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控制臂铸锻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918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控制臂铸锻工艺,包括平台板,所述平台板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铸壁,所述安装铸壁一侧安装有固定铸台,且固定铸台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固定铸台上端表面设置有对标滑杆,所述对标滑杆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铸台,所述活动铸台两侧均设置有滑槽,且滑槽内部活动连接有“U”形拉板。通过启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带动联动臂以及活动铸台上升,当活动铸台上升至“U”形拉板表面定位套环位置时,带动“U”形拉板上升,进而带动“U”形拉板下方表面的脱模杆上升,将嵌合在固定铸台上端表面的铸锻模板内部的汽车控制臂,从铸锻模板推出,通过脱模杆实现了开模的同时自动脱模的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控制臂铸锻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控制臂生产设备
,具体涉一种汽车控制臂铸锻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控制臂(Control arm,也称摆臂)作为汽车悬架系统的导向和传力元件,将作用在车轮上的各种力传递给车身,同时保证车轮按一定轨迹运动。其主要通过铸锻的工艺进行加工,在铸锻过程中拆模、取料以及初步打磨作为主要工艺流程。
[0003]在汽车控制臂铸锻完成后,现有拆模主要通过手动人工拆模,其过程对工作人员的工艺水准较高,且费时费力,人工拆模取料还容易导致产品损害,同时在生产线铸锻过程中需要对汽车控制臂的表面铸锻的残余部分进行初步的打磨平整,以便于下步的加工使用,当现有阶段一般将汽车控制臂部件拆模取出后单独进行打磨加工,其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控制臂铸锻工艺,解决了现有拆模主要通过手动人工拆模,其过程对工作人员的工艺水准较高,且费时费力,人工拆模取料还容易导致产品损害的问题,同时需要另外需求打磨工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控制臂铸锻工艺,包括平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板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铸壁,所述安装铸壁一侧安装有固定铸台,且固定铸台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固定铸台上端表面设置有对标滑杆,所述对标滑杆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铸台,所述活动铸台两侧均设置有滑槽,且滑槽内部活动连接有“U”形拉板,所述固定铸台上端设置有可拆卸的铸锻模板,所述固定铸台内部活动连接有脱模杆,所述脱模杆底部与“U”形拉板活动连接,所述脱模杆表面套接复位弹簧,所述脱模杆顶部设置有顶料板,所述“U”形拉板通过固定铸台以及活动铸台两侧的滑槽活动连接于固定铸台以及活动铸台,所述活动铸台顶端有两个注料口,所述注料口下端设置注料管,所述注料管下端与上铸锻模板,所述活动铸台上端表面设置有联动臂,所述联动臂一侧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表面设置有滑轮,所述联动臂另一侧设置有齿轮槽,所述齿轮槽设置有滑动嵌槽,所述安装铸壁正上方设置有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固定块,且所述固定块前段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前段两侧安装有动力齿轮,所述动力齿轮通过传动轴相互连接,且传动轴表面固定连接皮带盘,所述皮带盘表面安装有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另一侧设置有步进电机,所述固定块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杆,且定位杆顶端设置有稳定轮,所述平台板上端设置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通过连接辊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辊表面套接有翻转辊,所述翻转辊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抵板,且所述翻转辊另一侧表面设置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表面两侧均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与龙门架之间设置有拉力弹簧,所述翻转板顶端内部设置有打磨电机,所述翻转板顶端两侧设置有磨砂滚筒。
[0006]优选的,所述活动铸台通过其上方固定连接的联动臂沿着对标滑杆在固定铸台正上方做垂直升降运动。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活动铸台的上升下降控制自动拆模或者合模工作。
[0008]优选的,所述“U”形拉板上端表面活动安装有可调节的定位套环,所述“U”形拉板通过活动铸台以及固定铸台两侧的滑槽与活动铸台以及固定铸台活动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活动铸台上升的同时带动“U”形拉板上升,为自动脱模提供动力。
[0010]优选的,所述脱模杆在合模状态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收缩在固定铸台主体内部,“U”形拉板在活动铸台上升时推动脱模杆在铸锻模板内部伸出。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U”形拉板带动脱模杆上升实现快速自动脱模,当“U”形拉板复位下降时,复位弹簧拉动脱模杆缩回初始位置。
[0012]优选的,所述联动臂表面设置的滑动板以及滑轮位于抵板下方,并与抵板下端构成滑动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联动臂上升带动抵板发生翻转,滑轮与抵板滑动连接,避免联动臂与抵板发生硬性接触。
[0014]优选的,所述动力齿轮与齿轮槽啮合连接,且定位杆嵌合连接在滑动嵌槽内部,使传动结构与联动臂构成升降结构。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通过定位杆以及动力齿轮与齿轮槽啮合连接,实现联动臂以及活动铸台的动力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抵板以及翻转板通过翻转辊在连接辊表面构成可翻转的活动连接,且由于翻转板两侧设置的拉杆表面设置的拉力弹簧与龙门架固定连接,使翻转板在合模状态下以固定角度连接与连接辊表面。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通过拉力弹簧完成翻转板以及抵板的复位结构。
