导管上料装置,其位于K接头与第二导管组装装置的左侧;K接头与第二导管组装装置设置在第一导管输送线和第二导管输送线之间,产品下料装置设置在第一导管输送线和第二导管输送线的尾端,第二导管输送线与第一导管输送线配合完成K接头与第二导管组装装置和产品下料装置的作业;其中K接头包括接头部、直管接口、斜管接口;第一导管经第一导管上料装置载至第一导管输送线的第一导管治具上,第一导管前端经过平接头上料组装装置与平接头胶接组装形成第一装配体,第一装配体的第一导管后端经过K接头上料组装装置与K接头的直管接口胶接组装形成第二装配体,第二导管经第二导管上料装置载至第二导管输送线上的第二导管治具上,第二装配体上的K接头的斜管接头和第二导管同时经过K接头与第二导管组装装置胶接组装形成第三装配体,最终第三装配体于产品下料装置下料;其中,平接头上料组装装置、K接头上料组装装置、K接头与第二导管组装装置中均设置有导管外添胶装置,在单工位上同时完成添胶和组装作业,导管外添胶装置包括添胶机构、盛胶机构和驱动添胶机构上下移动的添胶升降源,盛胶机构与添胶机构连接并为添
胶机构提供胶水。
[0007]进一步的,添胶机构包括添胶回流盒和盒盖,添胶回流盒内固定有胶头固定块,胶头固定块上穿设有添胶头组件;其中胶头固定块横向设置有流胶通道,胶头固定块背部还设有开口向后的通道进胶口,通道进胶口与流胶通道连通;胶头固定块中部还设有添胶通孔,添胶头组件安置在添胶通孔内,添胶通孔上端与流胶通道之间设置相通连的添胶流道,添胶通孔下端设置与之相通连的向下开口的出胶流道;添胶头组件包括添胶头、添胶底座和添胶环隙,添胶底座套装在添胶头内,导管可容置在添胶底座中,添胶头与添胶底座之间存在添胶环隙供胶水流通并对导管外壁进行添胶;添胶回流盒底部设有回胶孔。
[0008]进一步的,添胶机构包括存胶盒、添胶盒、添胶件、旋转组件,旋转驱动件,存胶盒通过联通接头连接添胶盒并向添胶盒输送胶水,添胶盒位于旋转组件前方,数个添胶件并列间隔容置在添胶盒内;旋转组件包括转轴,转轴前部穿过添胶盒,添胶件固定在转轴前端,旋转驱动件与转轴连接并驱动带动转轴、添胶件同步旋转;添胶件包括添胶头,添胶头包括添胶盘和胶头连接部,添胶盘呈圆盘状,其中部设有前后贯通的进管口,添胶盘外壁与进管口周壁之间设置多个径向贯穿的进胶通道;胶头连接部与转轴前端固定连接;添胶头通过转轴带动做圆周运动,可将添胶盒内的胶水均匀的转至进胶通道内,导管端部插入进管口时,在导管外壁形成胶水膜达到导管外添胶效果。
[0009]进一步的,添胶件还包括限位杆,限位杆呈圆柱状,其头部设有限位头,限位头呈锥状,用于伸入导管端口,堵住导管口避免胶水进入导管内;限位杆插入转轴前端并与之紧配连接,限位杆安装时其限位头朝向进管口并与进管口同轴排布。
[0010]进一步的,K接头与第二导管组装装置包括K接头定位机构、K接头升降取料翻转机构、第二导管夹持机构和导管外添胶装置;K接头定位机构位于第一导管治具下方并朝向斜管接口以对K接头进行定位夹持,K接头升降取料翻转机构位于第一导管治具的上方以对K接头进行夹持翻转统一斜管接口的朝向,第二导管夹持机构位于第二导管治具的上方用以夹持第二导管;第二导管夹持机构将第二导管夹起并在导管外添胶装置内完成导管添胶作业,然后将添胶后第二导管端部与K接头升降取料翻转机构上的K接头的斜管接口组装装配,形成第三装配体;其中,K接头升降取料翻转机构包括K接头升降组件、K接头翻转组件、K接头夹料组件,其中K接头夹料组件装置在K接头翻转组件内,K接头翻转组件安装在K接头升降组件下部,K接头夹料组件由此被带动上下和翻转动作。
[0011]进一步的,K接头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夹指组件、定位升降板、定位升降驱动源、定位平移驱动源,其中定位升降驱动源固定在机架上,定位平移驱动源的固定端安装在定位升降驱动源的活动端上,定位平移驱动源的活动端朝向第一导管治具并固定连接有定位升降板,定位夹指组件安装在定位升降板上,定位夹指组件可被带动上下、前后移动;定位夹指组件包括定位夹指气缸、定位左夹指和定位右夹指,定位左夹指和定位右夹指分别固定在定位夹指气缸的左右活动块上,由定位夹指气缸控制定位左夹指和定位
