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入溶液用雾化杯药物相容性研究的样品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968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吸入溶液用雾化杯药物相容性研究的样品制备方法,具有合理控制吸入溶液的毒理学风险、灵敏度高、快速、符合临床使用特点的优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简单紧密的实验搭建装置,从特制的聚四氟乙烯集气瓶实现不破坏式收集提取浸出液的目的,同时气泵与真空泵的联用系统,使得雾化器能够快速且准确的被集气瓶中的纯化水捕集;装置的平行设备,给对比实验提供了方便可靠的操作环境,提高了实验效率。提高了实验效率。提高了实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入溶液用雾化杯药物相容性研究的样品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安全质量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入溶液用雾化杯药物相容性研究的样品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0002]给药器具相容性一直是药物安全需要考量的重要步骤,吸入制剂因其给药方式便捷,给药效率高,给药剂量小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快速的发展。给药器具的正确选择,甚至关乎一款吸入溶液剂的临床试验的成败。
[0003]给药器具涉及的层面较广,一般常见的有注射器、一次性点滴工具、透析管和雾化吸入器等。
[0004]涉及到药物相容性的研究这方面,需要建立并验证的有两个部分:1)可提取物的检测分析方法;2)建立浸出物的分析方法。可提取物针对的通常是一个未知体系,目的除了能够预测浸出物,还有另外一个目的是确认这个配方是不是与供应商提供的配方一致,配方中没有公布的物质是否真实存在;而浸出物,尤其是雾化器相关的浸出物,现有的技术手段通常是直接对给药器具进行破拆,比如剪碎,切碎等,然后采用模型溶剂在惰性容器中浸泡器械碎片,从而获得相容性检测的浸出物样品。
[0005]此方式具有如下缺点:1)成本高:因拆解过程繁琐,需要更多的人力和时间投入;2)夸大风险:剪碎塑料的过程会产生更多的截面、毛刺、飞丝等,增大接触面积,在一定高温和时间下进行浸泡萃取,夸大了器械的风险;3)忽略产品差异:采用浸泡方式,模型溶剂接触了器械的内外表面和截面,对于多层材料或内表面钝化处理的器械,缺乏针对性,忽略了多层材料和内表面处理材料制成的器具的优点;4)给检测增加难度:采用溶剂浸泡的方式,在一定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得到的可提取物和浸出物较多,更多额外的物质检测会给分析检测增加干扰带来难度。
[0006]本领域亟需一种合理控制吸入溶液的毒理学风险、灵敏度高、快速、符合临床使用特点的样品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合理控制吸入溶液的毒理学风险、灵敏度高、快速、符合临床使用特点的吸入溶液用雾化杯药物相容性研究的样品制备方法。
[0008]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吸入溶液用雾化杯药物相容性研究的样品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1)确认测试体系:将材质种类确定的待检测雾化杯搭载在铁架台上;
[0011]2)选取模拟溶剂:将模型溶剂装载进雾化杯;
[0012]3)准备提取浸出液:将超纯水加入集气瓶内,浸没所述集气瓶内的长管;
[0013]4)模拟人体吸入过程:将装载好模型溶剂的雾化杯底部接在气泵上,再使用硅胶管连接雾化杯输出端与集气瓶长管非被浸没一端,同时集气瓶口的短管连接于真空循环泵
上,同时供气以及抽真空;
[0014]5)平行对比:并联至少一组完全一致的雾化杯与集气瓶,连接方式与步骤4)相同,在平行组的雾化杯内装入对比溶液;
[0015]6)取样分析:雾化杯内的模型溶剂完全雾化后,收集集气瓶内的液体样本直接进行分析。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测试体系确认包括但不限于确认材质的组成、催化剂种类和添加剂的组分信息;确认包装组件与药品的接触方式、接触条件;以及确认材质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加工工艺。
[0017]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全面的了解给药器具的基本组分,以及使用场景下的稳定性,为制定有效的测试方法提供准确的指导。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模型溶剂包括酸性溶剂、碱性溶剂、多浓度梯度的乙醇溶剂、或药用吸入剂中的至少一种。
[0019]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测试极端条件下,给药器具对于可吸入药物的耐用力,方便获得准确的提取物组分区间,对于测试方法的选择区间有很好的提示意义。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超纯水的添加量为,液面高度超出长管的出气口至少1cm,低于所述集气瓶的容量1/2处。
[002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气泵输送气体为压缩空气或超声波空气。
[0022]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最大容量的捕集雾化气并且不会被真空系统倒吸。
[0023]优选的,所述步骤5)对比溶液为非同种模型溶剂的任意一种试剂溶液。
[002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分析方法包括HS

GC

MS、GC

MS、LC

MS或ICP

MS。
[0025]采取上述方法,条件一致,对比有效,节省时间,验证准确。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成本低,效率高,无需对雾化器样品进行破坏拆解;2)灵敏度高且准确,符合临床使用特点;3)合理控制吸入溶液的毒理学风险,不会在测试的过程中过多的引入未吸入人体的物质,夸大给药器具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制备样品的简易流程图;
[0028]图2为平行试验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1、雾化杯;2、集气瓶;3、硅胶管;4、真空循环泵;5、气体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并非是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1]实施例
[0032]样品制备装置从左往右,如图1所示依次为气体导管5、雾化杯1、硅胶管3、集气瓶2、真空循环泵4;除所述集气瓶2为特制的聚四氟乙烯材质,其余设施皆为市面上通用的实验用品。
[0033]过程:1)取一清洗干燥后的聚四氟乙烯集气瓶2,向其中注入超纯水使液面超过长管出气口1cm处;
[0034]2)将集气瓶2短管一侧用硅橡胶管连接到真空循环泵4吸气口;
[0035]3)取一个用于测试的雾化杯1,向杯中加入说明书规定体积的药品,即吸入溶液剂或提取用模型溶剂:酸性试剂、碱性试剂、浓度梯度乙醇等,然后用铁架台将雾化杯1垂直固定;
[0036]4)将集气瓶2长管一侧连接到一个待测试的雾化杯1出气口;
[0037]5)将压缩空气或超声波空气作为雾化气源头,将气泵导管5接到雾化杯1底部;
[0038]6)打开雾化气后打开真空循环泵4,开始收集样品;
[0039]7)当溶液雾化结束后,取出集气瓶2中的水溶液用于测试;
[0040]8)根据实际试验要求,搭建平行试验如图2所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入溶液用雾化杯药物相容性研究的样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确认测试体系:将材质种类确定的待检测雾化杯搭载在铁架台上;2)选取模拟溶剂:将模型溶剂装载进所述雾化杯;3)准备提取浸出液:将超纯水加入集气瓶内,浸没所述集气瓶内的长管;4)模拟人体吸入过程:将装载好模型溶剂的雾化杯底部通过气体导管接在气泵上,再使用硅胶管连接雾化杯输出端与集气瓶长管非被浸没一端,同时集气瓶口的短管连接于真空循环泵上,同时供气以及抽真空;5)平行对比:并联至少一组完全一致的雾化杯与集气瓶,连接方式与步骤4)相同,在平行组的雾化杯内装入对比溶液;6)取样分析:雾化杯内的模型溶剂完全雾化后,收集集气瓶内的液体样本直接进行分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入溶液用雾化杯药物相容性研究的样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测试体系确认包括确认材质的组成、催化剂种类和添加剂的组分信息;确认包装组件与药品的接触方式、接触条件;以及确认材质生产过程、加工工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入溶液用雾化杯药物相容性研究的样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黄平相文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明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