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发动机余热回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778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热管理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的发动机余热回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判断当前车辆的乘员舱和/或动力电池是否存在加热需求;若乘员舱和/或动力电池存在加热需求,则检测动力电池的当前荷电状态SOC,并确定当前SOC所处的荷电区间;根据荷电区间和/或当前车辆所处的当前路况确定当前车辆的余热回收策略,并根据余热回收策略进行发动机余热回收动作。由此,解决了在车辆增程器停机后再启动PTC导致乘员舱温度发生波动的问题,从而提升用户体验。从而提升用户体验。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发动机余热回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热管理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的发动机余热回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增程式车辆由于增程器发动机工作和停机的时间受到动力电池SOC(State of Charge,荷电状态)、车速、动力电池放电功率等多个条件的影响,其工作和停机的时间都是不固定的,而乘员舱加热功能却需要稳定的热源。
[0003]相关技术中,专利[CN201710524035.9]提出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发动机循环子系统、驱动电机循环子系统和空调制冷循环子系统,发动机循环子系统包括增程发动机、循环水泵Ⅰ、散热器Ⅰ、冷却风扇、电磁阀Ⅰ、散热器Ⅱ、鼓风机、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加热器、电磁阀Ⅱ和电池包,驱动电机循环子系统包括循环水泵Ⅱ、逆变器、驱动电机、增程发电机、散热器Ⅲ,空调制冷循环子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电磁阀Ⅲ、电池包、蒸发器、鼓风机,更加安全可靠又热管理效果好。
[0004]然而,该方法仅应用了发动机和PTC进行动力电池加热和乘员舱制冷,但没有利用电机余热和热泵,能源利用率低,导致纯电工况电耗高,续航里程低,且低温充电时间长,亟待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发动机余热回收方法,以解决在车辆增程器停机后再启动PTC导致乘员舱温度发生波动的问题;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发动机余热回收装置;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车辆的发动机余热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判断当前车辆的乘员舱和/或动力电池是否存在加热需求;
[0009]若所述乘员舱和/或所述动力电池存在所述加热需求,则检测动力电池的当前荷电状态SOC,并确定所述当前SOC所处的荷电区间;以及
[0010]根据所述荷电区间和/或所述当前车辆所处的当前路况确定所述当前车辆的余热回收策略,并根据所述余热回收策略进行发动机余热回收动作。
[0011]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根据车辆动力电池不同SOC时,并结合车辆地图导航信息,在车辆增程器停止运行前10s提前开启PTC,使PTC温度提前达到乘员舱加热或动力电池加热需求温度,避免增程器停机后再启动PTC会导致乘员舱温度波动的情况发生,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0012]进一步地,所述荷电区间包括第一至第三预设荷电区间,其中,
[0013]第一预设荷电区间为:所述当前SOC小于第一预设值;
[0014]第二预设荷电区间为:所述当前SOC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所述当前SOC小于第二预设值;
[0015]第三预设荷电区间为:所述当前SOC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0016]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将车辆动力电池不同SOC划分为不同区间段,便于根据不同区间确定车辆的余热回收策略,增强用户体验感。
[0017]进一步地,所述荷电区间为所述第一预设区间,所述根据所述荷电区间和/或所述当前车辆所处的当前路况确定所述当前车辆的余热回收策略,并根据所述余热回收策略进行发动机余热回收动作,包括:
[0018]控制所述当前车辆的增程器处于预设工作状态,并获取所述当前车辆的发动机水温;
[0019]若所述水温大于预设温度,则通过增程器发动机余热对所述乘员舱和/或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加热。
[0020]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车辆动力电池SOC满足第一种区间状态时,启动增程器为动力电池充电,在发动机水温满足一定条件时,利用增程器发动机余热加热乘员舱和/或动力电池,防止乘员舱温度波动,提升用户体验。
[0021]进一步地,在控制所述当前车辆的增程器处于所述预设工作状态之后,还包括:
[0022]判断所述当前车辆所处道路的前方道路坡度是否大于预设坡度值,且前方道路长度是否大于预设长度值;
[0023]若所述前方道路坡度大于所述预设坡度值,且所述前方道路长度大于所述预设长度值,则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导航信息计算所述当前车辆到达所述前方道路的第一时长,并在所述第一时长满足预设时长时,开启所述当前车辆的加热器,且在所述预设时长后关闭所述增程器;