右夹指相离或相近;定位左夹指和定位右夹指的上部相对设有可容纳K接头接头部的定位半圆槽,定位右夹指背向第一导管治具的一面设有朝向定位左夹指延伸的横搭片,横搭片位于定位半圆槽的下方,横搭片的上端面为平直状。
[0012]进一步的,K接头夹料组件包括若干组夹料组件,夹料组件包括K接头夹料驱动源和夹料左夹指、夹料右夹指,K接头夹料驱动源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K接头翻转组件上,K接头夹料驱动源控制夹料左夹指、夹料右夹指的开合;夹料左夹指和夹料右夹指相对的一侧上均设有内凸的夹指凸块,夹指凸块上设置夹料斜槽和夹料横槽,其中夹料斜槽可容置斜管接口,夹料横槽可容置直管接口,夹料横槽为前后两端开口的通槽,夹料斜槽与夹料横槽相通交汇并在交汇处设置夹料圆槽;夹料左夹指上夹指凸块的前方、夹料左夹指的内侧安装有导管左夹板,导管左夹板的厚度小于夹指凸块的厚度,导管左夹板前端朝右延伸设有侧T型的夹板左凸块,具有长条型的夹板横条及在夹板横条下方的左侧凸块,同时,夹料横槽同样位于夹板横条下方;夹料右夹指上夹指凸块的前方、夹料右夹指的内侧安装有导管右夹板,导管右夹板的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装配件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并列排布的第一导管输送线(101)和第二导管输送线(102),第一导管输送线(101)上承载有第一导管治具(B1),第二导管输送线(102)上承载有第二导管治具(B2),沿着第一导管输送线(101)由左向右依次布设有第一导管上料装置(2)、平接头上料组装装置(3)、K接头上料组装装置(4)、K接头与第二导管组装装置(5)和产品下料装置(6),其中,平接头上料组装装置(3)位于第一导管输送线(101)的前侧,K接头上料组装装置(4)、K接头与第二导管组装装置(5)位于第一导管输送线(101)的后侧;第二导管输送线(102)上设有第二导管上料装置(7),其位于K接头与第二导管组装装置(5)的左侧;K接头与第二导管组装装置(5)设置在第一导管输送线(101)和第二导管输送线(102)之间,产品下料装置(6)设置在第一导管输送线(101)和第二导管输送线(102)的尾端,第二导管输送线(102)与第一导管输送线(101)配合完成K接头与第二导管组装装置(5)和产品下料装置(6)的作业;其中K接头(A3)包括接头部(A31)、直管接口(A32)、斜管接口(A33);第一导管(A1)经第一导管上料装置(2)载至第一导管输送线(101)的第一导管治具(B1)上,第一导管(A1)前端经过平接头上料组装装置(3)与平接头(A4)胶接组装形成第一装配体(C1),第一装配体(C1)的第一导管(A1)后端经过K接头上料组装装置(4)与K接头(A3)的直管接口(A32)胶接组装形成第二装配体(C2),第二导管(A2)经第二导管上料装置(7)载至第二导管输送线(102)上的第二导管治具(B2)上,第二装配体(C2)上的K接头(A3)的斜管接头(A33)和第二导管(A2)同时经过K接头与第二导管组装装置(5)胶接组装形成第三装配体(C3),最终第三装配体(C3)于产品下料装置(6)下料;其中,平接头上料组装装置(3)、K接头上料组装装置(4)、K接头与第二导管组装装置(5)中均设置有导管外添胶装置(8),在单工位上同时完成添胶和组装作业,导管外添胶装置(8)包括添胶机构(81)、盛胶机构和驱动添胶机构(81)上下移动的添胶升降源(82),盛胶机构与添胶机构(81)连接并为添胶机构(81)提供胶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装配件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添胶机构(81)包括添胶回流盒(811)和盒盖(812),添胶回流盒(811)内固定有胶头固定块(813),胶头固定块(813)上穿设有添胶头组件(814);其中胶头固定块(813)上横向设置有流胶通道(8132),胶头固定块(813)背部还设有开口向后的通道进胶口(8133),通道进胶口(8133)与流胶通道(8132)连通;胶头固定块(813