[0018]优选的,所述磨砂滚筒与打磨电机传动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磨砂滚筒工作,对汽车控制臂进行初步打磨平整。
[0020]一种汽车控制臂铸锻工艺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使用时,工作人员根据所需汽车控制臂的规格替换固定铸台上端表面的铸锻模板以及活动铸台下端的上铸锻模板,接着启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带动传动皮带运转,进而带动传动轴以及动力齿轮旋转工作,带动联动臂沿着对标滑杆向下移动,进而带动联动臂下方的活动铸台向下移动完成合模,通过活动铸台上方的注料口向铸锻模板以及上铸锻模板内部注料,合模时通过活动铸台的上升与下降,便于铸锻节省人力物力。
[0021]S2:当铸锻模板与上铸锻模板内部的汽车控制臂冷却后,进行拆模作业,启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带动联动臂以及活动铸台上升,当活动铸台上升至“U”形拉板表面定位套环位置时,带动“U”形拉板上升,进而带动“U”形拉板下方表面的脱模杆上升,将嵌合在固定铸台上端表面的铸锻模板内部的汽车控制臂,从铸锻模板推出,通过脱模杆实现了开模的同时自动脱模的目的。
[0022]S3:开模的同时启动步进电机后,联动臂上升,联动臂表面的滑动板以及滑动轮同时上升,推动滑动轮上方表面的抵板移动,抵板沿着连接辊表面发生翻转运动了,带动翻转
辊另一侧的翻转板向下移动,启动打磨电机,打磨电机带动磨砂滚筒旋转工作,翻转板向下移动带动磨砂滚筒进入活动铸台以及固定铸台之间,对推出铸锻模板的汽车控制臂进行初步打磨平整,同时对铸锻模板表面进行清理,避免了拆模取料后对汽车控制臂进行单独打磨平整作业的作用。
[0023]S4:初步打磨完毕后,关闭打磨电机,将汽车控制臂取出,重新进行合模作业,抵板以及翻转板在拉力弹簧的作用下,被拉回初始位置,实现了连续作业的目的。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启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带动联动臂以及活动铸台上升,当活动铸台上升至“U”形拉板表面定位套环位置时,带动“U”形拉板上升,进而带动“U”形拉板下方表面的脱模杆上升,将嵌合在固定铸台上端表面的铸锻模板内部的汽车控制臂,从铸锻模板推出,通过脱模杆实现了开模的同时自动脱模的目的。
[0025]2、启动步进电机的同时,联动臂上升,联动臂表面的滑动板以及滑动轮同时上升,推动滑动轮上方表面的抵板移动,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控制臂铸锻工艺,包括平台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板(1)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铸壁(2),所述安装铸壁(2)一侧安装有固定铸台(3),且固定铸台(3)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固定铸台(3)上端表面设置有对标滑杆(4),所述对标滑杆(4)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铸台(5),所述活动铸台(5)两侧均设置有滑槽,且滑槽内部活动连接有“U”形拉板(6),所述固定铸台(3)上端设置有可拆卸的铸锻模板(302),所述固定铸台(3)内部活动连接有脱模杆(303),所述脱模杆(303)底部与“U”形拉板(6)活动连接,所述脱模杆(303)表面套接复位弹簧(304),所述脱模杆(303)顶部设置有顶料板(305),所述“U”形拉板(6)通过固定铸台(3)以及活动铸台(5)两侧的滑槽活动连接于固定铸台(3)以及活动铸台(5),所述活动铸台(5)顶端有两个注料口(503),所述注料口(503)下端设置注料管(504),所述注料管(504)下端与上铸锻模板(502),所述活动铸台(5)上端表面设置有联动臂(7),所述联动臂(7)一侧设置有滑动板(702),所述滑动板(702)表面设置有滑轮(703),所述联动臂(7)另一侧设置有齿轮槽(704),所述齿轮槽(704)设置有滑动嵌槽(705),所述安装铸壁(2)正上方设置有传动结构(8),所述传动结构(8)包括固定块(801),且所述固定块(801)前段设置有延伸板(802),所述延伸板(802),前段两侧安装有动力齿轮(804),所述动力齿轮(804)通过传动轴(803)相互连接,且传动轴(803)表面固定连接皮带盘(805),所述皮带盘(805)表面安装有传动皮带(806),所述传动皮带(806)另一侧设置有步进电机(807),所述固定块(801)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杆(9),且定位杆(9)顶端设置有稳定轮,所述平台板(1)上端设置有龙门架(10),所述龙门架(10)通过连接辊(110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辊(1101)表面套接有翻转辊(1102),所述翻转辊(1102)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抵板(1103),且所述翻转辊(1102)另一侧表面设置有翻转板(1104),所述翻转板(1104)表面两侧均设置有拉杆(1105),所述拉杆(1105)与龙门架(10)之间设置有拉力弹簧(1106),所述翻转板(1104)顶端内部设置有打磨电机(1107),所述翻转板(1104)顶端两侧设置有磨砂滚筒(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控制臂铸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铸台(5)通过其上方固定连接的联动臂(7)沿着对标滑杆(4)在固定铸台(3)正上方做垂直升降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控制臂铸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拉板(6)上端表面活动安装有可调节的定位套环,所述“U”形拉板(6)通过活动铸台(5)以及固定铸台(3)两侧的滑槽与活动铸台(5)以及固定铸台(3)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控制臂铸锻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杆(303)在合模状态时,在复位弹簧(304)的作用下收缩在固定铸台(3)主体内部,“U”形拉板(6)在活动铸台(5)上升时推动脱模杆(303)在铸锻模板(302)内部伸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海斌潘琦俊胡柏丽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禾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