[0024]若所述前方道路坡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坡度值,或所述前方道路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长度值,则通过所述增程器发动机余热对所述乘员舱和/或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加热。
[0025]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当前车辆到达前方道路的第一时长,并在第一时长满足预设时长时,开启车辆的加热器,避免在长下坡路段关闭增程器时导致乘员舱温度波动情况的发生,提升用户体验。
[0026]进一步地,所述荷电区间为所述第二预设区间,所述根据所述荷电区间和/或所述当前车辆所处的当前路况确定所述当前车辆的余热回收策略,并根据所述余热回收策略进行发动机余热回收动作,包括:
[0027]控制所述当前车辆的增程器处于预设工作状态,并判断所述当前车辆前方行驶路段是否存在红绿灯或预设拥堵路段;
[0028]若所述前方行驶路段存在所述红绿灯或所述预设拥堵路段,则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导航信息计算所述当前车辆到达所述红绿灯或所述预设拥堵路段的第二时长,并在所述第二时长满足所述预设时长时,开启所述当前车辆的加热器,且在所述预设时长后关闭所述增程器;
[0029]若所述前方行驶路段不存在所述红绿灯或所述预设拥堵路段,则通过增程器发动机余热对所述乘员舱和/或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加热。
[0030]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当前车辆到达前方道路的第二时长,并在第二时长满足预设时长时,开启车辆的加热器,防止在长下坡路段关闭增程器时导致乘员舱温度波动,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0031]进一步地,所述荷电区间为所述第三预设区间,所述根据所述荷电区间和/或所述当前车辆所处的当前路况确定所述当前车辆的余热回收策略,并根据所述余热回收策略进行发动机余热回收动作,包括:
[0032]控制所述当前车辆的增程器处于未工作状态,并检测加速踏板的当前需求功率;
[0033]若所述当前需求功率小于动力电池功率,则控制所述程器处于所述预设工作状态。
[0034]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车辆动力电池SOC满足第三种区间状态时,不启动增程器,仅在加速踏板的当前需求功率小于动力电池功率时才启动增程器,降低能耗。
[0035]进一步地,在判断所述当前车辆的乘员舱和/或动力电池是否存在所述加热需求之后,还包括:
[0036]若所述乘员舱和所述电池均不存在所述加热需求,则不执行所述发动机余热回收动作。
[0037]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乘员舱和电池均不存在加热需求时,不启动增程器,不对增程器发动机余热进行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发动机余热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当前车辆的乘员舱和/或动力电池是否存在加热需求;若所述乘员舱和/或所述动力电池存在所述加热需求,则检测动力电池的当前荷电状态SOC,并确定所述当前SOC所处的荷电区间;以及根据所述荷电区间和/或所述当前车辆所处的当前路况确定所述当前车辆的余热回收策略,并根据所述余热回收策略进行发动机余热回收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荷电区间包括第一至第三预设荷电区间,其中,第一预设荷电区间为:所述当前SOC小于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荷电区间为:所述当前SOC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所述当前SOC小于第二预设值;第三预设荷电区间为:所述当前SOC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荷电区间为所述第一预设区间,所述根据所述荷电区间和/或所述当前车辆所处的当前路况确定所述当前车辆的余热回收策略,并根据所述余热回收策略进行发动机余热回收动作,包括:控制所述当前车辆的增程器处于预设工作状态,并获取所述当前车辆的发动机水温;若所述水温大于预设温度,则通过增程器发动机余热对所述乘员舱和/或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加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当前车辆的增程器处于所述预设工作状态之后,还包括:判断所述当前车辆所处道路的前方道路坡度是否大于预设坡度值,且前方道路长度是否大于预设长度值;若所述前方道路坡度大于所述预设坡度值,且所述前方道路长度大于所述预设长度值,则根据所述当前车辆的导航信息计算所述当前车辆到达所述前方道路的第一时长,并在所述第一时长满足预设时长时,开启所述当前车辆的加热器,且在所述预设时长后关闭所述增程器;若所述前方道路坡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坡度值,或所述前方道路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长度值,则通过所述增程器发动机余热对所述乘员舱和/或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加热。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荷电区间为所述第二预设区间,所述根据所述荷电区间和/或所述当前车辆所处的当前路况确定所述当前车辆的余热回收策略,并根据所述余热回收策略进行发动机余热回收动作,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佳陈卓郑永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