)中部还设有添胶通孔(8134),添胶头组件(814)安置在添胶通孔(8134)内,添胶通孔(8134)上端与流胶通道(8132)之间设置相通连的添胶流道(8135),添胶通孔(8134)下端设置与之相通连的向下开口的出胶流道(8136);添胶头组件(814)包括添胶头(8141)、添胶底座(8142)和添胶环隙(8143),添胶底座(8142)套装在添胶头(8141)内,导管可容置在添胶底座(8142)中,添胶头(8141)与添胶底座(8142)之间存在添胶环隙(8143)供胶水流通并对导管外壁进行添胶;添胶回流盒(811)底部设有回胶孔(811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装配件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添胶机构(81)包括存胶盒(831)、添胶盒(832)、添胶件(833)、旋转组件(834),旋转驱动件(835),存胶盒(831)通过联通接头(837)连接添胶盒(832)并向添胶盒(832)输送胶水,添胶盒(832)位于旋转组件(834)前方,数个添胶件(833)并列间隔容置在添胶盒(832)内;旋转组件(834)包括转轴(8341),转轴(8341)前部穿过添胶盒(832),添胶件(833)固定在转轴(8341)前端,旋转驱动
件(835)与转轴(8341)连接并驱动带动转轴(8341)、添胶件(833)同步旋转;添胶件(833)包括添胶头(8331),添胶头(8331)包括添胶盘(83311)和胶头连接部(83312),添胶盘(83311)呈圆盘状,其中部设有前后贯通的进管口(83313),添胶盘(83311)外壁与进管口(83313)周壁之间设置多个径向贯穿的进胶通道(83314);胶头连接部(83312)与转轴(8341)前端固定连接;添胶头(8331)通过转轴(8341)带动做圆周运动,可将添胶盒(832)内的胶水均匀的转至进胶通道(83314)内,导管端部插入进管口(83313)时,在导管外壁形成胶水膜达到导管外添胶效果。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装配件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添胶件(833)还包括限位杆(8332),限位杆(8332)呈圆柱状,其头部设有限位头(83321),限位头(83321)呈锥状,用于伸入导管端口,堵住导管口避免胶水进入导管内;限位杆(8332)插入转轴(8341)前端并与之紧配连接,限位杆(8332)安装时其限位头(83321)朝向进管口(83313)并与进管口(83313)同轴排布。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医用装配件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K接头与第二导管组装装置(5)包括K接头定位机构(51)、K接头升降取料翻转机构(52)、第二导管夹持机构(58)和导管外添胶装置(8);K接头定位机构(51)位于第一导管治具(B1)下方并朝向斜管接口(A33)以对K接头(A3)进行定位夹持,K接头升降取料翻转机构(52)位于第一导管治具(B1)的上方以对K接头(A3)进行夹持翻转统一斜管接口(A33)的朝向,第二导管夹持机构(58)位于第二导管治具(B2)的上方用以夹持第二导管(A2);第二导管夹持机构(58)将第二导管(A2)夹起并在导管外添胶装置(8)内完成导管添胶作业,然后将添胶后第二导管(A2)端部与K接头升降取料翻转机构(52)上的K接头(A3)的斜管接口(A33)组装装配,形成第三装配体(C3);其中,K接头升降取料翻转机构(52)包括K接头升降组件(53)、K接头翻转组件(54)、K接头夹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先刚江天云李沛燃吴颖谢炳养韩继伟
申请(专利权)人:昕迪智能装备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